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筆記] 雜阿含經卷第八 六入處相應 (1/5)



(一八八)

世尊告諸比丘:當正觀察「眼、耳、鼻、舌、身、意」 (六入處) 無常。如是觀者,是名正見。

正觀生厭離喜、離貪心正解脫 能自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無常,如是非我,亦如是說。

(一八九)

世尊告諸比丘:於「眼、耳、鼻、舌、身、意」當正思惟、觀察無常 → 於「眼、耳、鼻、舌、身、意」欲貪斷 → 心正解脫 → 能自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一九○)(一九一)(一九二)(一九三)

若於「眼、耳、鼻、舌、身、意」不識、不知、不斷、不離欲,心不解脫 → 不堪任正盡苦;不堪任越生、老、病、死苦

於「眼、耳、鼻、舌、身、意」若識、若知、若斷、若離欲,心解脫 → 堪任正盡苦;堪任越生、老、病、死苦

(一九四)

若於「眼、耳、鼻、舌、身、意」生喜 → 於苦生喜 → 不解脫於苦

若於「眼、耳、鼻、舌、身、意」不生喜 → 於苦不生喜 → 解脫於苦

(一九五)(一九六)

世尊告諸比丘:一切無常。

云何「一切無常」?謂眼無常 (若: 當, when) 色、眼識 (視覺)、眼觸,若眼觸因緣生受,苦覺、樂覺、不苦不樂覺,彼亦無常

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於眼生厭;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苦覺、樂覺、不苦不樂覺,於彼生厭

耳、鼻、舌、身、意,聲、香、味、觸、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苦覺、樂覺、不苦不樂覺,彼亦生厭

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如說一切無常,如是一切苦、一切空、一切非我、一切虛業法、一切破壞法、一切生法、一切老法、一切病法、一切死法、一切愁憂法、一切煩惱法、一切集法、一切滅法、一切知法、一切識法、一切斷法、一切覺法、一切作證、一切魔、一切魔勢、一切魔器、一切然、一切熾然、一切燒,皆如上二經廣說。

(一九七)

爾時,世尊為千比丘作三種示現教化。

云何為三?神足變化示現他心示現教誡示現

神足示現者,世尊隨其所應,而示現入禪定正受,陵虛至東方,作四威儀,行、住、坐、臥,入火三昧,出種種火光,青、黃、赤、白、紅、頗梨色,水火俱現、或身下出火,身上出水,身上出火,身下出水,周圓四方亦復如是。爾時,世尊作種種神變已,於眾中坐,是名神足示現。

他心示現者,如彼心、如彼意、如彼識,彼應作如是念、不應作如是念、彼應作如是捨、彼應作如是身證住,是名他心示現。

教誡示現者,如世尊說:諸比丘!一切燒然。

云何「一切燒然」?謂燒然,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燒然。

如是耳、鼻、舌、身、意燒然,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燒然。

以何燒然,火燒然、火燒然、火燒然,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火燒然。

(一九八)(一九九)

爾時,尊者羅睺羅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我內識身及外一切相,令我、我所、我慢使繫著不生

佛告羅睺羅:「眼、耳、鼻、舌、身、意」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如實知、如實正觀」。

作如是知、如是見我此識身及外一切相,令我、我所、我慢使繫著不生。

如是我、我所、我慢使繫著不生者。是名斷愛濁見,正無間等,究竟苦邊。

如是比丘越於二 (超越六根與六境),離諸相,寂滅解脫。如是比丘斷諸愛欲,轉去諸結,究竟苦邊。

如內入處 (六根),如是外入處 (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六塵),「眼、耳、鼻、舌、身、意」 (六識),「眼、耳、鼻、舌、身、意」 (六觸),「眼、耳、鼻、舌、身、意」觸生 (六受),「眼、耳、鼻、舌、身、意」觸生 (六想),「眼、耳、鼻、舌、身、意」觸生 (六思),「眼、耳、鼻、舌、身、意」觸生 (六愛),亦如上說。

(二○○)

爾時,世尊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慧未熟,未堪任受增上法。佛告羅睺羅:汝當為人演說「五受陰」。

