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筆記] 雜阿含經卷第十四 因緣相應 (2/3)

雜阿含 343 經

諸外道出家問:「云何?尊者浮彌苦樂自作耶?說言無記。苦樂他作耶?說言無記。苦樂自他作耶?說言無記。苦樂非自非他無因作耶?說言無記。今沙門瞿曇說苦樂云何生?」

無記: 無法斷言。
尊者浮彌答言:「諸外道出家,世尊說苦樂從緣起生。」

尊者舍利弗言:「尊者浮彌,汝之所說,實如佛說,不謗如來,如說說、如法說、法行法說,不為餘因論義者來難詰呵責。所以者何?世尊說苦樂從緣起生故。尊者浮彌,彼諸沙門、婆羅門所問苦樂自作者,彼亦從因起生;言不從緣起生者,無有是處。苦樂他作、自他作、非自非他無因作說者,彼亦從緣起生;若言不從緣生者,無有是處。尊者浮彌,彼沙門、婆羅門所說苦樂自作者,亦緣觸生;若言不從觸生者,無有是處。苦樂他作、自他作、非自非他無因作者,彼亦緣觸生,若言不緣觸生者,無有是處。」

佛告阿難:「阿難,若諸沙門、婆羅門苦樂自作,我即往彼問言:『汝實作是說苦樂自作耶?』彼答我言:『如是。』我即問言:『汝能堅執持此義,言是真實,餘則愚者,我所不許。所以者何?我說苦樂所起異於此。』彼若問我:『云何瞿曇所說,苦樂所起異者?』我當答言:『從其緣起而生苦樂。如是說苦樂他作、自他作、非自非他無因作者,我亦往彼所說如上。』」



由上圖可知,苦樂 (苦受、樂受) 是緣於觸。

相關經文: 雜阿含經卷十二 303 經288 經

雜阿含 344 經

尊者摩訶拘絺羅語尊者舍利弗言:「多聞聖弟子於此法、律,成就何法,名為見具足,直見成就,成就於佛不壞淨,來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見具足: 擁有正確的知見。
四不壞淨: 對於佛、法、僧、戒堅固不動搖的信心。
尊者舍利弗語尊者摩訶拘絺羅:「多聞聖弟子於不善法如實知、不善根如實知、善法如實知、善根如實知。

云何不善法如實知?不善身業、口業、意業,是名不善法,如是不善法如實知。

云何不善根如實知?三不善根,不善根、不善根、不善根,是名不善根,如是不善根如實知。

云何善法如實知?身業、口業、意業,是名善法,如是善法如實知。

云何善根如實知?謂三善根,無貪無恚無癡,是名三善根,如是善根如實知。

尊者摩訶拘絺羅,如是多聞聖弟子不善法如實知、不善根如實知、善法如實知、善根如實知,故於此法、律正見具足,直見成就,於佛不壞淨成就,來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尊者摩訶拘絺羅語尊者舍利弗:「正有此等,更有餘耶?」

尊者舍利弗言:「有。若多聞聖弟子於食如實知,食集、食滅、食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於如實知?謂四食。何等為四?一者麤摶食,二者細觸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識食,是名為食,如是食如實知。
四食: 四種滋養有情生命的食物。滋養五陰。
麤摶食: 又作段時、摶食、揣食、見取食。指肉、菜等一般的食物,以香、味、觸為體。滋養色陰。以修身念處作為對治。
細觸食: 又作觸食、細滑食、溫食、更樂食、樂食。指感覺。有雜染的根、境、識和合所生之諸觸,對其所取之境產生喜樂等覺受,而攝益心、心所。由之長養諸根大種,故稱之為食。滋養受陰。以修受念處作為對治。
意思食: 又作念食、意食、思食、意念食、業食。指意業或意念。指意業或意念。即此有漏的意業與欲望俱轉,而生希望之念,能招引當有之果,使有情滋長相續。滋養想、行陰。以修心念處作為對治。
識食: (1) 指六識。六識由段、觸、思三食之勢力而能起當有之果,執持身命而不壞,故稱為食。 (2) 識指「有取識」,即執取身心與染愛相應的識。此識執取身心,眾生的生命才能維持,人死,即是識不執取人體。 (3) 「識」是指「有取識」,即執取身心,能攀緣色、受、想、行;能維繫五蘊和合,滋養生命的識。滋養識陰。以修法念處作為對治。

