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並實踐佛法可獲致的成果


學習並實踐佛法可獲致的成果:

[入世間] (非究竟, 仍有煩惱)

人天福報.

舉例來說, 藉由練習禪定, 在某個 phase 可增加專注力及創造力; 藉由實踐四念處中的受念處, 是提升 EQ 的有效方式; 實踐五戒十善, 是往生人界或天界的助緣.

[出世間] (可解脫煩惱)

初果: 須陀洹果, 斷身見、戒取、疑, 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生七次後就能涅槃.

二果: 斯陀含果, 斷身見、戒取、疑,貪瞋癡薄, 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一次後就能涅槃.

三果: 阿那含果, 斷身見、戒取、疑、欲貪、瞋恚, 不再生於人間, 將在天界證得涅槃.

四果: 阿羅漢果, 貪瞋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 證得涅槃, 解脫生死輪迴.

說明

五戒: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十善: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 (癡). 其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屬「身業」, 「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屬「口業」, 「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 (癡)」屬「意業」.

身見: 執取五蘊 (色、受、想、行、識) 身心為「我」或「我所擁有」的想法.

戒取: 錯誤地執取一些與斷除煩惱解脫無關的禁戒.

疑: 對於佛、法、僧有所懷疑.

相關經文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七九七)

何等為須陀洹果?謂三結斷。
三結: 身見、戒取、疑。
何等為斯陀含果?謂三結斷,貪、恚、癡薄。

何等為阿那含果?謂五下分結盡。
五下分結: 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
何等為阿羅漢果?謂貪、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

參閱

雜阿含經 導讀:四果 

學佛的基本認識, 第六章 聖者之流, 莊春江 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