爾時,羅睺羅受佛教已,於異時為人演說五受陰。

爾時,世尊復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未熟,不堪任受增上法。佛告羅睺羅:汝當為人演說「六入處」。

爾時,羅睺羅於異時為人演說六入處。

爾時,世尊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未熟,不堪任受增上法。佛告羅睺羅:汝當為人演說「尼陀那法」。
尼陀那:梵語 nidāna,巴利語同。意譯為因緣、緣起。
爾時,羅睺羅於異時為人廣說尼陀那法。

爾時,世尊復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未熟……廣說乃至告羅睺羅言:汝當於上所說諸法,獨於一靜處,專精思惟,觀察其義。

爾時,羅睺羅受佛教敕,如上所聞法、所說法思惟稱量,觀察其義,作是念:此諸法一切皆順趣涅槃、流注涅槃、後住涅槃。

爾時,世尊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熟,堪任受「增上法」 (解脫法),告羅睺羅言:「羅睺羅!一切無常。何等法無常?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如上無常廣說。

爾時,羅睺羅受佛教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純修梵行,乃至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成阿羅漢,心善解脫。

(1. 為人解說佛法,也是一種修行 2. 說法的次第: 五受陰、六入處、緣起、無常)

(二○一)(二○二)

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
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次第疾得漏盡 | 次第我見斷,無我見生]?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當正觀無常。何等法無常?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當觀無常。耳、鼻、舌、身、意當觀無常。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無常。
比丘!如是知、如是見,[次第盡有漏 | 次第我見斷,無我見生]。

如是,比丘所說經。若差別者:云何知、云何見,次第盡一切結,斷一切縛、斷一切使、斷一切上煩惱、斷一切結、斷諸流、斷諸軛、斷諸取、斷諸觸、斷諸蓋、斷諸纏、斷諸垢、斷諸愛、斷諸意、斷邪見生正見、斷無明生明。比丘!如是觀眼無常,乃至如是知、如是見,次第無明斷,明生。

(二○三)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能斷一法 (斷無明) 者,則得正智,能自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告諸比丘:云何一法斷故,乃至不受後有?所謂無明離欲 (離欲: 另一解為消逝) 明生,得正智,能自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有異比丘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無明離欲明生?

佛告比丘:當正觀察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正觀無常。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見,無明離欲明生。

(二○四)

爾時,世尊告尊者阿難:於眼當如實知、如實見,若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如實知、如實見。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彼如實知、如實見已,於眼生厭,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生厭。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厭已不樂,不樂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二○五)

爾時,世尊告尊者阿難:眼無常、苦、變易、異分法,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無常、苦、變易、異分法。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於眼得解脫,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彼亦解脫。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解脫,我說彼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二○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勤方便禪思 (精進禪定),內寂其心。

所以者何?比丘!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是如實知顯現

於何如實知顯現?於眼如實知顯現,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如實知顯現。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此諸法無常、有為,亦如是如實知顯現。

(二○七)

世尊告諸比丘:當修無量三摩提 (心定於一處或一境而不散亂,止、定),精勤繫念。

所以者何?修無量三摩提,精勤繫念已,則如實顯現 (觀、慧)。

於何如實顯現?於眼如實顯現……如是廣說,乃至「此諸法無常、有為,此如實顯現。」

(二○八)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未來眼無常,況現在眼。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眼,不欣未來眼,於現在眼厭、不樂、離欲、向厭。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如無常,苦、空、無我,亦如是說。

如內入處四經,如是外入處色、聲、香、味、觸、法四經,內外入處四經,亦如是說。

(二○九)

世尊告諸比丘:有六觸入處。云何為六?「眼、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沙門、婆羅門於此六觸入處「集、滅、味、患、離」不如實知,當知是沙門、婆羅門去我法、律遠,如虛空與地。

佛告比丘:於此眼觸入處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如實知見者,不起諸漏、心不染著、心得解脫,是名初觸入處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法永不復起,所謂眼識及色。

