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第一歷別對諸禪定明六妙門。
此章說明修習六妙門可證得的各種境界。
即為六意:
一者依數為妙門:行者因數息故,即能出生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若於最後非非想定,能覺知非是涅槃,是人必定得三乘道。何以故?此定陰、界、入,和合故有,虛誑不實,雖無麤煩惱,而亦成就十種細煩惱,知已破折,不住不著,心得解脫,即證三乘涅槃故。此義如須跋陀羅,佛教斷非非想處惑,即便獲得阿羅漢果。數為妙門,意在於此也。
四禪天:色界之初禪天、第二禪天、第三禪天、第四禪天。
初禪天,此處已不食人間煙火,故無鼻、舌二識,但有眼、耳、身、意四識生起之喜、樂二受和尋伺思惟能力。
第二禪天,更無眼、耳、身三識,亦無尋、伺思惟,唯有意識及喜受、捨受(非苦非樂之感受)相應。
第三禪天,唯有意識活動,與樂受、捨受相應。
第四禪天,唯有與捨受相應之意識活動。
前三禪天各有三天,第四禪天則有八天,合為色界十七天。
四無量心:
慈無量心,能與樂之心也。
悲無量心,能拔苦之心也。
喜無量心,見人離苦得樂生慶悅之心也。
捨無量心,如上三心捨之而心不存著也。又怨親平等,捨怨捨親也。
此四心普緣無量眾生,引無量之福故名無量心。又平等利一切眾生,故名等心。此四心依四禪定而修之,修之,則得生色界之梵天,故云四梵行。
四無色定:
空無邊處定,又作空處定。此定超越色界之第四禪,滅除障礙禪定之一切想,思惟「空間為無限大」,亦即思惟空無邊之相。
識無邊處定,又作識處定。此定超越空無邊處定,而思惟「識為無限大」,亦即思惟識無邊之相。
無所有處定,又作少處定。此定超越識無邊處定,與無所有相應,即思惟無所有之相而安住之。
非想非非想處定,又作非有想非無想定。此定超越無所有處定,思惟非想非非想之相,具足而安住之。此定無明勝之想,故異於滅盡定;亦非無想,故亦異於無想定。
初果須陀洹:華譯為入流,意即初入聖人之流。
二果斯陀含:華譯為一來,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們此世界一次,便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了。
三果阿那含:華譯為不還,或是不來,是斷盡欲界的煩惱的聖人的通稱。凡是修到此果位的聖人,未來當生於色界無色界,不再來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還。
四果阿羅漢:華言無學,即第四果也。謂此人斷色界、無色界思惑盡,四智已圓,已出三界,已證涅槃,無法可學,故名無學。(四智者,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二者隨為妙門者:行者因隨息故,即能出生十六特勝。所謂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長短,四知息遍身,五除諸身行,六心爰喜,七心受樂,八受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攝,十一心作解脫,十二觀無常,十三觀出散,十四觀離欲,十五觀滅,十六觀棄捨。云何觀棄捨?此觀破非想處惑。所以者何?凡夫修非想時,觀有常處如癰、如瘡,觀無想處如癡也。第一妙定,名曰「非想」,作是念已,即棄捨有想、無想,名「非有想非無想」,故知非想即是兩捨之義。今佛弟子觀行破折,義如前說。是故深觀棄捨,不著非想,能得涅槃。隨為妙門,意在此也。
