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筆記]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上半卷 阿難相應 (2/2)


阿難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多聞第一而聞名。

雜阿含 559 經

尊者迦摩提問: 修行者能夠不覺知六入處。是因為有想而不覺知六入處,還是因為沒有想而不覺知六入處?

阿難回答: 入「初禪、第二、第三、第四禪、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等定境,是有想而不覺知六入處。

入「無想心」之定境,是無想而不覺知六入處。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波羅利弗妬路國,尊者阿難及尊者迦摩亦在波羅利弗妬路雞林精舍。

時,尊者迦摩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語尊者阿難:「奇哉!尊者阿難!有眼有色、有耳有聲、有鼻有香、有舌有味、有身有觸、有意有法,而有比丘有是等法,能不覺知。

云何?尊者阿難!彼比丘為有想不覺知,為無想故不覺知?」

有想: 有想陰的運作。「想」是取相,面對境界而心中浮現對應的相,也就是認知。

尊者阿難語迦摩比丘言:「有想者亦不覺知,況復無想。」

復問尊者阿難:「何等為有想於有而不覺知?」

尊者阿難語迦摩比丘言:「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覺知。

如是第二、第三、第四禪,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覺知。

云何無想有法而不覺知?

如是比丘一切想不憶念,無想心三昧身作證具足住,是名比丘無想於有法而不覺知。」

無想心三昧: 即「無相心三昧」,觀色、聲、香、味、觸、法相斷,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

尊者迦摩比丘復問尊者阿難:「若比丘無想心三昧,不涌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世尊說此是何果、何功德?」

尊者阿難語迦摩比丘言:「若比丘無想心三昧,不涌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世尊說此是智果、智功德。」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歡喜隨喜,各從坐起去。

相關經文: 雜阿含 474 經: 正受時,諸行漸次寂滅、止息

雜阿含 560 經 - 證得阿羅漢果的四種途徑

本經阿難說明證得阿羅漢果的四種途徑:

1. 先「止」後「觀」

2. 先「觀」後「止」 - 「止」過多會導致昏沉,因此以「觀」平衡之

3. 調伏掉亂 - 「觀」過多會導致掉舉,因此以調伏心平衡之

4. 「止」「觀」並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俱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尊者阿難亦在彼住。

時,尊者阿難告諸比丘:「若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當善哉慰勞問訊,或求以四道。何等為四?

若有比丘、比丘尼在我面前自己記說 (證得阿羅漢),我會稱嘆、慰勞、招呼他,或探討他是以四種方法 (的哪種) 而成就的。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任何比丘、比丘尼,凡是在我面前明說獲得阿羅漢果者,必由所有四支或其中之一支 (而獲得)」。

(先止後觀) 比丘、比丘尼坐,作如是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心、止觀一心、等受,分別於法、量度,修習多修習已,得斷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則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說初道

住心: 把心安住。

善住心: 把心好好地安住。

局住心: 把心收攝(在所緣上)。

調伏心: 調教、馴伏心。

止觀一心: 修行止觀到心專注、定的狀態。「一心」又作「心一境性」。

等受: 正確地到達定境。又譯為「等至」、「正受」,音譯「三摩鉢底」。

分別於法、量度: 解析所緣境、思量觀察。

(先觀後止) 復次,比丘、比丘尼正坐思惟,於法選擇、思量,住心:善住、局住、調伏、止觀一心、等受,如是正向多住,得離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當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第二說道

止會造成昏沉,觀可以對治昏沉,但會導致掉舉。

於法選擇、思量: 於所緣境辨析、思量。同義於前段的「分別於法、量度」,都是指「觀」法。

正向多住: 多加保持正確的趣向。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他實行那個道」。

(調伏掉亂) 復次,比丘、比丘尼為掉亂所持,以調伏心坐,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止觀一心、等受化。如是正向多住已,則斷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則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第三說道

為掉亂所持: 心浮動不安。「掉亂」即「掉舉」,心浮動不安,是昏沈的對稱。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心意被對法的掉舉緊緊地握持」。

(止觀並行) 復次,比丘、比丘尼止觀和合俱行,作如是正向多住,則斷諸使。若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者,我則如是善哉慰喻教誡,或求是名第四說道。」

