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筆記] 雜阿含經卷第五 陰相應 (5/5)



(一○三)叉摩經、叉摩比丘經

時,差摩比丘身得重病。

差摩比丘陀娑比丘言:我於「五受陰」觀察「非我、非我所」,而非「阿羅漢」者,我於「我慢」、「我欲」、「我使」,未斷、未知、未離、未吐。

差摩比丘陀娑比丘言:我不言「[色|受|想|行|識]是我,我異[色|受|想|行|識]」。然於「五受陰」「我慢」、「我欲」、「我使」,未斷、未知、未離、未吐。

差摩比丘復言:多聞聖弟子離於「五受陰」,正觀「非我、非我所」,能於「五受陰」「我慢」、「我欲」、「我使」,未斷、未知、未離、未吐,然後於「五受陰」增進思惟,觀察生滅,此[色|受|想|行|識]、此[色|受|想|行|識]集、此[色|受|想|行|識]滅。於「五受陰」如是觀生滅已,「我慢」、「我欲」、「我使」,一切悉除,是名「真實正觀」。

差摩比丘說此法時,彼諸上座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初果)。差摩比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法喜利故,身病悉除。

(一○四)

爾時,有比丘名焰摩迦,起惡邪見,作如是言:如我解佛所說法,「漏盡阿羅漢」身壞命終更無所有。

舍利弗以一連串的問題,引導焰摩迦比丘止息惡邪見。

舍利弗言:色為常耶?為非常耶?
若無常者,是苦不?
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我、異我、相在不?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色是如來耶?
受、想、行、識是如來耶?
異色有如來耶?異受、想、行、識有如來耶?
色中有如來耶?受、想、行、識中有如來耶?
如來中有色耶?如來中有受、想、行、識耶?
非色、受、想、行、識有如來耶?

焰摩迦:「漏盡阿羅漢」色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寂靜、清涼、永沒。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弗:善哉!善哉!焰摩迦比丘!汝應如是答。所以者何?「漏盡阿羅漢」色無常,無常者是苦,若無常、苦者,是生滅法。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尊者舍利弗說是法時,焰摩迦比丘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尊者舍利弗焰摩迦比丘:今當說譬,夫智者以譬得解。如長者子,長者子大富多財,廣求僕從,善守護財物。時,有怨家惡人,詐來親附,為作僕從,常伺其便,晚眠早起,侍息左右,謹敬其事,遜其言辭,令主意悅,作親友想、子想,極信不疑,不自防護,然後手執利刀,以斷其命。焰摩迦比丘!於意云何?彼惡怨家,為長者親友,非為初始方便,害心常伺其便,至其終耶?而彼長者,不能覺知,至今受害。

舍利弗: 愚癡無聞凡夫於「五受陰」作常想、安隱想、不病想、我想、我所想,於此五受陰保持護惜,終為此五受陰怨家所害。如彼長者,為詐親怨家所害而不覺知。

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觀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非我所,於此五受陰不著、不受、不受故不著,不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尊者舍利弗說是法時,焰摩迦比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尊者舍利弗焰摩迦比丘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座起去。

(一○五)

有外道出家名仙尼,來詣佛所,恭敬問訊,於一面坐,白佛言:沙門瞿曇爾時亦在彼論中言。沙門瞿曇為大眾主,其諸弟子,有命終者。即記說言:『某生彼處、某生此處。』我先生疑:『云何沙門瞿曇,得如此法?』

佛:

有三種師。何等為三?

有一師,見現在世真實是我,而無能知命終後事,如所知說者,名曰「斷見」。

有一師,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命終之後亦見是我,如所知說者,名曰「常見」。

有一師,不見現在世真實是我,亦復不見命終之後真實是我,是則「如來、應、等正覺」說,「現法愛斷、離欲、滅盡、涅槃」。

我諸弟子聞我所說,不悉解義而起慢「無間等」;非「無間等」故,慢則不斷慢不斷故,捨此陰已,與陰相續生。是故,我則記說,是諸弟子身壞命終,生彼彼處。所以者何?以彼「有餘慢」故。

我諸弟子於我所說,能解義者,彼於諸慢得「無間等」;得「無間等」故,諸慢則斷諸慢斷故,身壞命終,更不相續。如是弟子我不說彼捨此陰已,生彼彼處。所以者何?無因緣可記說故。欲令我記說者,當記說:彼斷諸愛欲,永離有結,正意解脫,究竟苦邊。

我從昔來及今現在常說慢過、慢集、慢生、慢起,若於慢無間等觀,眾苦不生。

佛說此法時,仙尼出家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一○六)

外道: 如來死後為「有」耶?

