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筆記]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 安那般那念相應


雜阿含 801 經

本經說明有助於修習「安那般那念」的準備功夫:

1. 持戒。在家居士可持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2. 降低慾望、減少事務。

3. 飲食分量合宜。

4. 早睡早起,安排充分的時間來修習「安那般那念」。

5. 處於安靜的場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

多所饒益:有很多的助益。

何等為五?

住於淨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於微細罪能生怖畏,受持學戒,是名第一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

波羅提木叉:為音譯,指佛陀制訂的戒條,持守之可逐漸解脫煩惱。義譯為「從解脫」、「別解脫」。

威儀行處具足:走到哪裡都具備滿足莊嚴的容止儀態。又譯為「往返出入,具諸威儀」。
復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務,是名二法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

復次,比丘,飲食知量,多少得中,不為飲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

多少得中:「得中」是適宜;適當的意思。「多少得中」是說量要合宜,不要過多也不要太少。

復次,比丘,初夜、後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

初夜: 夜晚的前四分之一,約晚間六點至九點。

後夜: 夜晚的最後四分之一,約凌晨三點至六點。

復次,比丘,空閑林中,離諸憒鬧,是名五法多種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802 經

本經說明修習「觀呼吸」的效用:

1. 身體輕鬆安穩。

2. 心理輕鬆安穩。

3. 內心寂靜安穩,沒有雜念。

4. 具備能成就智慧的觀察與思惟。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

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身止息:身體輕鬆安穩。又譯為「止息身」、「身猗息」、「身輕安」。

心止息:心理輕鬆安穩。又譯為「止息心」、「心猗息」。

有覺有觀寂滅:「覺」與「觀」都寂滅。「覺」又譯為「尋」,是投向的注意力;「觀」又譯為「伺」,是持續的注意力。例如打坐時將心念投向呼吸,就是「尋」;接著將心念持續地省察呼吸,就是「伺」。初禪時有覺有觀,二禪起則覺與觀寂滅。

純一明分想:無瑕地修習覺悟的思惟。參見卷三十七第1034經:「修習六明分想。何等為六?謂一切行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CBETA, T02, no. 99, p. 270, a29-b2)。「明」是智慧,「無明」的對稱。「分」指要素、部分。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803 經

本經說明「安那般那念」的修習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對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接觸的一切事物,心中要清楚明白,不生起貪愛、瞋恨、愚癡等煩惱,心心念念都要守護著六根。

修習「安那般那念」時,找個安靜的地方坐下,盤腿,挺直身體,心念專注於當下,遠離貪愛、瞋恨、昏沉、浮動、疑惑等五種覆蓋心識、阻礙善法發生的煩惱。

身念處

心念專注於吸氣。

心念專注於呼氣。

當吸氣長時,覺察到吸氣長;當呼氣長時,覺察到呼氣長。

當吸氣短時,覺察到吸氣短;當呼氣短時,覺察到呼氣短。

吸氣時感受著吸氣的整個過程。

呼氣時感受著呼氣的整個過程。

吸氣時感受著呼吸變得寧靜沉細。

呼氣時感受著呼吸變得寧靜沉細。

受念處

專注感受喜。

專注感受樂。

專注觀察感受。

吸氣時觀察到感受變得寧靜。

呼氣時觀察到感受變得寧靜。

心念處

專注觀察心。

專注觀察心的喜悅。

專注觀察心的集中專注。

吸氣時覺察到心的解脫。

呼氣時覺察到心的解脫。

法念處

觀察無常。

觀察欲望的捨離。

觀察斷念,完全放棄所有執著。

吸氣時觀察煩惱的止息。

呼氣時觀察煩惱的止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

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何等為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

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是說入村落時,要謹守律儀,對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接觸的一切事物,心中要清楚明白,不生起貪愛、瞋恨、愚癡等煩惱,心心念念都要守護著根門。

乞食已,還住處,舉衣鉢,洗足已,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斷,度諸疑惑,於諸善法心得決定。遠離五蓋煩惱於心,令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

空露地:室外空曠的地方。

繫念面前:心念專注於當下。

度諸疑惑:超越種種疑惑。

掉悔:心浮動靜不下來。「掉」又譯為「掉舉」,心躁動不安;「悔」即「追悔」,於所作的事心懷憂惱。

於諸善法心得決定:對於種種善法,心中十分確定,不會猶豫遲疑。

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這五種覆蓋心識、阻礙善法發生的煩惱。

慧力羸:五蓋會將心矇蔽,使慧力衰弱。羸,衰弱。

障礙分:五蓋是障害解脫的成分、原因。


(身念處)