止觀和合俱行: 止與觀融和並行。

時,諸比丘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561 經 - 四如意足

本經阿難說明跟隨世尊修行的目的是依善法欲而斷愛。

世尊說明四如意足能夠使眾生得到清淨,滅除苦惱,斷除憂悲。

四如意足:

1. 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由善法欲所成就的禪定。又作欲神足、欲如意足。

2. 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由精進力所成就的禪定。又作勤神足、精進神足、精進如意足。

3. 心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由心念的集中所成就的禪定。又作念神足、念如意足。

4. 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由思維觀察所成就的禪定。又作觀神足、思惟神足、思惟如意足、慧如意足。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俱睒彌國瞿師羅園,尊者阿難亦在彼住。

時,有異婆羅門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問尊者阿難:「何故於沙門瞿曇所修梵行?」

尊者阿難語婆羅門:「為斷故。」

復問:「尊者何所斷?」

答言:「斷愛。」

復問:「尊者阿難!何所依而得斷愛?」

答言:「婆羅門!依於欲而斷愛。」

欲: 此指善法欲。

復問:「尊者阿難!豈非無邊際?」

無邊際:沒有盡頭。

答言:「婆羅門!非無邊際。如是有邊際,非無邊際。」

復問:「尊者阿難!云何有邊際,非無邊際。」

答言:「婆羅門!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婆羅門!於意云何?汝先有欲來詣精舍不?」

婆羅門答言:「如是,阿難!」

「如是,婆羅門!來至精舍已,彼欲息不?」

答言:「如是,尊者阿難!彼精進、方便、籌量,來詣精舍。」

籌量: 思量。

復問:「至精舍已,彼精進、方便、籌量息不?」

答言:「如是,尊者阿難!」

復語婆羅門:「如是,婆羅門!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四如意足,以一乘道淨眾生、滅苦惱、斷憂悲。

一乘道: 直通目的地的道路。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唯有一道」,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沒有岔路之道」。

如意足: 經從禪定、智慧均等之力而使所願皆能如意而得之神通力。 (佛光阿含藏)

如意足: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超常力量的基礎」(the basis for spiritual power)。 (莊春江阿含辭典)

何等為四?

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精進定心定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斷行: 四正斷、四正勤;斷除行陰 (沒有我的執著)

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由善法欲所引發的禪定,斷行陰,而成就神通。又作欲神足、欲如意足。

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南傳作「具備欲定勤奮之行的神足」,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持有基於想要與努力之意志形成的貫注集中之超常力量的基礎」(the basis for spiritual power that possesses concentration due to desire and volitional formations of striving),並引註釋書的解說,將「神足」解讀為「往神通的基礎」或「神通的基礎」,並解說「神足」包括三部分:「定」、「四正勤之行」、「產生定的特別因素:欲、活力、心、考察」。 (莊春江阿含辭典)

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由精進力所引發的禪定,斷行陰,而成就神通。又作勤神足、精進神足、精進如意足。

心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由心念的集中所引發的禪定,斷行陰,而成就神通。又作念神足、念如意足。

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由思維觀察所引發的禪定,斷行陰,而成就神通。又作觀神足、思惟神足、思惟如意足、慧如意足。

如是,聖弟子修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依無欲、依出要、依、向於,乃至斷愛,愛斷已,彼

修精進定、心定、思惟定斷行成就,依離、依無欲、依出要、依滅、向於捨,乃至愛盡,愛盡已,思惟則息。

婆羅門!於意云何?此非邊際耶?」

婆羅門言:「尊者阿難!此是邊際,非不邊際。」

爾時,婆羅門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雜阿含 562 經

本經說明世間能夠達到最高境界是滅盡貪欲、瞋恚、愚癡。

依據所說之法是否有助於貪欲、瞋恚、愚癡的止息,可判斷所說是否契合於佛法。

依據修行後,是否貪欲、瞋恚、愚癡逐漸熄滅,可判斷所修是否為正法。

依據修行後,是否貪欲、瞋恚、愚癡逐漸熄滅,可判斷是否修行的方法正確或需要調整。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尊者阿難亦在彼住。