十六特勝:
1. 知息入特勝,息即鼻中氣息,謂數息調心之法。若闇心而數,則觀慧不明;今既覺知息入,則照息分明,故解慧易發,是為特勝。
2. 知息出特勝,謂數息調心之法,若闇心而數,則觀慧不明,今既覺知息出,則照息分明,故解慧易發,是為特勝。
3. 知息長短特勝,謂調心既靜,而照了漸明,即便覺息入出長短之相,是為特勝。
4. 知息遍身特勝,謂從欲界定證未到地定時,即覺身及定法悉皆虛假,息之入出,遍身微微,如有如無,是為特勝。(未到地定者,謂於欲界修色界定,身雖未到於彼,而心已先證彼定也。)
5. 除諸身行特勝,謂從未到地,若發初禪覺觀之法,則身心豁然開朗,所證境界,悉皆虛假,空無我人;既無我人,誰作諸事?誰受禪定?是則顛倒所起身業,皆悉壞滅,是為特勝。(覺觀者,謂初心在緣曰覺,細心分別禪味曰觀。)
6. 受喜特勝,謂既與觀慧相應,若證初禪喜支,即能照了,而此喜支,則無過失,是為特勝。(支,分也。)
7. 受樂特勝,謂既與觀慧相應,若證初禪得樂支時,即能覺了,便於樂支,不起見著,以無所受而受樂觸,是為特勝。
8. 受諸心行特勝,謂既與觀慧相扶,若證初禪一心支時,即能照了一心,不起顛倒;於一心中,獲得正受,是為特勝。
9. 心作喜特勝,謂離初禪,入二禪時,常自照了,若發二禪內淨之喜,則此心真喜,從觀慧而生,是為特勝。
10. 心作攝特勝,謂既因觀慧得二禪一心支,即照了一心,攝諸亂想,顛倒不起,是為特勝。
11. 心作解脫特勝,謂離二禪,入三禪時,常有觀慧,即能照了;雖得妙樂,心不耽著,無累自在,是為特勝。
12. 觀無常特勝,謂離三禪,入四禪時,常修觀慧,發不動定,了達定中心識虛誑,念念生滅,是為特勝。
13. 觀出散特勝,謂從四禪入虛空處時,加修觀慧,內外照了,而證空定,能離色界緣空之識,自在消散,即能了達空定虛誑不實,心不愛著,是為特勝。
14. 觀離欲特勝,謂離虛空處定,入識處時,常以觀慧,內自推撿,離虛空處離欲之心,於是發識處定,即能了達識定虛誑不實,心不愛著,是為特勝。
15. 觀滅特勝,謂離識處,入無所有處時,常以觀慧,照了所修之境,能修之心,於是發無所有處定,即能了達無所有處虛誑不實,心不愛著,是為特勝。
16. 觀棄捨特勝,謂離無所有處,修非有想非無想定時,常以觀慧,觀察所修之法,能修之心,於是發非想處定,即能了達非想處猶有細想,虛誑不實,非是涅槃安樂之法,心不愛著,是為特勝。
三者止為妙門者:行者因止心故,即便次第發五輪禪。一者地輪三昧,即未到地。二者水輪三昧,即是種種諸禪定善根發也。三者虛空輪三昧,即五方便人,覺因緣無性如虛空。四者金沙輪三昧,即是見思解脫,無著正慧,如金沙也。五者金剛輪三昧,即是第九無礙道,能斷三界結使,永盡無餘,證盡智、無生智,入涅槃。止為妙門,意在此也。
1. 地輪三昧:地有二義,一住持不動,二出生萬物。謂行者修習禪定三昧,若證未到地定,頓覺身心相空,泯然入定。定法持心,如地不動,由未到地,出生初禪種種功德,亦猶地之能生物也,是名地輪三昧。(未到地定者,謂於欲界中修禪,身雖未到初禪,而已得初禪定也。)