阿[少/兔]羅度比丘: 如世尊說,此是「無記」。

外道: 如來死後為「無」耶?

阿[少/兔]羅度比丘: 如世尊說,此亦「無記」。

外道: 如來死後「有無」耶?「非有非無」耶?

阿[少/兔]羅度比丘: 如世尊說,此亦「無記」。

(一○七)

爾時,有那拘羅長者,百二十歲,年耆根熟,羸劣苦病,而欲覲見世尊及先所宗重知識比丘,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年衰老,羸劣苦病,自力勉勵,覲見世尊及先所宗重知識比丘,唯願世尊為我說法,令我長夜安樂。

爾時,世尊那拘羅長者:善哉!長者!汝實年老根熟,羸劣苦患,而能自力覲見如來并餘宗重知識比丘。長者當知,於「苦患身」,常當修學「不苦患身」。

爾時,世尊那拘羅長者示、教、照、喜,默然而住。

那拘羅長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禮佛而去。

時,尊者舍利弗世尊不遠,坐一樹下。那拘羅長者往詣尊者舍利弗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時,尊者舍利弗問長者言:汝今諸根和悅,貌色鮮明,於世尊所得聞深法耶?

那拘羅長者白舍利弗:今日世尊為我說法,示、教、照、喜,以甘露法,灌我身心,是故我今諸根和悅,顏貌鮮明。

那拘羅長者白舍利弗:云何「苦患身、苦患心」?云何「苦患身、不苦患心」?

尊者舍利弗語長者言:愚癡無聞凡夫於色[集|滅|味|患|離]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愛樂於色,言色是我、是我所,而取攝受。彼色若壞、若異,心識隨轉,惱苦生;惱苦生已,恐怖、障閡、顧念、憂苦、結戀。於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身心苦患」。

多聞聖弟子於色[集|滅|味|患|離]如實知;如實知已,不生愛樂,見色是我、是我所,彼色若變、若異,心不隨轉惱苦生;心不隨轉惱苦生已,得不恐怖、障礙、顧念、結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身苦患、心不苦患」。

尊者舍利弗說是法時,那拘羅長者得「法眼淨」。爾時,那拘羅長者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狐疑,不由於他,於正法中,心得無畏。從座起,整衣服,恭敬合掌,白尊者舍利弗:我已超、已度,我今歸依佛、法、僧寶,為優婆塞,證知我,我今盡壽歸依三寶。

(一○八)

西方眾多比丘欲還西方安居。

舍利弗言:汝等還西方,處處異國,種種異眾,必當問汝。汝等今於世尊所,聞善說法,當善受、善持、善觀、善入,足能為彼具足宣說,不毀佛耶?不令彼眾難問、詰責、墮負處耶?

彼諸比丘白舍利弗:我等為聞法故,來詣尊者,唯願尊者具為我說,哀愍故。

尊者舍利弗告諸比丘:閻浮提人聰明利根,若剎利、若婆羅門、若長者、若沙門,必當問汝:『汝彼大師云何說法?以何教授汝?』當答言:『大師唯說調伏欲貪,以此教授。

當復問汝:『於何法中調伏欲貪?』當復答言:『大師唯說於彼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調伏欲貪,我大師如是說法。

彼當復問:『欲貪有何過患故,大師說於色調伏欲貪?受、想、行、識調伏欲貪?』汝復應答言:『若於色、受、想、行、識欲不斷、貪不斷、愛不斷、念不斷、渴不斷者,彼色、受、想、行、識若變、若異,則生憂、悲、惱、苦。見欲貪有如是過故,於色、受、想、行、識調伏欲貪。』

彼復當問:『見斷欲貪,有何福利故,大師說於色、受、想、行、識調伏欲貪?』當復答言:『若於色、受、想、行、識斷欲、斷貪、斷念、斷愛、斷渴,彼色、受、想、行、識若變、若異,不起憂、悲、惱、苦。

若受諸不善法因緣故,今得現法樂住,不苦、不礙、不惱、不熱,身壞命終生於善處者,世尊終不說言:『當斷諸不善法。』亦不教人於佛法中修諸梵行,得盡苦邊。以受諸不善法因緣故,今現法苦住,障礙熱惱,身壞命終,墮惡道中。是故世尊說言:『當斷不善法,於佛法中修諸梵行,平等盡苦,究竟苦邊。