爾時,瞿師羅長者詣尊者阿難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難:「云何名為世間說法者?云何名世間善向?云何名世間善到?」

善向: 良好的趣向,此指修行以調伏貪欲、瞋恚、愚癡。

善到: 良好的到達,此指已經調伏了貪欲、瞋恚、愚癡。

尊者阿難語瞿師羅長者:「我今問汝,隨意答我。長者!於意云何?若有說法,調伏貪欲、調伏瞋恚、調伏愚癡,得名世間說法者不?」

長者答言:「尊者阿難!若有說法,能調伏貪欲、瞋恚、愚癡,是則名為世間說法。」

復問:「長者!於意云何?若世間向調伏貪欲、調伏瞋恚、調伏愚癡,是名世間善向;若世間已調伏貪欲、瞋恚、愚癡,是名善到耶?為非耶?」

長者答言:「尊者阿難!若調伏貪欲,已斷無餘,瞋恚、愚癡已斷無餘,是名善到。」

尊者阿難答言:「長者!我試問汝,汝便真實答我,其義如此,當受持之。」

瞿師羅長者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雜阿含 563 經 - 戒、定、慧的解脫次第

本經外道認為行苦行可以消業,並且不再造作新業,終將能夠消除所有的業,不再有痛苦與煩惱。

阿難說明,滅除煩惱的三個次第:

1. 攝心持戒,淨戒具足,不再造惡業,如此過去所造的業將漸漸消滅。

2. 因戒生定,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具足住。

3. 因定發慧,三昧正受能夠如實知苦、苦集、苦滅、滅苦之道,具足此解脫智慧,如此不再造新業,過去所造的業將逐漸斷除。

如此當生就得以滅除燃燒身心的煩惱,不須等待時令季節,便能夠得到正法,趣向涅槃,在這當下見到,以智慧親自體證。

進一步的探討:

戒和慧都能夠導致不再造惡業,不同之處在於戒是刻意而為,慧是因為智慧的撿擇而為。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舍離獼猴池側重閣講堂,尊者阿難亦在彼住。

爾時,無畏離車,是尼犍弟子、聰明童子離車,是阿耆毘弟子,俱往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

離車: 古代居住在毘舍離城的剎帝利種族名。佛世時此種族實施共和制,頗為富強,佛陀涅槃後,此族的民眾也分得佛舍利,起塔供養。

尼犍: 外道六師之一,耆那教的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須以苦行償還,要脫離輪迴,必須修苦行,等苦行成就、舊業消滅,新業不生時,生命就回復清淨,捨離肉體、獲得解脫。此派與其餘五派相比,較類似佛教,但主張命與非命二元論,而不是因緣論,所主張的極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對的。又譯為「尼揵子」、「尼揵陀若提子」。

阿耆毘: 「邪命」的音譯,即以邪法生活。此處形容以邪法生活的外道。

時,無畏離車語尊者阿難:「我師尼犍子滅熾然法,清淨超出,為諸弟子說如是道:『宿命之業,行苦行故,悉能吐之。身業不作,斷截橋梁,於未來世無復諸漏,諸業永盡;業永盡故,眾苦永盡;苦永盡故,究竟苦邊。』尊者阿難!此義云何?」

尊者阿難語離車言:「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三種離熾然清淨超出道,以一乘道淨眾生、離憂悲、越苦惱,得真如法。

真如: 真實不變。

何等為三?

(具足淨戒) 如是,聖弟子住於淨戒,受波羅提木叉,威儀具足,信於諸罪過,生怖畏想。受持如是具足淨戒,宿業漸吐,得現法離熾然,不待時節,能得正法,通達,現見觀察,智慧自覺。離車長者!是名如來、應、等正覺說所知所見說離熾然,清淨超出,以一乘道淨眾生、滅苦惱、越憂悲,得真如法。

波羅提木叉: 為音譯,義譯為「隨順解脫」、「別解脫」,指戒律。

宿業漸吐: 過去所造的業漸漸消滅。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他不作新業,舊業經一再接觸而作終結」。

得現法離熾然,不待時節,能得正法,通達,現見觀察,智慧自覺: 當生就得以滅除燃燒身心的煩惱,不須等待時令季節,便能夠得到正法,趣向涅槃,在這當下見到,能以智慧親自體證。

