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小空經》的說明,空有幾個層次: (1) 無量空處 (2) 無量識處 (3) 無所有處 (4) 無相心定 有兩個修習方式可以進入第一個層次「無量空處」(心念專注於無邊無際、無限延伸的空間)。 1. 從「四大」開始,漸次轉入「無量空處」。 基於身體掃描的方式,首先,隨觀地大,堅實性。 地大的堅實性依於凝聚性,隨觀水大。 水大的凝聚性依於溫度,隨觀火大。 火大的溫度依於運動,隨觀風大。 風大依於空間,隨觀空大。 2. 從「四無量心」開始,漸次轉入「無量空處」。 首先,修習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在體驗捨無量心時,轉為把它看作無邊無際的虛空(無量空處)。 安住在無邊無際的虛空。 連結到七覺支。 念,具念於無邊無際的虛空。 擇法,察看在體驗中是否還有某種實體感。 精進,看到這個體驗帶來的愉悅並能導向涅槃,想要持續修習。 喜,放下了物質以及煩惱,帶來喜。 輕安,空無處安立,沒有什麼事不平衡的或是不安的,自然是輕安的。 定,心專注於無邊無際的虛空。 捨,在體驗中沒有任何實體感,心非常平衡中捨。 參考資料: 《四無量心與空禪修指引》,無著比丘 四無量心,可幫助我們把這個世界,打造為淨土 中阿含190經/小空經 (白話文・陳正哲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