云何食集如實知?謂當來有愛,喜、貪俱,彼彼樂著,是名食集,如是食集如實知。
當來有愛: 對未來存在的渴愛;導致來生的渴愛。詞性結構: 【【當來】【有】】愛。有: 十二因緣裡的有,指生命的存在。
云何食滅如實知?若當來有愛,喜、貪俱,彼彼樂著無餘斷、捨、吐、盡、離欲、滅、息、沒,是名食滅,如是食滅如實知。

云何食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食滅道跡,如是食滅道跡如實知。

若多聞聖弟子於此食如實知、食集如實知、食滅如實知、食滅道跡如實知,是故多聞聖弟子於正法、律正見具足,直見成就,於佛不壞淨成就,來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尊者摩訶拘絺羅復問尊者舍利弗:「正有此等,更有餘耶?」

尊者舍利弗言:「尊者摩訶拘絺羅,復更有餘。多聞聖弟子於漏如實知、漏集如實知、漏滅如實知、漏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有如實知?謂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是名漏,如是漏如實知。
欲漏: 因欲貪而起的煩惱;欲界眾生的煩惱。
有漏: 因生存而引起的煩惱;色界與無色界眾生的煩惱。
無明漏: 無明引發的煩惱;沒有智慧、讓眾生不能出離生死的煩惱。
云何漏集如實知?無明集是漏集,是名漏集如實知。

云何漏滅如實知?無明滅是漏滅,如是漏滅如實知。

云何漏滅道跡如實知?謂八正道,如前說,如是漏滅道跡如實知。

若多聞聖弟子於漏如實知、漏集如實知、漏滅如實知、漏滅道跡如實知,故多聞聖弟子於此法、律正見具足,乃至悟此正法。」

尊者摩訶拘絺羅問尊者舍利弗:「正有此等,更有餘耶?」

尊者舍利弗語尊者摩訶拘絺羅:「亦更有餘。多聞聖弟子於苦如實知、苦集如實知、苦滅如實知、苦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如實知?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愛別苦、怨憎會苦、所欲不得苦,如是略說五受陰苦,是名為苦,如是苦如實知。

云何苦集如實知?當來有愛,喜、貪俱,彼彼集著,是名苦集,如是苦集如實知。

云何苦滅如實知?若當來有愛,喜、貪俱,彼彼染著無餘斷,乃至息沒,是名苦滅,如是苦滅如實知。

云何苦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如上說,是名苦滅道跡,如是苦滅道跡如實知。

多聞聖弟子如是苦如實知,苦集、苦滅、苦滅道跡如實知,如是聖弟子於我法、律具足正見,直見成就,於佛不壞淨成就,來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復問尊者舍利弗:「正有此法,復有餘耶?」

尊者舍利弗答言:「更有餘。謂多聞聖弟子老死如實知、老死集如實知、老死滅如實知、老死滅道跡如實知,如前分別經說。

云何老死集如實知?生集是老死集,生滅是老死滅。老死滅道跡,謂八正道,如前說。

多聞聖弟子於此老死如實知,乃至老死滅道跡如實知,如是聖弟子於我法、律正見具足,直見成就,於佛不壞淨成就,來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聖弟子於行如實知,行集、行滅、行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如實知?行有三種,身行、口行、意行,如是行如實知。

云何行集如實知?無明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實知。

云何行滅如實知?無明滅是行滅,如是行滅如實知。

云何行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如前說。摩訶拘絺羅,是名聖弟子行如實知,行集、行滅、行滅道跡如實知,於我法、律正見具足,直見成就,於佛不壞淨成就,來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雜阿含 345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尊者舍利弗:「如我所說,波羅延那阿逸多所問:
波羅延那阿逸多所問: 經名。波羅延那: 到彼岸。阿逸多: 彌勒菩薩。
「『若得諸法教,若復種種學,
  具威儀及行,為我分別說。』
得諸法教: 證得佛法的教導。此處特指阿羅漢 (無學聖者)。
學: 指有學,佛弟子中證得初果至三果的聖者,因未得解脫,尚有法需繼續修學。
「舍利弗,何等為學?何等為法數?」
法數: 佛法的法則。
時,尊者舍利弗默然不答,第二、第三亦復默然。