念於內息,繫念善學,念於外息,繫念善學。

內息:吸氣。

繫念善學:「繫念」是「念」的加強語氣,「專注」的意思,「善學」是「正確地;充分地修學」。

外息:呼氣。

息長息短。

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

覺知一切身入息:吸氣時感受著吸氣的整個過程,此處的「覺」是「感受、覺察」的意思,「身」指「呼吸時身體的相關變化」。

覺知一切身出息:呼氣時感受著呼氣的整個過程。


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

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吸氣時感受著呼吸變得寧靜沉細。「身行」指「呼吸」。

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呼氣時感受著呼吸變得寧靜沉細。


(受念處)

覺知喜,覺知樂。

覺知心行。

覺知心行:專注觀察感受。「心行」指的是「受」。

覺知心行息入息,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覺知心行息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

覺知心行息入息:吸氣時觀察到感受變得平靜。

覺知心行息出息:呼氣時觀察到感受變得平靜。


(心念處)

覺知心。

覺知心:專注觀察心。

覺知心悅。

覺知心悅:專注觀察心的喜悅。

覺知心定。

覺知心定:專注觀察心的集中專注。

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

覺知心解脫入息:吸氣時覺察到心的解脫。

覺知心解脫出息:呼氣時覺察到心的解脫。


(法念處)

觀察無常。

觀察斷。

觀察斷:觀察捨念。

觀察無欲。

觀察無欲:觀察欲望的捨離。

觀察滅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

觀察滅入息:吸氣時觀察煩惱的止息。

觀察滅出息:呼氣時觀察煩惱的止息。


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804 經

本經說明安那般那念的效用。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

安那般那念修習多修習者,斷諸覺想

覺想:思想。其中「覺」又譯為「尋」,是投向的注意力;二禪時放下「尋」,而達成更深的定境。

云何安那般那念修習多修習斷諸覺想?若比丘依止聚落、城邑住……」如上廣說,乃至「於出息滅善學,是名安那般那念修習多修習斷諸覺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斷覺想,如是不動搖得大果大福利,如是得甘露究竟甘露,得二果四果七果,一一經亦如上說。

雜阿含 805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我所說安那般那念,汝等修習不?」

時,有比丘名阿梨瑟吒,於眾中坐,即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世尊所說安那般那念,我已修習。」

佛告阿梨瑟吒比丘:「汝云何修習我所說安那般那念?」

比丘白佛:「世尊,我於過去諸行不顧念,未來諸行不生欣樂,於現在諸行不生染著,於內外對礙想善正除滅。我已如是修世尊所說安那般那念。」

諸行:種種由因緣而生的事物(即「有為法」);種種行為造作。

內外對礙想: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覺觸等自身內五根對外五境所起的因對立而有障礙的想法。


佛告阿梨瑟吒比丘:「汝實修我所說安那般那念,非不修,然其比丘於汝所修安那般那念所,更有勝妙過其上者。

何等是勝妙過阿梨瑟吒所修安那般那念者?是比丘依止城邑、聚落……」如前廣說,乃至「於滅出息觀察善學,是名,阿梨瑟吒比丘,勝妙過汝所修安那般那念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806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於晨朝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持尼師檀入安陀林,坐一樹下,晝日禪思。

尼師檀:跟衣服的質料一樣,坐時或臥時墊在身下,以保持衣服乾淨的長方形布。又譯為敷具、坐具、臥具。

時,尊者罽賓那亦晨朝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還,舉衣鉢,洗足已,持尼師檀入安陀林,於樹下坐禪,去佛不遠,正身不動,身心正直,勝妙思惟。

