安那般那念 (念息) - 雜阿含經的說明

修息安那般那念 (禪坐) 時,首先要遠離五蓋煩惱,然後修四念處 - 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並進一步修七覺支 - 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猗覺支、喜覺支、定覺支、捨覺支。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八○一)[0205c2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何等為五?

(1) 住於淨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於微細罪能生怖畏,受持學戒,是名第一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
波羅提木叉: 意譯為「最基本的善」,引申為「解脫、別別解脫」,即佛陀所制訂之一條條(別別)學處(戒條)的編纂(所以也稱為「波羅提木叉經」,另作「戒經」),持之而能導向解脫者。
律儀: 律是戒律,儀是儀則,謂佛所制定的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惡,乃是吾人立身處世的儀則。
(2) 復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務,是名二法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

(3) 復次,比丘,飲食知量,多少得中,不為飲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
多少得中: 量要合宜,不要過多也不要太少。得中: 適宜;適當。
(4) 復次,比丘,初夜、後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
初夜: 夜晚的前四分之一,約晚間六點至九點。 
後夜: 夜晚的最後四分之一,約凌晨三點至六點。
(5) 復次,比丘,空閑林中,離諸憒鬧,是名五法多種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 (八○二)[0206a0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止息及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身止息: 身體 (生理) 得到寧靜。
心止息: 心理得到寧靜。
純一: 完全無瑕。
明分想: 成就「明」的觀察與思惟之要素。明: 悟入盡所有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八○三)[0206a1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何等為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缽,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
守諸根門,善繫心住: 對六根所接觸的一切事物,心中要清楚明白,不生起貪愛、瞋恨、愚癡等煩惱,要心心念念都在守護著根門。
乞食已,還住處,舉衣缽,洗足已,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斷,度諸疑惑,於諸善法心得決定。
繫念面前: 專注於當下。
心得決定: 心中十分確定,不會猶豫遲疑。
遠離五蓋煩惱於心,令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
五蓋: 貪欲、瞋恚、惛眠、掉舉、疑五種覆蓋善心的煩惱。
羸: 衰弱。
障礙分: 障害解脫的成分、原因。
[身念處]

念於內息,繫念善學,念於外息,繫念善學。
內息: 吸氣。
繫念: 專注。
善學: 正確地;充分地修學。
外息: 呼氣。 

息長、息短。

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
一切身入(出)息: 出入息的長度──初、中、後的一切過程,同時包括了息的特性、存在狀態等。
一切身: 就「觸」而言,學習對將入息 (assasissāmi)、將出息 (passasissāmi) 的於「觸」的每一處 (結點) 皆明明白白。
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
一切身行息入(出)息: 身行 (kāya-saṅkhāra) 逐漸安靜、輕安 (passambhaya)。透過專念、注意,學習對於粗身行漸次安息、安靜、輕安,進而覺知較細的出入息。
[受念處]

覺知喜,覺知樂,覺知心行,覺知心行息入息,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覺知心行息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
心行: 感受。
覺知心行息入(出)息:入(出)息時覺知到感受的平息。

[心念處]


覺知心,覺知心悅,覺知心定,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
覺知心解脫入(出)息: 入(出)息時覺察到心已遠離五蓋煩惱。
[法念處]

觀察無常,觀察斷,觀察無欲,觀察滅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八○四)[0206b1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安那般那念修習多修習者,斷諸覺想。云何安那般那念修習多修習斷諸覺想?若比丘依止聚落、城邑住……」如上廣說,乃至「於出息滅善學,是名安那般那念修習多修習斷諸覺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斷覺想,如是不動搖,得大果大福利,如是得甘露、究竟甘露,得二果、四果、七果,一一經亦如上說。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八一○)[0208a0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金剛跋求摩河側薩羅梨林中。

爾時,尊者阿難獨一靜處,思惟禪思,作如是念:「頗有一法,修習多修習,令四法滿足;四法滿足已,七法滿足;七法滿足已,二法滿足?」

時,尊者阿難從禪覺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思惟禪思,作是念:『頗有一法,多修習已,令四法滿足,乃至二法滿足?我今問世尊,寧有一法,多修習已,能令,乃至二法滿足耶?』」

[安般滿足四念處滿足七覺分滿足明解脫]

佛告阿難:「有一法,多修習已,乃至能令二法滿足。何等為一法?謂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能令四念處滿足;四念處滿足已,七覺分滿足;七覺分滿足已,明、解脫滿足。
明、解脫: 離「無明」而得「明」之解脫。
[安般滿足四念處]

云何修安那般那念,四念處滿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如滅出息念學。阿難,如是聖弟子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若長若短,一切身行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身行休息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學;身行休息出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學。聖弟子爾時身身觀念住,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惟。

入(出)息念時如入(出)息念學: 吸(呼)氣時清楚地知道正在吸(呼)氣。
若長若短,一切身行覺知: 呼吸長的時候,清楚地知道呼吸長;呼吸短的時候,楚地知道呼吸短;清楚地觀察整個呼吸的過程。 
身行休息入(出)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入(出)息念學: 吸氣(呼氣)時氣息變得細沉寧靜,心中也清楚地知道氣息變得細沉寧靜。
身身觀念住:觀察力保持在身體上看到生理的變化。 
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惟: 和身不同的也依此類推思惟。「比」是類比、摹擬的意思。

「若有時聖弟子喜覺知,樂覺知,心行覺知,心行息覺知,入息念時如心行息入息念學,心行息出息念時如心行息出息念學。是聖弟子爾時受受觀念住,若復異受者,彼亦受隨身比*思惟。