佛言:「真實,舍利弗。」
真實: 如實知、如實見。
舍利弗白佛言:「真實,世尊。世尊,比丘真實者,厭、離欲、滅盡向。

食集生,彼比丘以食故,生厭、離欲、滅盡向。

彼食滅,是真實滅,覺知已,彼比丘厭、離欲、滅盡向,是名為。」

「復次,真實,舍利弗。」

舍利弗白佛言:「真實,世尊。世尊,若比丘真實者,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彼從食集生,若真實即是滅盡,覺知此已,比丘於滅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是數法。」

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比丘於真實生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數。」如是說已,世尊即起,入室坐禪。

爾時,尊者舍利弗知世尊去已,不久,語諸比丘:「諸尊,我不能辯世尊初問,是故我默念住。世尊須臾復為作發喜問,我即開解如此之義,正使世尊一日一夜,乃至七夜,異句異味問斯義者,我亦悉能,乃至七夜,以異句異味而解說之。」

時,有異比丘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舍利弗作奇特未曾有說,於大眾中,一向師子吼言:『我於世尊初問,都不能辯,乃至三問默然無答。世尊尋復作發喜問,我即開解,正使世尊一日一夜,乃至七夜,異句異味問斯義者,我亦悉能,乃至七夜,異句異味而解說之。』」

佛告比丘:「彼舍利弗比丘實能於我一日一夜,乃至異句異味,七夜所問義中悉能,乃至七夜,異句異味而解說之。所以者何?舍利弗比丘善入法界故。」

佛說此經已,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346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法,世間所不愛、不念、不可意。何等為三?謂老、病、死

世間若無此三法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者,如來、應、等正覺不出於世間,世間亦不知有如來、應、等正覺知見,說正法、律。

以世間有老、病、死三法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故,是故如來、應、等正覺出於世間,世間知有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正法、律。

以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老、病、死。何等為三?謂貪、恚、癡

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貪、恚、癡。何等為三?謂身見、戒取、疑

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身見、戒取、疑。何等為三?謂不正思惟、習近邪道,及懈怠心

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不正思惟、習近邪道及懈怠心。何等為三?謂失念、不正知、亂心

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失念、不正知、亂心。何等為三?謂掉、不律儀、不學戒

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掉、不律儀、不學戒。何等為三?謂不信、難教、懈怠

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不信、難教、嬾墮。何等為三?謂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

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何等為三?謂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

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何等為三?謂無慚、無愧、放逸,此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
不斷【無慚、無愧、放逸】 → 不斷【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 → 不斷【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 → 不斷【不信、難教、懈怠】 → 不斷【掉、不律儀、不學戒】 → 不斷【失念、不正知、亂心】 → 不斷【不正思惟、習近邪道、懈怠心】 → 不斷【身見、戒取、疑】 → 不斷【貪、恚、癡】 → 不斷【老、病、死】
所以者何?以無慚、無愧故放逸,放逸故不恭敬,不恭敬故習惡知識,習惡知識故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求人短故不信、難教、戾語、嬾墮,嬾墮故掉、不律儀、不學戒,不學戒故失念、不正知、亂心,亂心故不正思惟、習近邪道、懈怠心,懈怠心故身見、戒取、疑,疑故不離貪、恚、癡,不離貪、恚、癡故不堪能離老、病、死。
無慚、無愧 → 放逸 → 不恭敬 → 習惡知識 → 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 → 不信、難教、戾語、嬾墮 → 掉、不律儀、不學戒 → 失念、不正知、亂心 → 不正思惟、習近邪道、懈怠心 → 身見、戒取、疑 → 不離【貪、恚、癡】 → 不堪能離【老、病、死】
斷三法故,堪能離老、病、死。云何三?謂貪、恚、癡,此三法斷已,堪能離老、病、死。

復三法斷故,堪能離貪、恚、癡。云何三?謂身見、戒取、疑,此三法斷故,堪能離貪、恚、癡。

復三法斷故,堪能離身見、戒取、疑。云何為三?謂不正思惟、習近邪道、起懈怠心,此三法斷故,堪能離身見、戒取、疑。

復三法斷故,堪能離不正思惟、習近邪道及懈怠心。云何為三?謂失念心、不正知、亂心,此三法斷故,堪能離不正思惟、習近邪道及心懈怠。

復三法斷故,堪能離失念心、不正知、亂心。何等為三?謂掉、不律儀、犯戒,此三法斷故,堪能離失念心、不正知、亂心。

復有三法斷故,堪能離掉、不律儀、犯戒。云何三?謂不信、難教、嬾墮,此三法斷故,堪能離掉、不律儀、犯戒。

復有三法斷故,堪能離不信、難教、嬾墮。云何為三?謂不欲見聖、不樂聞法、好求人短,此三法斷故,堪能離不信、難教、嬾墮。

復三法斷故,堪能離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好求人短。云何為三?謂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此三法斷故,離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好求人短。