罽賓那:比丘名,以「言直無隱,警誡諸苾芻」聞名。又譯為「劫賓那」、「摩訶迦匹那」。

爾時,眾多比丘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禮佛足,退坐一面。

晡時:黃昏時分,約下午三點至五點多。

佛語諸比丘:「汝等見尊者罽賓那不?去我不遠,正身端坐,身心不動,住勝妙住。」

諸比丘白佛:「世尊,我等數見彼尊者正身端坐,善攝其身,不傾不動,專心勝妙。」

佛告諸比丘:「若比丘修習三昧,身心安住,不傾不動,住勝妙住者,此比丘得此三昧,不勤方便,隨欲即得。」

心定於一處(或一境)而不散亂。又譯為「三摩提」、「三摩地」,義譯為「等持」。

諸比丘白佛:「何等三昧,比丘得此三昧,身心不動,住勝妙住?」

佛告諸比丘:「若比丘依止聚落,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入林中,若閑房、露坐,思惟繫念,乃至息滅觀察善學,是名三昧,若比丘端坐思惟,身心不動,住勝妙住。」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807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一奢能伽羅林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欲二月坐禪,諸比丘勿復往來,唯除送食比丘及布薩時。」爾時,世尊作是語已,即二月坐禪,無一比丘敢往來者,唯除送食及布薩時。

布薩:說戒、懺悔的集會。在出家人來說,是指每半月的集會說戒,若有犯戒的人則在僧眾前懺悔,以維持戒行的清淨。對在家人來說,則是在齋日受持八關齋戒。

爾時,世尊坐禪二月過已,從禪覺,於比丘僧前坐,告諸比丘:「若諸外道出家來問汝等:『沙門瞿曇於二月中云何坐禪?』汝應答言:『如來二月以安那般那念坐禪思惟住。』

所以者何?我於此二月念安那般那,多住思惟,入息時念入息如實知,出息時念出息如實知。若長若短,一切身覺入息念如實知,一切身覺出息念如實知。身行休息入息念如實知,乃至滅出息念如實知。我悉知已,我時作是念:『此則麁思惟住,我今於此思惟止息已,當更修餘微細修住而住。』

一切身覺入息念如實知,一切身覺出息念如實知:出入息時,如實感受著呼吸的整個過程,此處的「覺」是「感受、覺察」的意思,「身」指「呼吸時身體的相關變化」。

身行休息入息念如實知:吸氣時如實感受氣息變得寧靜細微。

滅出息念如實知:呼氣如實觀察到煩惱的止息。

麁思惟住:保持在粗的專注中。

微細修住而住:保持在細微的專注中。


爾時,我息止麁思惟已,即更入微細思惟,多住而住。時,有三天子,極上妙色,過夜來至我所。

多住而住:持續保持專注。

天子: 天界的眾生。


一天子作是言:『沙門瞿曇時到。』

時到: 命終。

復有一天子言:『此非時到,是時向至。』

時向至: 即將命終。

第三天子言:『非為時到,亦非時向至,此則修住,是阿羅訶寂滅耳。』」

修住:修習禪定。

阿羅訶寂滅:阿羅漢入定,身心都止息了。


佛告諸比丘:「若有正說,聖住、天住、梵住、學住、無學住、如來住,學人所不得當得,不到當到,不證當證,無學人現法樂住者,謂安那般那念,此則正說。

聖住:如實知苦、集、滅、道四聖諦者住於聖住。

天住: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者,住於天住。

梵住:得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定)者,住於梵住。

學住:有學聖者之住息處。

無學住:無學聖者之住息處。

如來住:得無上正覺者住於如來住。

學人:佛弟子中尚未證阿羅漢的聖者,還有法須修學,因此稱為「學人」或「有學」。

無學人:修學達到圓滿親證,無須再學的階段,因此稱為「無學人」或「無學」,為證得第四果(阿羅漢果)的聖者。

現法樂住:當下保持於安樂的狀態;另譯作「見法樂住」。


所以者何?安那般那念者,是聖住、天住、梵住,乃至無學現法樂住。」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808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迦毘羅越尼拘律樹園中。

迦毘羅越:古代中印度國名、城名,位於當今尼泊爾境內,是佛陀出生的地方。又譯為「迦毘羅衛」、「迦維羅衛」。

尼拘律:桑科榕屬的常綠大喬木孟加拉榕,原產於印度,株高可達十八公尺以上,葉大片,長十至二十公分,寬六至十公分,卵形或橢圓形。枝葉繁茂,向四方蔓生,氣根常自側枝發生,深入地下,致成支柱,用以支持樹體,因此一樹可以成林,被稱為獨木林。又譯為尼拘樹、尼拘陀樹、尼拘留他樹、尼拘律樹。