於耳、鼻、舌、身、意觸入處非我、非異我、不相在,作如是如實知見者,不起諸漏、心不染著,心得解脫,是名比丘六觸入處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欲不復生,謂意識、法。

(二一○)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莫樂莫苦。所以者何?有六觸入處地獄,眾生生彼地獄中者,眼所見不可愛色、不見可愛色,見不可念色、不見可念色,見不善色、不見善色,以是因緣故,一向受憂苦。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見不可愛、不見可愛,見不可念、不見可念,見不善法、不見善法,以是因緣故,長受憂苦。

六觸入處天,其有眾生生彼處者,眼見可愛、不見不可愛,見可念色、非不可念色,見善色、非不善色,以是因緣故,一向長受喜樂。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所識法,可愛非不可愛、可念非不可念、善非不善。

(二一一)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昔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禪思思惟:『自心多向何處觀察?』 (打坐時的妄念) 自心多逐過去五欲功德,少逐現在五欲功德,逐未來世轉復微少;我觀多逐過去五欲心已,極生方便,精勤自護不復令隨過去五欲功德。
五欲功德:「五欲」是指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功德」是指作用。
我以是精勤自護故,漸漸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汝等諸比丘亦復多逐過去五欲功德,現在、未來亦復微少,汝今亦當以心多逐過去五欲功德故,增加自護,亦當不久得盡諸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所以者何?眼見色因緣生內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法因緣生內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是故,比丘!於彼入處當覺知,若眼滅,色想則離;耳、鼻、舌、身、意滅,法想則離。 (透過禪定,可達到眼、耳、鼻、舌、身、意滅)

佛說:當覺六入處。

尊者阿難語諸比丘:諦聽,善思,於世尊略說法中,當為汝等廣說其義。世尊略說者,即是滅六入處有餘 (滅除六入處餘留的執著) 之說。

(二一二)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為一切比丘說不放逸行,亦非不為一切比丘說不放逸行。

不向何等像類比丘說不放逸行?若比丘得阿羅漢,盡諸有漏,離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正解脫。如是像類比丘!我不為說不放逸行。所以者何?彼諸比丘已作不放逸故,不復堪能作放逸事,我今見彼諸尊者得不放逸果,是故不為彼說不放逸行。

為何等像類比丘說不放逸行?若諸比丘在學地者,未得心意增上安隱,向涅槃住,如是像類比丘!我為其說不放逸行。

所以者何?以彼比丘習學諸根,心樂隨順資生之具,親近善友,不久當得盡諸有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所以者何?彼眼識所可愛樂、染著之色,彼比丘見已,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繫著住;以不喜、不讚歎、不染、不著住故,專精勝進,身心止息,心安極住不忘,常定一心,無量法喜,但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終不退減隨於眼色。於耳、鼻、舌、身、意識法亦復如是。

(二一三)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為汝等演說二法。諦聽,善思,何等為二?眼、色為二。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為二,是名二法。

緣眼、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緣觸,觸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

若於此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不如實知者,種貪欲身觸、種瞋恚身觸、種戒取身觸、種我見身觸,亦種殖增長諸惡不善法,如是「純大苦聚皆從集生」。

如是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廣說如上。

復次,眼緣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緣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於此諸受集、滅、味、患、離如是知

如是知已,不種貪欲身觸、不種瞋恚身觸、不種戒取身觸、不種我見身觸、不種諸惡不善法。如是諸惡不善法滅,「純大苦聚滅」。耳、鼻、舌、身……意、法亦復如是。

(二一四)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因緣生識。何等為二?謂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如是廣說,乃至「眼、色因緣生眼識,彼無常、有為、心緣生,色若眼、識,無常、有為、心緣生,此三法和合,觸已,受已,思已,此等諸法無常、有為、心緣生,所謂觸、想、思。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二一五)

爾時,尊者富留那比丘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說現法、說滅熾然、說不待時、說正向、說即此見、說緣自覺。世尊!云何為現法,乃至緣自覺?

佛告富留那:善哉!富留那!能作此問。富留那!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覺知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如實知。富留那!若眼見色已,覺知色、覺知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如實知者,是名「現見法」。

云何滅熾然?云何不待時?云何正向?云何即此見?云何緣自覺?