復有三法斷故,堪能離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云何三?謂無慚、無愧、放逸。
斷【無慚、無愧、放逸】 → 斷【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 → 斷【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好求人短】 → 斷【不信、難教、嬾墮】 → 斷【掉、不律儀、犯戒】 → 斷【失念心、不正知、亂心】 → 斷【不正思惟、習近邪道、懈怠心】 → 斷【身見、戒取、疑】 → 斷【貪、恚、癡】 → 斷【老、病、死】
所以者何?以慚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為善知識,為善知識故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順語、精進,精進故不掉、住律儀、學戒,學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不亂心故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著身見、不著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貪、恚、癡,離貪、恚、癡故堪能斷老、病、死。
慚愧 → 不放逸 → 恭敬順語、為善知識 → 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 → 生信、順語、精進 → 不掉、住律儀、學戒 → 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 → 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 → 不著身見、不著戒取、度疑惑 → 不起【貪、恚、癡】 → 堪能斷【老、病、死】
參考雜阿含 679 經: 慚力, 愧力。
慚: 對自己德學淺陋,常懷慚念而生善。
愧: 怕自己作惡受人譏評,生愧心而止惡。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347 經

一比丘語須深言:「須深當知,我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彼須深語比丘言:「尊者,云何?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具足初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比丘答言:「不也,須深。」

復問:「云何?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比丘答言:「不也,須深。」

復問:「云何?尊者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足第三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答言:「不也,須深。」

復問:「云何?尊者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具足第四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答言:「不也,須深。」

復問:「若復寂靜解脫起色、無色,身作證具足住,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答言:「不也,須深。」

須深復問:「云何?尊者所說不同,前後相違。云何不得禪定而復記說?」

比丘答言:「我是慧解脫也。」

爾時,須深知眾多比丘去已,作是思惟:「此諸尊者所說不同,前後相違,言不得正受,而復記說自知作證。」
正受: 巴利文,音譯作三摩底,又譯等至、等持,即禪定之異名。即在定時,以定之力而使身心或身領受平等安和之相。
佛告須深:「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須深白佛:「我今不知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佛告須深:「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心善解脫。」

須深白佛:「唯願世尊為我說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見法住智。」
法住智: 了知諸法生起之智。
佛告須深:「我今問汝,隨意答我。須深,於意云何?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耶?」

須深答曰:「如是,世尊。」

「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耶?」

須深白佛:「如是,世尊。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

佛告須深:「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耶?」

須深白佛言:「如是,世尊。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

「如是,乃至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耶?」

須深白佛:「如是,世尊。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

佛告須深:「作如是知、如是見者,為有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具足住不?」

須深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須深:「是名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佛說此經已,尊者須深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爾時,須深見法得法,覺法度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於正法中心得無畏,稽首佛足,白佛言:「世尊,我今悔過,我於正法中盜密出家,是故悔過。」

佛告須深:「受汝悔過,汝當具說:『我昔愚癡、不善、無智,於正法、律盜密出家,今日悔過,自見罪、自知罪,於當來世律儀成就,功德增長,終不退減。』所以者何?凡人有罪,自見、自知而悔過者,於當來世律儀成就,功德增長,終不退減。」

佛告須深:「今當說譬,其智慧者,以譬得解。譬如國王有防邏者,捉捕盜賊,縛送王所,白言:『大王,此人劫盜,願王處罪。』王言:『將罪人去,反縛兩手,惡聲宣令,周遍國中,然後將出城外刑罪人處,遍身四體,劖以百矛。』彼典刑者受王教令,送彼罪人,反縛兩手,惡聲宣唱,周遍城邑,將出城外刑罪人處,遍身四體,劖以百矛。日中,王問:『罪人活耶?』臣白言:『活。』王復敕臣:『復劖百矛。』至日晡時,復劖百矛,彼猶不死。」