尼拘律樹園:佛陀的道場之一,是佛陀成道後回故國為父王說法的地方。又譯為「尼拘律園」、「尼拘留園」。


爾時,釋氏摩訶男詣尊者迦磨比丘所,禮迦磨比丘足已,退坐一面。語迦磨比丘言:「云何?尊者迦磨,學住者為即是如來住耶?為學住異、如來住異?」

釋氏摩訶男:優婆塞名,常布施湯藥、衣食等予僧眾,佛陀稱讚他「心恒悲念一切之類」第一。又譯為、「釋摩訶男」、「釋摩男」、「摩呵男釋」、「摩訶納釋種」。經中同名另有多人,例如最初隨佛出家的五位比丘之一為摩訶男尊者,《雜阿含經》卷四十六則記載一位舍衛國極富有但對自己及他人都極吝嗇而墮地獄的摩訶男長者。

學住異、如來住異:學住和如來住不同。


迦磨比丘答言:「摩訶男,學住異、如來住異。

摩訶男,學住者,斷五蓋多住。

斷五蓋多住:經常處於斷五蓋的狀態。

如來住者,於五蓋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更不生長,於未來世成不生法。

多羅樹:棕櫚科喬木扇椰子,此樹的樹幹截斷後即無法再發芽生長。在紙發明前,東南亞國家的人民將佛經刻寫於此樹的葉子保存,稱為貝葉經。又譯為「貝多羅樹」。

一時,世尊住一奢能伽羅林中。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欲於此一奢能伽羅林中二月坐禪,汝諸比丘勿使往來,唯除送食比丘及布薩時……』廣說如前,乃至『無學現法樂住。以是故知,摩訶男,學住異、如來住異。』」

釋氏摩訶男聞迦磨比丘所說歡喜,從座起去。

雜阿含 809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金剛聚落跋求摩河側薩羅梨林中。

爾時,世尊為諸比丘說不淨觀,讚歎不淨觀言:「諸比丘修不淨觀,多修習者,得大果大福利。」

時,諸比丘修不淨觀已,極厭患身,或以刀自殺,或服毒藥,或繩自絞、投巖自殺,或令餘比丘殺。

有異比丘極生厭患惡露不淨,至鹿林梵志子所,語鹿林梵志子言:「賢首,汝能殺我者,衣鉢屬汝。」

異比丘:某位大家較不熟悉的比丘。

梵志:有志修梵行(清淨的修行)的人,音譯為「婆羅門」。


時,鹿林梵志子即殺彼比丘,持刀至跋求摩河邊,洗刀時,有魔天住於空中,讚鹿林梵志子言:「善哉,善哉,賢首,汝得無量功德,能令諸沙門釋子持戒有德,未度者度,未脫者脫,未穌息者令得穌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諸長利衣鉢雜物悉皆屬汝。」

穌息:困頓後得到休息。

時,鹿林梵志子聞讚歎已,增惡邪見,作是念:「我今真實大作福德,令沙門釋子持戒功德者,未度者度,未脫者脫,未穌息者令得穌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衣鉢雜物悉皆屬我。」於是手執利刀,循諸房舍、諸經行處、別房、禪房,見諸比丘,作如是言:「何等沙門持戒有德,未度者我能令度,未脫者令脫,未穌息者令得穌息,未涅槃令得涅槃?」

時,有諸比丘厭患身者,皆出房舍,語鹿林梵志子言:「我未得度,汝當度我;我未得脫,汝當脫我;我未得穌息,汝當令我得穌息;我未得涅槃,汝當令我得涅槃。」

時,鹿林梵志子即以利刀殺彼比丘,次第,乃至殺六十人。

爾時,世尊至十五日說戒時,於眾僧前坐,告尊者阿難:「何因何緣諸比丘轉少、轉減、轉盡?」

阿難白佛言:「世尊為諸比丘說修不淨觀,讚歎不淨觀。諸比丘修不淨觀已,極厭患身……」廣說乃至「殺六十比丘」。「世尊,以是因緣故,令諸比丘轉少、轉減、轉盡。唯願世尊更說餘法,令諸比丘聞已,勤修智慧,樂受正法,樂住正法。」

佛告阿難:「是故,我今次第說,住微細住,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速令休息,如天大雨,起、未起塵能令休息。如是,比丘,修微細住,諸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阿難,何等為微細住多修習,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謂安那般那念住。」