若受諸善法因緣,現法苦住,障礙熱惱,身壞命終墮惡道中者,世尊終不說受持善法,於佛法中,修諸梵行,平等盡苦,究竟苦邊。受持善法,現法樂住,不苦、不礙、不惱、不熱,身壞命終,生於善處,是故世尊讚歎、教人受諸善法,於佛法中,修諸梵行,平等盡苦,究竟苦邊。

(一○九)

雜阿含經常出現「非我、不異我、不相在」,要理解「非我、不異我、不相在」的意義,要先了解「是我、異我、相在」的定義,此經詳細說明了「是我、異我、相在」的定義。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池水方五十由旬,深亦如是,其水盈滿。復有士夫,以毛、以草,或以指爪,以渧彼水。諸比丘!於意云何?彼士夫水渧為多,池水為多?

比丘白佛:彼士夫以毛、以草,或以指爪,所渧之水少,少不足言;池水甚多,百千萬倍,不可為比。

世尊:如是。諸比丘!「見諦者所斷眾苦,如彼池水,於未來世,永不復生。

尊者舍利弗,告諸比丘:世尊今日善說池譬。所以者何?聖弟子具足「見諦」,得「無間等」果,若凡俗邪見、身見根本、身見集、身見生、身見起;謂憂慼隱覆,慶吉保惜,說我、說眾生、說奇特矜舉。如是眾邪,悉皆除滅,斷除根本,如折多羅樹,於未來世更不復生。

何等為「見諦」聖弟子斷上眾邪,於未來世永不復起?

愚癡無聞凡夫見色是我、異我、我在色、色在我;見受、想、行、識,是我、異我、我在識、識在我。

云何見「色是我」?得地一切入處正受,觀已,作是念:『地即是我,我即是地,我及地唯一無二,不異不別。』如是水、火、風、青、黃、赤、白一切入處正受,觀已,作是念:『白即是我,我即是白,唯一無二,不異不別。』如是於一切入處,一一計我,是名「色即是我」。

云何見「色異我」?若彼見受是我,見受是我已,見色是我所,或見想、行、識即是我,見色是我所。

云何見「我中色」?謂見受是我,色在我中;又見想、行、識即是我,色在我中。

云何見「色中我」?謂見受即是我,於色中住,入於色,周遍其四體;見想,行,識是我,於色中住,周遍其四體,是名「色中我」。

云何見「受即是我」?謂六受身——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此六受身一一見是我,我是受,是名「受即是我」。

云何見「受異我」?謂見色是我,受是我所;謂想、行、識是我,受是我所,是名「受異我」。

云何見「我中受」?謂色是我,受在其中,想、行、識是我,受在其中,是謂「我中受」。

云何見「受中我」?謂色是我,於受中住,周遍其四體;想、行、識是我,於受中住,周遍其四體,是名「受中我」。

云何見「想即是我」?謂六想身——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此六想身一一見是我,是名「想即是我」。

云何見「想異我」?謂見色是我,想是我所;受、行、識是我,想是我所,是名「想異我」。

云何見「我中想」?謂色是我,想在中住,受、行、識是我,想在中住,是謂「我中想」。

云何見「想中我」?謂色是我,於想中住,周遍其四體;受、行、識是我,於想中住,周遍其四體,是名「想中我」。

云何見「行是我」?謂六思身——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於此六思身一一見是我,是名「行即是我」。

云何見「行異我」?謂色是我,行是我所;受、想、識是我,行是我所,是名「行異我」。

云何見「我中行」?謂色是我,行在中住。受、想、識是我,行在中住,是謂「我中行」。

云何見「行中我」?謂色是我,於行中住,周遍其四體,謂受、想、識是我,於行中住,周遍其四體,是名「行中我」。

云何見「識即是我」?謂六識身——眼識,耳、鼻、舌、身、意識身。於此六識身一一見是我,是名「識即是我」。

云何見「識異我」?見色是我,識是我所,見受、想、行是我,識是我所,是名「識異我」。

云何見「我中識」?謂色是我,識在中住。受、想、行是我,識在中住,是名「我中識」。

云何「識中我」?謂色是我,於識中住,周遍其四體。受、想、行是我,於識中住,周遍其四體,是名「識中我」。

如是聖弟子見四真諦(四聖諦),得無間等果,斷諸邪見,於未來世永不復起。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一向積聚,作如是觀:『一切無常、一切苦、一切空、一切非我,不應愛樂、攝受、保持。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不應愛樂、攝受、保持。』