佛告須深:「彼王治罪,劖以三百矛,彼罪人身寧有完處如手掌不?」

須深白佛:「無也,世尊。」

復問須深:「時彼罪人,劖以三百矛因緣,受苦極苦劇不?」

須深白佛:「極苦,世尊。若劖以一矛,苦痛難堪,況三百矛,當可堪忍?」

佛告須深:「此尚可耳,若於正法、律盜密出家,盜受持法,為人宣說,當受苦痛倍過於彼。」

佛說是法時,外道須深漏盡意解,佛說此經已,尊者須深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348 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來成就十種力,得四無畏,知先佛住處,能轉梵輪,於大眾中震師子吼言:『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純大苦聚滅。』諸比丘,此是真實教法顯現,斷生死流,乃至其人悉善顯現。如是真實教法顯現,斷生死流,足令善男子正信、出家,方便修習,不放逸住,於正法、律精勤苦行,皮筋骨立,血肉枯竭;若其未得所當得者,不捨慇懃精進,方便堅固堪能。
十種力: 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種智力,又譯為「十力」。參見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 684 經。
四無畏: 佛說法時具有四種無所畏懼的自信,而勇猛安穩。即(1)正等覺無畏、(2)障道無畏、(3)漏盡無畏、(4)出苦道無畏。又譯為「四無所畏」。
梵輪: 法輪,即推動了眾生的清淨修行,就像輪子被轉動一樣。
所以者何?懈怠苦住,能生種種惡不善法,當來有結,熾然增長,於未來世生、老、病、死,退其大義故。精進樂獨住者,不生種種惡不善法,當來有結,熾然苦報,不於未來世增長生、老、病、死,大義滿足,得成第一教法之場。所謂大師面前,親承說法,寂滅涅槃,菩提正向,善逝、正覺。

是故,比丘,當觀自利、利他、自他俱利,精勤修學。我今出家,不愚不惑,有果有樂;諸所供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者,悉得大果、大福、大利。當如是學。」

雜阿含 349 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善來比丘,善出家、善得己利,曠世時時得生聖處,諸根具足,不愚不癡,不須手語,好說、惡說堪能解義。我今於此世作佛,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說法寂滅、涅槃、菩提正向、善逝、等正覺。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善來: 來得好。
諸比丘,難得之處已得,生於聖處,諸根具足,乃至純大苦聚集,純大苦滅。是故,比丘,當如是學,自利、利他、自他俱利。如是出家,不愚不癡,有果有樂,有樂果報;供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者,悉得大果、大福、大利。是故,比丘!當如是學。」

雜阿含 350 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多聞聖弟子不作是念:『何所有故此有?何所起故此起?何所無故此無?何所滅故此滅?』然彼多聞聖弟子知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雜阿含 351 經

尊者那羅:「尊者茂師羅,有滅則寂滅、涅槃,說者汝今便是阿羅漢,諸漏盡耶?」

......

尊者殊勝語尊者那羅言:「今當說譬,夫智者以譬得解,如曠野路邊有井,無繩無罐,得取其水。時,有行人,熱渴所逼,繞井求覓,無繩無罐,諦觀井水,如實知見,而不觸身。如是,我說有滅則寂滅、涅槃,而自不得漏盡阿羅漢。

雜阿含 352 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諸沙門、婆羅門於法不如實知,法集、法滅、法滅道跡不如實知,彼非沙門、沙門數,非婆羅門、婆羅門數,彼亦非沙門義、婆羅門義,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云何法不如實知?云何法集不如實知?云何法滅不如實知?云何法滅道跡不如實知?謂於老死法不如實知,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跡不如實知。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不如實知,六入處集、六入處滅、六入處滅道跡不如實知。如是諸法不如實知,法集、法滅、法滅道跡不如實知。

若諸沙門、婆羅門於法如實知,法集、法滅、法滅道跡如實知,當知是沙門、婆羅門,沙門之沙門數、婆羅門之婆羅門數。彼以沙門義、婆羅門義,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何等法如實知?何等法集、法滅、法滅道跡如實知?謂老死法如實知,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跡如實知。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如實知,六入處集、六入處滅、六入處滅道跡如實知。如是諸法如實知,法集、法滅、法滅道跡如實知。」

雜阿含 353 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沙門、婆羅門於法不如實知,法集、法滅、法滅道跡不如實知,當知是沙門、婆羅門,非沙門之沙門數,非婆羅門之婆羅門數,彼亦非沙門義、非婆羅門義,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何等法不如實知?何等法集、法滅、法滅道跡不如實知?謂六入處法不如實知,六入處集、六入處滅、六入處滅道跡不如實知,而於觸如實知者,無有是處,觸集、觸滅、觸滅道跡如實知者,無有是處。如是受、愛、取、有、生、老、死如實知者,無有是處。