微細住:寂靜的、無雜的、安樂的狀態。

隨順: 依照順序。

開覺: 心開意解而醒悟。

休息:止息。


阿難白佛:「云何修習安那般那念住,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

佛告阿難:「若比丘依止聚落……」如前廣說,乃至「如滅出息念而學。」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810 經

本經說明修安那般那念,能夠依序滿足:

1. 四念處

2. 七覺支

3. 明、解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金剛跋求摩河側薩羅梨林中。

爾時,尊者阿難獨一靜處,思惟禪思,作如是念:「頗有一法,修習多修習,令四法滿足;四法滿足已,七法滿足;七法滿足已,二法滿足?」

時,尊者阿難從禪覺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思惟禪思,作是念:『頗有一法,多修習已,令四法滿足,乃至二法滿足?我今問世尊,寧有一法,多修習已,能令,乃至二法滿足耶?』」

佛告阿難:「有一法,多修習已,乃至能令二法滿足。何等為一法?謂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能令四念處滿足;四念處滿足已,七覺分滿足;七覺分滿足已,明、解脫滿足。

云何修安那般那念,四念處滿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如滅出息念學。

(身念處)

阿難,如是聖弟子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

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吸氣時清楚地知道正在吸氣。

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呼氣時清楚地知道正在呼氣。


若長若短,一切身行覺知

若長若短,一切身行覺知:呼吸長的時候,清楚地知道呼吸長;呼吸短的時候,楚地知道呼吸短,清楚地觀察整個呼吸的過程。「身行」指呼吸。

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

身行休息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學;身行休息出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學。

身行休息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學:吸氣時氣息變得細沉寧靜,心中也清楚地知道氣息變得細沉寧靜。

身行休息出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學:呼氣時氣息變得細沉寧靜,心中也清楚地知道氣息變得細沉寧靜。


聖弟子爾時身身觀念住,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惟。

身身觀念住: 注意力保持在身體上觀察生理的變化。

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惟: 和身不同的 (受、心、法),也依此類推思惟。「比」是類比的意思。


若有時聖弟子喜覺知樂覺知心行覺知

心行覺知:專注地覺察感受。「心行」指的是「感受」。

心行息覺知。

心行息覺知:觀察感受的平息。

入息念時如心行息入息念學,心行息出息念時如心行息出息念學。

入息念時如心行息入息念學,心行息出息念時如心行息出息念學:吸氣時觀察感受變得平靜,呼氣時觀察感受變得平靜。完整經文為「心行息入息念時如心行息入息念學,心行息出息念時如心行息出息念學」。

是聖弟子爾時受受觀念住,若復異受者,彼亦隨受比思惟。

受受觀念住:注意力保持在感受上觀察感受的變化。

若復異受者,彼亦隨受比思惟:如果還有不同於感受的,也依此類推思惟。


有時聖弟子心覺知

心悅、心定、心解脫覺知。

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心解脫出息念時如心解脫出息念學。

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心解脫出息念時如心解脫出息念學:吸氣時覺察到心的解脫,呼氣時覺察到心的解脫。完整經文為「心解脫入息念時如心解脫入息念學,心解脫出息念時如心解脫出息念學」。