2. 水輪三昧:水有二義,一潤漬生長,二體性柔軟。謂行者修習禪定三昧,於地輪中,若證水輪三昧,即發諸禪種種功德,定水潤心,善根增長,即潤漬之義。由得定故,身心濡軟,折伏高慢,隨順善法,即柔軟之義,是名水輪三昧。
3. 虛空輪三昧(風輪三昧):風有三義,一遊空無礙,二鼓動萬物,三能破壞。謂行者修習禪定三昧,發相似智慧無礙方便,如風遊空,一切無礙,既得智慧無礙方便,即能擊發種種出世善根,功德生長,如風之鼓動萬物。由此之智慧無礙方便,即能摧破一切諸見煩惱,亦由風之破壞於物,是名風輪三昧。(相似智慧者,謂於初果已上所得智慧,由未真證,故名相似。)
4. 金沙輪三昧:金則譬真,沙喻無著,謂行者修習禪定三昧,若破見、思惑,明發真慧,無染無著,則得道果。若是菩薩,即能破一切塵沙煩惱,是名金沙輪三昧。(果即初果、二果、三果也。)
5. 金剛輪三昧:金剛體堅銳利,能摧碎諸物。行者由於修習止門,則不為虛妄迷惑所侵擾,能斷除三界見思煩惱,永盡無餘,證四果阿羅漢。若是菩薩,即能破除無明細惑,證一切種智,也名清淨禪,依此禪定修行,可得大菩提果,故名金剛輪三昧。
四者觀為妙門者:行者因修觀故,即能出生九想、八念、十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九次第定、師子奮迅三昧、超越三昧、練禪、十四變化心、三明、六通及八解脫,得滅受想,即入涅槃。觀為妙門,意在此也。
九想:
1. 胖脹想(胖,普降切。脹,知亮切),謂修行之人,心想死屍,見其胖脹,如韋囊盛風,異於本相,是為胖脹想。(韋囊者,皮囊也。囊本空虛,盛風則滿。以譬死屍胖脹之狀也。)
2. 青瘀想(瘀,依據切),謂修行之人,觀胖脹已,復觀死屍,風吹日曝,皮肉黃赤,瘀黑青黯(依檻切),是為青瘀想。
3. 壞想,謂修行之人,觀青瘀已,復觀死屍,風日所變,皮肉裂壞,六分破碎,五藏腐敗,臭穢流溢,是為壞想。(六分者,頭身手足也。五藏者,脾肺肝心腎也。)
4. 血塗漫想,謂修行之人,既觀壞已,復觀死屍,從頭至足,遍身膿血流溢污穢塗漫,是為血塗漫想。
5. 膿爛想,謂修行之人,觀塗漫已,復觀死屍,身上九孔,蟲膿流出,皮肉壞爛,狼藉在地;臭氣轉增,是為膿爛想。(九孔者,兩眼、兩耳、兩鼻孔、口、大便、小便也。)
6. 蟲噉想,謂修行之人,觀膿爛已,復觀死屍,蟲蛆(子余切)唼(色甲切)食,鳥獸咀(在呂切)嚼(疾雀切),殘缺剝落,是為蟲噉想。
7. 散想,謂修行之人,觀蟲噉已,復觀死屍,為禽獸所食,分裂破散,筋斷骨離,頭足交橫,是為散想。
8. 骨想,謂修行之人,既觀散已,復觀死屍,形骸暴露,皮肉已盡,但見白骨狼藉,如貝如珂,是為骨想。(貝,海中甲蟲也。珂,螺之類也。)
9. 燒想,謂修行之人,既觀骨已,復觀死屍,為火所燒,爆裂煙臭,白骨俱然,薪盡火滅,同於灰土,是為燒想。
八念:
佛諸弟子於閑靜處,乃至山林曠野,善修不淨等觀,厭患其身;忽生驚怖,及為惡魔作種種惡事惱亂其心,憂懼轉增,是故如來為說八念法,若存心於此,恐怖即除也。
1. 念佛,謂修禪觀之人,若遭恐怖障難之時,應念諸佛慈悲,救濟眾生,功德無量。如是,一心念念不捨,怖障即除也。
2. 念法,謂修禪觀之人,若遭恐怖障難之時,應當念法,法力廣大,通達無礙,能滅煩惱。如是,一心念念不捨,怖障即除也。
3. 念僧,謂修禪觀之人,若遭恐怖障難之時,應當念僧,僧是佛之弟子,能修正道,能證聖果,為世福田。如是,一心念念不捨,怖障即除也。