若沙門、婆羅門於六入處如實知,六入處集、六入處滅、六入處滅道跡如實知者,於觸如實知,斯有是處。如是受、愛、取、有、生、老、死如實知者,斯有是處。」

雜阿含 354 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若諸沙門、婆羅門於六入處不如實知,而欲超度觸者,無有是處,觸集、觸滅、觸滅道跡超度者,無有是處。如是超度受、愛、取、有、生、老、死者,無有是處,超度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跡者,無有是處。若沙門、婆羅門於六入處如實知,六入處集、六入處滅、六入處滅道跡如實知,而超度觸者,斯有是處。如是超度受、愛、取、有、生、老、死者,斯有是處,乃至超度老死滅道跡者,斯有是處。」

如老死,乃至六入處三經。

如是老死,乃至行三經,亦如是說。

雜阿含 355 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覺知老死,覺知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跡。如是,乃至當覺知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

云何當覺知老死?覺知緣生故有老死,如是老死覺知。

云何老死集?生集是老死集,如是老死集覺知。

云何老死滅覺知?謂生滅是老死滅,如是老死滅覺知。

云何老死滅道跡覺知?謂八聖道是老死滅道跡,如是老死滅道跡覺知。

乃至云何覺知?謂三行,身行、口行、意行,如是行覺知。

云何行集覺知?謂無明集是行集,如是行集覺知。

云何行滅覺知?無明滅是行滅,如是行滅覺知。

云何行滅道跡覺知?謂八聖道是行滅道跡,如是行滅道跡覺知。」

雜阿含 356 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十四種智。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四十四種智?謂老死智、老死集智、老死滅智、老死滅道跡智。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智,行集智、行滅智、行滅道跡智,是名四十四種智。」

雜阿含 357 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七十七種智。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七十七種智?
生緣老死智,
非餘生緣老死智;
過去生緣老死智,
非餘過去生緣老死智;
未來生緣老死智,
非餘未來生緣老死智;
及法住智無常、有為、心所緣生、盡法、變易法、離欲法、滅法斷知智。
非餘生緣老死: 沒有「生」,就沒有「老死」。
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緣行智,非餘無明緣行智;過去無明緣行智,非餘過去無明緣行智;未來無明緣行智,非餘未來無明緣行智;及法住智無常、有為、心所緣生、盡法、變易法、無欲法、滅法斷智,是名七十七種智。」

雜阿含 358 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增法、減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增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純大苦聚集,是名增法。

云何減法?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所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是名減法。」

如增法、減法。如是生法、變易法、集法、滅法如上說。

如當說三經,有應當知三經如上說。

雜阿含 359 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思量、若妄想生,彼使攀緣識住;有攀緣識住故,有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若不思量、不妄想,無使、無攀緣識住;無攀緣識住故,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

雜阿含 360 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思量、若妄想者,則有使攀緣識住;有攀緣識住故,入於名色;入名色故,有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若不思量、無妄想,無使、無攀緣識住;無攀緣識住故,不入名色,不入名色故,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

雜阿含 361 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思量、有妄想,則有使攀緣識住;有攀緣識住故,入於名色;入名色故,則有往來;有往來故,則有生死;有生死故,則有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若不思量、無妄想,無使、無攀緣識住;無攀緣識住故,不入名色;不入名色故,則無往來;無往來故,則無生死;無生死故,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

雜阿含 362 經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諸比丘,若有比丘聞老、病、死,生厭、離欲、滅盡法,是名多聞比丘。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生厭、離欲、滅盡法,是名多聞比丘,是名如來所施設多聞比丘。」

雜阿含 363 經

佛告諸比丘:「若有比丘說老、病、死,生厭、離欲、滅盡法,是名說法比丘。如是說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是生厭、離欲、滅盡法,是名說法比丘。諸比丘,是名如來施設說法比丘。」

雜阿含 364 經

佛告諸比丘:「若比丘於老、病、死,生厭、離欲、滅盡向,是名法、次法向。如是生,乃至行,生厭、離欲、滅盡向,是名法、次法向。諸比丘,是名如來施設法、次法向。」

延伸閱讀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雜阿含經卷第十四

CBETA: 雜阿含經 第1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