是聖弟子爾時心心觀念住,若有異心者,彼亦隨心比思惟。

心心觀念住:注意力保持在心念上觀察心念的變化。

若聖弟子有時觀無常無欲

如無常、斷、無欲、滅觀住學,是聖弟子爾時法法觀念住,異於法者,亦隨法比思惟。

法法觀念住:注意力保持在法上觀察法的變化,如「觀無常、斷、無欲、滅……」。

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滿足四念處。」

阿難白佛:「如是修習安那般那念,令四念處滿足。云何修四念處,令七覺分滿足?」

佛告阿難:「若比丘身身觀念住,念住已,繫念住不忘,爾時方便修念覺分,修念覺分已,念覺分滿足。

念覺滿足已,於法選擇思量,爾時方便修擇法覺分,修擇法覺分已,擇法覺分滿足。

於法選擇分別思量已,得精勤方便,爾時方便修習精進覺分,修精進覺分已,精進覺分滿足。

方便精進已,則心歡喜,爾時方便修喜覺分,修喜覺分已,喜覺分滿足。

歡喜已,身心猗息,爾時方便修猗覺分,修猗覺分已,猗覺分滿足。

身心樂已,得三昧,爾時修定覺分,修定覺分已,定覺分滿足。

定覺分滿足已,貪憂則滅,得平等捨,爾時方便修捨覺分,修捨覺分已,捨覺分滿足。

平等捨: 寧靜而不執著。

受、心、法法念處亦如是說,是名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

阿難白佛:「是名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云何修七覺分,滿足明、解脫?」

佛告阿難:「若比丘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修念覺分已,滿足明、解脫。

乃至修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如是修捨覺分已,明、解脫滿足。

阿難,是名法法相類、法法相潤。如是十三法,一法為增上,一法為門,次第增進,修習滿足。」

法法相類、法法相潤:一法和一法之間,可以互相類推,一法和一法之間,可以相互增長。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811-812 經

如是異比丘所問,佛問諸比丘亦如上說。

雜阿含 813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金毘羅聚落金毘林中。

爾時,世尊告尊者金毘羅:「我今當說精勤修習四念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金毘羅:比丘名,佛陀稱讚他「獨處靜坐,專意念道」第一。

爾時,尊者金毘羅默然住,如是再三。

默然住:保持靜默不語。

爾時,尊者阿難語尊者金毘羅:「今大師告汝。」如是三說。

尊者金毘羅語尊者阿難:「我已知。尊者阿難。我已知。尊者瞿曇。」

爾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是時。世尊,是時。善逝,唯願為諸比丘,說精勤修四念處,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阿難:「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若比丘入息念時,如入息學;乃至滅出息時,如滅出息學。爾時聖弟子念入息時,如念入息學,乃至身行止息、出息時,如身行止息、出息學,爾時聖弟子身身觀念住;爾時聖弟子身身觀念住已,如是知善內思惟。」

佛告阿難:「譬如有人乘車輿從東方顛沛而來,當於爾時,踐蹈諸土堆壟不?」

顛沛而來:顛簸搖蕩地過來。

土堆壟:小土丘。


阿難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阿難:「如是聖弟子念入息時,如入息念學……」如是乃至「善內思惟」。

「若爾時聖弟子覺知喜,乃至覺知意行息學,聖弟子受受觀念住;聖弟子受受觀念已,如是知善內思惟。譬如有人乘車輿從南方顛沛而來。云何?阿難,當踐蹈土堆壟不?」

阿難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阿難:「如是聖弟子受受觀念住,知善內思惟。

若聖弟子覺知心;欣悅心;定心;解脫心入息,如解脫心入息學,解脫心出息,如解脫心出息學,爾時聖弟子心心觀念住;如是聖弟子心心觀念住已,知善內思惟。譬如有人乘車輿從西方來,彼當踐蹈土堆壟不?」

阿難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阿難:「如是聖弟子覺知心……」乃至「心解脫出息,如心解脫出息學,如是聖弟子,爾時心心觀念住」

「知善內思惟,善於身受心,貪憂滅捨,爾時聖弟子法法觀念住;如是聖弟子法法觀念住已,知善內思惟。阿難,譬如四衢道有土堆壟,有人乘車輿從北方顛沛而來,當踐蹈土堆壟不?」

四衢道:十字路口。「衢」讀音同「渠」。

阿難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阿難:「如是,聖弟子法法觀念住,知善內思惟。阿難,是名比丘精勤方便修四念處。」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814 經

本經說明安那般那念的效用:

1. 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2. 「慈、悲、喜、捨」四無量定。

3. 空入處定、識入處定、無所有入處定、非想非非想入處定。

4. 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5. 五神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盡通。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修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不疲倦,眼亦不患,樂隨順觀住,樂覺知,不染著樂。

身不疲倦,眼亦不患:身體不會疲倦,眼睛也不會疲勞。

樂隨順觀住:樂生起時保持仔細觀察。

樂覺知,不染著樂:覺察到樂生起時,心不生貪著。


云何修安那般那念,身不疲倦,眼亦不患,樂隨觀住,樂覺知,不染著樂?