(由戒生定) 復次,離車!如是淨戒具足,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是名如來、應、等正覺說離熾然,乃至得如實法。

(因定發慧) 復有三昧正受,於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具足如是智慧心,業更不造,宿業漸已斷,得現正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生自覺智。離車!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三離熾然,清淨超出,以一乘道淨眾生、離苦惱、滅憂悲,得如實法。」

三昧: 舊稱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譯言定,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心定於一處而不動,故曰定。正受所觀之法,故曰受。調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調直定。正心之行動,使合於法之依處,故曰正心行處。息止緣慮,凝結心念,故曰息慮凝心。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正受: 梵語三昧Samaya,一譯正受。三為正,昧為受也。是禪定之異名。定心,離邪亂,謂之正,無念無想,納法在心,謂之受。如明鏡之無心現物也。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爾時,尼犍弟子離車無畏默然住。

爾時,阿耆毘弟子離車聰慧重語離車無畏言:「怪哉!無畏!何默然住?於如來、應、等正覺所說、所知、所見、善說法,聞不隨喜耶?」

離車無畏答言:「我思惟其義,故默然住耳。誰聞世尊沙門瞿曇所說法不隨喜者?若有聞沙門瞿曇說法而不隨喜者,此則愚夫,長夜當受非義不饒益苦。」

非義不饒益苦: 對真義的獲得沒有幫助,而得苦果。

時,尼犍弟子離車無畏、阿耆毘弟子聰慧重聞佛所說法,尊者阿難陀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雜阿含 564 經

本經一比丘尼起染著心,欲色誘阿難。

阿難為她說法,說明身體是由食物、放縱、貪愛、婬欲所長養。

對於「食物」,不應貪著其味,應視之為超脫生死洪流的過程中為了維持生命所不得不食用。

對治「放縱」,聽聞四果聖者,興起有為者亦若是的心念,精進修行。

對治「貪愛」,聽聞四果聖者,興起有為者亦若是的心念,精進修行。

對於「婬欲」,須徹底斷除。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尊者阿難亦在彼住。

時,有異比丘尼於尊者阿難所,起染著心,遣使白尊者阿難:「我身遇病苦,唯願尊者哀愍見看。」

尊者阿難晨朝著衣持鉢,往彼比丘尼所。

彼比丘尼遙見尊者阿難來,露身體臥床上。

尊者阿難遙見彼比丘尼身,即自攝歛諸根,迴身背住。

彼比丘尼見尊者阿難攝歛諸根,迴身背住,即自慚愧,起著衣服,敷坐具,出迎尊者阿難,請令就座,稽首禮足,退住一面。

時,尊者阿難為說法言:「姊妹!如此身者,穢食長養、憍慢長養、愛所長養、婬欲長養。

姊妹!依穢食者,當斷穢食,依於慢者,當斷憍慢,依於愛者,當斷愛欲。

姊妹!云何名依於穢食,當斷穢食

謂聖弟子於食計數思惟而食,無著樂想、無憍慢想、無摩拭想、無莊嚴想,為持身故、為養活故、治飢渴病故、攝受梵行故,宿諸受令滅,新諸受不生,崇習長養,若力、若樂、若觸,當如是住。

憍: 恣意;放縱;驕傲。

慢: 怠惰;驕傲。

無憍慢想: 南傳作「不為了陶醉」,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也不為了陶醉」(nor for intoxication)。 (莊春江阿含辭典)

譬如商客以酥油膏以膏其車,無染著想、無憍慢想、無摩拭想、無莊嚴想,為運載故。

如病瘡者塗以酥油,無著樂想、無憍慢想、無摩拭想、無莊嚴想,為瘡愈故。

依食斷食如是,聖弟子計數而食,無染著想、無憍慢想、無摩拭想、無莊嚴想,為養活故、治飢渴故、攝受梵行故,宿諸受離,新諸受不起,若力、若樂、若無罪觸安隱住。姊妹,是名依食斷食。

依慢斷慢者。云何依慢斷慢

謂弟子聞某尊者、某尊者弟子盡諸有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聞已,作是念:『彼聖弟子盡諸有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我今何故不盡諸有漏,何故不自知不受後有。』