心行覺知: 專注地覺察感受,「心行」指的是「受」。
心行息覺知: 覺察感受的平息。
入息念時如心行息入息念學,心行息出息念時如心行息出息念學: 吸氣時,清楚地知道感受的平息,呼氣時,也清楚地知道感受的平息。
受受觀念住: 保持在自己的感受上看到受的變化。
若復異受者,彼亦受隨受比思惟: 如果還有不同於受者,也依此類推思惟。


有時聖弟子心覺知,心悅、心定、心解脫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心解脫出息念時如心解脫出息念學,是聖弟子爾時心心觀念住,若有異心者,彼亦隨心比*思惟。


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心解脫出息念時如心解脫出息念學: 吸氣時,心中清楚地知道在吸氣,呼氣時心脫離於五蓋煩惱,心中清楚知道心脫離於五蓋煩惱。
心心觀念住:保持在自己的心念上看到心念的變化。

「若聖弟子有時觀無常、斷、無欲、滅,如無常、斷、無欲、滅觀住學,是聖弟子爾時法法觀念住,異於法者,亦隨法比*思惟,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滿足四念處。」
法法觀念住: 保持在法上看到法的變化。
[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

阿難白佛:「如是修習安那般那念,令四念處滿足。云何修四念處,令七覺分滿足?」

佛告阿難:「若比丘身身觀念住,念住已,繫念住不忘。爾時方便修念覺分,修念覺分已,念覺分滿足;念覺滿足已,於法選擇思量。爾時方便修擇法覺分,修擇法覺分已,擇法覺分滿足,於法選擇分別思量已,得精勤方便。爾時方便修習精進覺分,修精進覺分已,精進覺分滿足,方便精進已,則心歡喜。爾時方便修喜覺分,修喜覺分已,喜覺分滿足,歡喜已,身心猗息。爾時方便修*猗覺分,修*猗覺分已,猗覺分滿足,身心樂已,得三昧。爾時修定覺分,修定覺分已,定覺*分滿足,定覺分滿足已,貪憂則滅,得平等捨。爾時方便修捨覺分,修捨覺分已,捨覺分滿足,受、心、法法念處亦如是說,是名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

阿難白佛:「是名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修七覺分滿足明.解脫云何修七覺分,滿足明、解脫?」

佛告阿難:「若比丘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修念覺分已,滿足明、解脫。乃至修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如是修捨覺分已,明、解脫滿足。阿難,是名法法相類、法法相潤。如是十三法,一法為增上,一法為門,次第增進,修習滿足。」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八一四)[0209a2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修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不疲倦,眼亦不患,樂隨順觀住,樂覺知,不染著樂。

云何修安那般那念,身不疲*倦,眼亦不患,樂隨觀住,樂覺知,不染著樂?

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觀滅出息時如滅出息學,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不疲*倦,眼亦不患,樂隨觀住,樂覺知,不染著樂。

如是修安那般那念者,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欲求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是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
初禪: 離「五蓋」,達到「覺(尋)、觀(伺)、(踊)喜、樂、心一境」等五個條件(五禪支)的「定」。
具足住: 進入(達成)並保持著。
 如是修安那般那念,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欲求第二、第三、第四禪,慈、悲、喜、捨,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具足三結盡,得須陀洹果;

第二禪: 在初禪的基礎上進一步專注,停止「覺(尋)、觀(伺)」,還留有「(踊)喜、樂、心一境」的「定」。
第三禪: 在第二禪的基礎上進一步專注,停止了(踊)喜,還有「樂、心一境」的「定」。
第四禪: 在第三禪的基礎上進一步專注,「樂」也停止了,只有「捨」(平靜)的「定」。
慈、悲、喜、捨: 在此指以「慈、悲、喜、捨」為專注對象(所緣),擴充至無量所成就的定。
空入處: 以無邊之空間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
識入處: 超空無邊處,以無邊之識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
無所有入處: 超識無邊處,以無所有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
非想非非想入處: 世俗定之最深者,入此定時已無「粗想」,所以稱「非想」,但還有「微細想」,但此「微細想」已沒有想的功能,所以稱「非非想」。
須陀洹果: 初果,斷「身見、戒禁取、疑」者,最多七次受生後就證入涅槃。
 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果;
三結:  身見(我見)、戒禁取(執取與解脫無關禁戒與禁忌)、疑(對正法的疑惑)。
斯陀含果: 第二果,斷「身見、戒禁取、疑,貪、瞋、癡薄」者,最多再來人間受生一次後就證入涅槃。
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果,得無量種神通力,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者。
五下分結: 身見、戒禁取、疑、欲貪、瞋恚。 
天耳: 能聽見三界所有的聲音,不論遠近。 
他心智: 知道他人現在心裏想什麼的超常能力。
宿命智: 能了知過去生的種種的超常能力。
生死智: 見死者往生之智,即「天眼通」。
漏盡智: 斷盡煩惱,解脫生死之智。
阿那含果: 第三果,斷「身見、戒禁取、疑、貪、瞋」者,如果不能在當生證得阿羅漢果,則下一生只會往生天界,並在該天界證入涅槃,不會再受生人間。
如是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如是安那般那念,得大果大福利。」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出處: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

參閱:

安那般那念─十六勝行「身行」─之探究 - 周柔含, 中華佛學研究所

四念處簡介 - 身念處, 大願法師

四念處簡介 - 受念處, 大願法師

四念處簡介 - 心念處, 大願法師

四念處簡介 - 法念處, 大願法師

三十七道品簡介第七集 (大願法師) - 對於安那般那念及禪定坐姿有詳盡的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