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觀滅出息時如滅出息學,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不疲倦,眼亦不患,樂隨觀住,樂覺知,不染著樂。

如是修安那般那念者,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欲求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是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

初禪: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覺與觀兩者皆有,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具足住:進入(達成)並保持著。又譯為「成就遊」。


如是修安那般那念,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欲求第二、第三、第四禪慈、悲、喜、捨,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具足三結盡,得須陀洹果

第二、第三、第四禪:二禪是離於覺與觀,內心止靜、專注,覺與觀兩者皆無,由定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三禪是離於喜,安住在捨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體驗到樂,安住於這聖者所說的捨中,而達到的禪定境界。四禪是離於苦、樂,先前憂、喜已斷了,沒有苦也沒有樂,只有因捨而生的純淨之念,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慈、悲、喜、捨:在此指以「慈、悲、喜、捨」為專注對象(所緣),擴充至無量所成就的定,又稱為「四無量心三昧、無量三昧」。

空入處:以無邊之空間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

識入處:超空無邊處,以無邊之識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

無所有入處:超識無邊處,以無所有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

非想非非想入處:世俗定之最深者,入此定時已無「粗想」,所以稱「非想」,但還有「微細想」,但此「微細想」已沒有想的功能,所以稱「非非想」,一如水面上的油花,雖還是油,但沒有油的一般功能一樣。


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果

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果得無量種神通力,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者

天耳:能聽到不論遠近的聲音的神通。又譯為「天耳通」、「天耳智通」、「天耳智」。

他心智:知道他人現在心裡想什麼的神通。

宿命智:能了知過去世的種種的神通。

生死智:能見到死者往生到哪裡的神通,即「天眼通」。

漏盡智:斷盡煩惱、解脫生死的智慧。


如是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如是安那般那念,得大果大福利。」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815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夏安居。爾時,眾多上座聲聞於世尊左右樹下、窟中安居。時,有眾多年少比丘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夏安居:在印度夏季三個月的雨季中,出家眾禁止外出而聚居一處以致力修行。又譯為「結夏安居」、「結夏坐」、「夏坐」。

佛為諸年少比丘種種說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默然住。

諸年少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作禮而去。

諸年少比丘往詣上座比丘所,禮諸上座足已,於一面坐。

時,諸上座比丘作是念:「我等當攝受此諸年少比丘,或一人受一人,或一人受二、三、多人。」作是念已,即便攝受,或一人受一人,或受二、三、多人,或有上座乃至受六十人。

攝受:容納。

爾時,世尊十五日布薩時,於大眾前敷座而坐。

爾時,世尊觀察諸比丘已,告比丘:「善哉,善哉,我今喜諸比丘行諸正事。是故,比丘,當勤精進。」

於此舍衛國,滿迦低月,諸處人間比丘聞世尊於舍衛國安居,滿迦低月滿已,作衣竟,持衣鉢,於舍衛國人間遊行。漸至舍衛國,舉衣鉢,洗足已,詣世尊所,稽首禮足已,退坐一面。

滿迦低月:月令名,為印度曆第八個月,正當雨季的最後一個月,相當於我國陰曆八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

人間比丘:居住在村落附近的比丘。


爾時,世尊為人間比丘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默然住。

爾時人間比丘聞佛說法,歡喜隨喜,從座起,作禮而去。往詣上座比丘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時,諸上座作是念:「我等當受此人間比丘,或一人受一人,或二、三,乃至多人。」即便受之,或一人受一人,或二、三,乃至有受六十人者。彼上座比丘受諸人間比丘,教誡、教授,善知先後次第。

爾時,世尊月十五日布薩時,於大眾前敷座而坐,觀察諸比丘眾,告諸比丘:「善哉,善哉,諸比丘,我欣汝等所行正事,樂汝等所行正事。諸比丘,過去諸佛亦有比丘眾所行正事如今此眾,未來諸佛所有諸眾亦當如是所行正事如今此眾。所以者何?今此眾中諸長老比丘,有得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慈、悲、喜、捨,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

有比丘三結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決定正向三菩提:必定正確地趨向正覺,指初果聖者不會退轉,遲早會證得涅槃。三菩提為音譯,義譯為「正覺」,另譯作「三佛」,指解脫的證悟。

有比丘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

有比丘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生般涅槃,不復還生此世。

有比丘得無量神通境界,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

有比丘修不淨觀,斷貪欲修慈心,斷瞋恚修無常想,斷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

云何?比丘,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觀滅出息如觀滅出息學,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延伸閱讀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

CBETA: 雜阿含經 第2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