當於爾時則能斷諸有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姊妹!是名依慢斷慢。

姊妹!云何依愛斷愛

謂聖弟子聞某尊者、某尊者弟子盡諸有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我等何不盡諸有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彼於爾時能斷諸有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姊妹!是名依愛斷愛。

姊妹!無所行者,斷截婬欲、和合橋梁。」

尊者阿難說是法時,彼比丘尼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彼比丘尼見法、得法、覺法、入法,度狐疑,不由於他,於正法、律,心得無畏。

禮尊者阿難足,白尊者阿難:「我今發露悔過:愚癡不善,脫作如是不流類事;今於尊者阿難所,自見過、自知過,發露懺悔,哀愍故。」

尊者阿難語比丘尼:「汝今真實自見罪、自知罪,愚癡不善,汝自知作不類之罪,汝今自知、自見而悔過,於未來世得具足戒。

我今受汝悔過,哀愍故,令汝善法增長,終不退滅。

所以者何?若有自見罪、自知罪,能悔過者,於未來世得具足戒,善法增長,終不退滅。」

尊者阿難為彼比丘尼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座起去。

相關經文: 雜阿含經卷 373 經 - 四食之觀察與斷知,可斷五欲、三受、三愛、名色。

雜阿含 565 經 - 四種清淨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橋池人間遊行,與尊者阿難俱,至婆頭聚落國北身恕林中。

人間遊行: 遊歷各個地方,隨緣度化。也稱作「遊行人間」、「遊行」、「行腳」。

爾時,婆頭聚落諸童子聞尊者阿難橋池人間遊行,住婆頭聚落國北身恕林中。

聞已,相呼聚集,往詣尊者阿難所,稽首禮尊者阿難足,退坐一面。

時,尊者阿難語諸童子言:「帝種!如來、應、等正覺說四種清淨,戒清淨、心清淨、見清淨、解脫清淨。

云何為戒清淨

謂聖弟子住於戒,波羅提木叉,戒增長,威儀具足,於微細罪能生恐怖,受持學戒。

戒身不滿者,能令滿足;已滿者,隨順執持,欲精進方便超出,精勤勇猛,堪能諸身心法,常能攝受,是名戒淨斷。

苦種!云何名為心淨斷

謂聖弟子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

定身未滿者令滿,已滿者隨順執受,欲精進乃至常執受,是名心淨斷。

苦種!云何名為見淨斷

謂聖弟子聞大師說法。如是如是說法,則如是如是入如實正觀。如是如是得歡喜、得隨喜、得從於佛。

復次,聖弟子不聞大師說法,然從餘明智尊重梵行者說,聞尊重梵行者如是如是說,則如是如是入如實觀察。如是如是觀察,於彼法得歡喜、隨喜,信於正法。

復次,聖弟子不聞大師說法,亦復不聞明智尊重梵行者說,隨先所聞受持者重誦習,隨先所聞受持者如是如是重誦已,如是如是得入彼法,乃至信於正法。

復次,聖弟子不聞大師說法,不聞明智尊重梵行者說,又復不能先所受持重誦習,然先所聞法為人廣說,先所聞法如是如是為人廣說。如是如是得入於法,正智觀察,乃至信於正法。

復次,聖弟子不聞大師說法,復不聞明智尊重梵行者說,又復不能先所受持重誦習,亦復不以先所聞法為人廣說,然於先所聞法獨一靜處思惟觀察。如是如是思惟觀察,如是如是得入正法,乃至信於正法。如是從他聞,內正思惟,是名未起正見令起,已起正見令增廣。

是名未滿慧身令滿,已滿者隨順攝受,欲精進方便,乃至常攝受,是名見淨斷。

苦種!云何為解脫清淨斷

謂聖弟子貪心無欲解脫,恚、癡心無欲解脫。

如是解脫,未滿者令滿,已滿者隨順攝受,欲精進乃至常攝受,是名解脫淨斷。」

苦種!尊者阿難說是法時,婆頭聚落諸童子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延伸閱讀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

CBETA: 雜阿含經 第 21 卷

(photo via Dader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