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不起色貪覺:『我有內眼識色貪』,不起色貪覺如實知。若,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是名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

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二一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言大海者,愚夫所說,非聖所說,此大海小水耳。

云何聖所說海?謂眼識色已愛念、染著,貪樂身、口、意業,是名為 (業海)。一切世間阿修羅眾,乃至天、人,悉於其中貪樂沈沒,如狗肚藏,如亂草蘊,此世、他世絞結纏鎖,亦復如是。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此世、他世絞結纏鎖,亦復如是。

如身、口、意業,如是貪、恚、癡,老、病、死,亦如是說。如五根三經,六根三經,亦如是說。

(二一七)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所謂海者,世間愚夫所說,非聖所說。

大海小水耳,是人大海,彼為濤波。若能堪忍色濤波者,得度眼大海,竟於濤波迴澓諸水、惡蟲、羅剎女鬼。

耳、鼻、舌、身、意是人大海,聲、香、味、觸、法為濤波,若堪忍彼法濤波,得度於意海,竟於濤波迴澓、惡蟲、羅剎女鬼。

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大海巨濤波,惡蟲羅剎怖,
難度而能度,集離永無餘,
能斷一切苦,不復受餘有,
永之般涅槃,不復還放逸。

(二一八)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為汝等說「苦集道跡」、「苦滅道跡」。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苦集道跡」?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苦集道跡」。

眼、色 → 生眼識 → 眼、色、眼識和合觸 → 受 → 愛 → 取 → 有 → 生 → 老、病、死、憂、悲、惱、苦集

云何「苦滅道跡」?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是名「苦滅道跡」。

(二一九)(二二○)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涅槃道跡」、「趣涅槃道跡」。

云何為「涅槃道跡」、「趣涅槃道跡」?謂觀察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無常。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涅槃道跡」、「趣涅槃道跡」。

(二二一)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趣一切取道跡」。

云何為「趣一切取道跡」?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所取故。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取所取故,是名「趣一切取道跡」。
趣一切取道跡:趣向一切執取的途徑。
云何「斷一切取道跡」?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如是知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二二二)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知一切知法、一切識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一切知法、一切識法?諸比丘!眼是知法、識法,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一切是知法、識法。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二二三)(二二五)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說一法不知、不識、不斷而得究竟苦邊。

云何不說一法不知、不識、不斷而得究竟苦邊?謂不說於眼不知、不識、不斷而得究竟苦邊,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亦復不說,不知、不識、不斷而得究竟苦邊。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二二四)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一切欲法應當斷

云何一切欲法應當斷?謂眼是一切欲法應當斷,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一切欲法應當斷。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二二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斷一切計 (計: 思量分別)。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不計?謂不計我見色,不計眼我所,不計相屬 (不計眼是我、異我、相在),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不計樂我、我所,不計樂相屬;不計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如是不計者,於諸世間常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如上所說,眼等不計,一切事不計亦如是。

(二二七)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者是病,者是癰,者是刺,如來以不計住故,離病、離癰、離刺。

是故,比丘欲求不計住,離病、離癰、離刺者,彼比丘莫計眼我、我所,莫計眼相屬 (不計眼是我、異我、相在),莫計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莫計是我、我所、相在。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比丘!如是不計者,則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如眼等所說,餘一一事亦如是。

(二二八)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增長法損滅法

云何增長法?謂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緣受……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是名增長法。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增長法

云何損滅法,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滅則受滅……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損滅法

如增長、損滅,如是起法、處變易法、集法、滅法,亦如上說。

(二二九)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漏法」、「無漏法」。
漏者煩惱之異名,含有煩惱之事物,謂之有漏。一切世間之事體,盡為有漏法,離煩惱之出世間事體,盡為無漏法也。
云何「有漏法」?謂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世俗者,是名「有漏法」。

云何「無漏法」?謂出世間意,若法、若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出世間者,是名「無漏法」。

延伸閱讀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雜阿含經卷第八

CBETA: 雜阿含經 第8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