如是觀,善繫心住,不愚於法,復觀精進,離諸懈怠,心得喜樂,身心猗息,寂靜捨住。具諸道品(三十七道品),修行滿足,永離諸惡,非不消煬、非不寂滅,滅而不起、減而不增、斷而不生,不生、不取、不著,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一一○)

毘舍離國尼揵子,聰慧明哲,善解諸論,有聰明慢。遙見比丘阿濕波誓,詣其所,問言:沙門瞿曇為諸弟子云何說法?以何等法教諸弟子,令其修習?

阿濕波誓言:火種居士!世尊如是說法教諸弟子,令隨修學。言:『諸比丘!於色當觀無我,受、想、行、識當觀無我。此五受陰勤方便觀,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

時有五百離車薩遮尼犍子共詣佛所,為論議故。

爾時,世尊於大林中,坐一樹下,住於天住。時,有眾多比丘出房外林中經行。

薩遮尼犍子白佛言:譬如世間一切所作皆依於地。如是色是我人,善惡從生;受、想、行、識是我人,善惡從生。又復譬如人界、神界、藥草、樹木,皆依於地而得生長;如是色是我人,受、想、行、識是我人。

佛告火種居士::我今問汝,隨意答我。譬如國王,於自國土有罪過者,若殺、若縛、若擯、若鞭、斷絕手足;若有功者,賜其象馬、車乘、城邑、財寶,悉能爾不?

薩遮尼犍子:能爾,瞿曇!

佛告火種居士:凡是主者,悉得自在不?

薩遮尼犍子:如是,瞿曇!

佛告火種居士:汝言色是我,受、想、行、識即是我,得隨意自在,令彼如是,不令如是耶?

時,薩遮尼犍子默然而住。

佛告火種居士:速說,速說,何故默然?

如是再三,薩遮尼犍子猶故默然。

時,有金剛力士鬼神持金剛杵,猛火熾然,在虛空中臨薩遮尼犍子頭上,作是言:世尊再三問,汝何故不答?我當以金剛杵碎破汝頭,令作七分。

佛神力故,唯令薩遮尼犍子見金剛神,餘眾不見。薩遮尼犍子得大恐怖,白佛言:不爾,瞿曇

佛告薩遮尼犍子:[色|受|想|行|識]為常耶?為無常耶?無常者,是苦耶?無常、苦者,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我、異我、相在不?

佛問薩遮尼犍子:若於[色|受|想|行|識]未離貪、未離欲、未離念、未離愛、未離渴,彼[色|受|想|行|識]若變、若異,當生憂、悲、惱、苦不?

佛問薩遮尼犍子:火種居士!於[色|受|想|行|識]離貪、離欲、離念、離愛、離渴,彼[色|受|想|行|識]若變、若異,則不生憂、悲、惱、苦耶?

佛告薩遮尼犍子:如是,火種居士!身嬰眾苦,常與苦俱,彼苦不斷、不捨,不得樂也。...汝今自論己義而不自立,先所誇說能伏彼相,今盡自取,而不能動如來一毛。

薩遮尼犍子白佛言:云何,瞿曇!為弟子說法,令離疑惑?

佛告火種居士:我為諸弟子說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如實觀察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彼學必見跡不斷壞,堪任成就厭離知見,守甘露門,雖非一切悉得究竟,具向涅槃。如是弟子從我教法,得離疑惑。

薩遮尼犍子白佛言:瞿曇!復云何教諸弟子,於佛法得盡諸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告火種居士:正以此法,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如實知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彼於爾時成就三種無上——智無上解脫無上解脫知見無上。成就三種無上已,於大師所恭敬、尊重、供養。如佛世尊覺一切法,即以此法調伏弟子,令得安隱、令得無畏、調伏寂靜、究竟涅槃。世尊為涅槃故,為弟子說法。火種居士!我諸弟子於此法中,得盡諸漏,得心解脫,得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薩遮尼犍子白佛言:世尊!當安樂於此毘舍離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及諸世間,於世尊所,常得恭敬、奉事、供養,令此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長夜安樂。唯願止此,明朝與諸大眾,受我薄食。

爾時,世尊默然而許。時,薩遮尼犍子知佛世尊默然受請已,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延伸閱讀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雜阿含經卷第五

CBETA: 雜阿含經 第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