4. 念戒,謂修禪觀之人,若遭恐怖障難之時,應當念戒,戒是無上菩提之本,能遮諸惡,得安隱處。如是,一心念念不捨,怖障即除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5. 念捨,謂修禪觀之人,若遭恐怖之時,應當念捨。捨有二種:一捨施,能生大功德;二捨煩惱,因此得大智慧。如是,一心念念不已,怖障即除也。
6. 念天,謂修禪觀之人,若遭恐怖障難之時,應當念四天王天,乃至他化自在天,如是等天,果報清淨,利安一切。如是,一心念念不捨,怖障即除也。(四天王者,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也。他化自在天,即欲界第六天也。)
7. 念出入息,息,即鼻中出入之氣。念出入息者,謂修禪觀之人若遭恐怖之時,應當念息,息是治散亂之良藥,入禪定之捷徑,如是念念不已,則心不馳散,怖障即除也。
8. 念死,謂修禪觀之人,若遭恐怖障難之時,應當念死,死有二種:一者,自死,謂報盡而死;二者,他緣死,謂遇惡緣而死。此二種死,從生以來,常與身俱,無可避處。如是,一心念念不已,怖障即除也。
十想:
1. 無常想,想即觀想,謂觀諸眾生及諸世界一切有為之法,遷流代謝,皆悉無常。作是想者,智慧相應,得斷生滅,是名無常想。
2. 苦想,謂觀五陰之身,一切有為之法,常為諸苦之所逼迫。作是想者,智慧相應,得滅眾苦,是名苦想。(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3. 無我想,謂觀一切諸法畢竟空寂,皆無有我。作是想者,智慧相應,得滅我想,是名無我想。
4. 食不淨想,謂觀諸飲食,皆從不淨因緣而生;如肉從精血水道所生,實為膿蟲住處;又如酥乳及酪,血所變成,與爛膿無異;廚人汗垢種種不潔。作是想者,智慧相應,斷不淨食,是名食不淨想。
5. 世間不可樂想,謂觀世間一切色欲滋味、車乘服飾、宮室園苑皆是惡事,心生猒離,不可樂著。作是想者,智慧相應,得斷貪樂,是名世間不可樂想。
6. 死想,謂觀此身,念念無常,剎那生滅,遷謝不停。作是想者,智慧相應,得滅死相,是名死想。(梵語剎那,華言一念。)
7. 不淨想,謂觀此身,從煩惱業種為因,父母不淨為緣,和合成就。內有三十六物,外則九竅常流,皆悉不淨。作是想者,智慧相應,遠塵離垢,是名不淨想。(三十六物者,謂髮毛爪齒、眵淚涎唾、屎尿垢汗、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腦膜、肝膽腸胃、脾腎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九竅者,兩眼、兩耳、鼻、口、大便、小便也。)
8. 斷想,謂觀有餘涅槃之相,斷諸結使,得無漏道。作是想者,智慧相應,得斷三毒,是名斷想。(梵語涅槃,華言滅度。有餘涅槃者,謂二乘之人,雖斷見、思之惑,尚餘色身未滅也。結即結縛,使即驅使,謂煩惱之縛,驅使眾生入生死海也。無漏者,謂不漏落生死也。三毒者,貪毒、瞋毒、癡毒也。)
9. 離想,謂觀涅槃之相,遠離煩惱,離結使縛。作是想者,智慧相應,得離愛欲,是名離想。
10. 盡想,謂觀無餘涅槃之相,滅一切苦盡,諸結使一切煩惱不復更生。作是想者,智慧相應,得盡諸漏,是名盡想。
八背捨﹝亦名八解脫﹞:
背,謂違背。捨,即棄捨。大智度論云:背此淨潔五欲,捨此著心,故名背捨。修此觀故,發無漏智慧,斷三界見、思惑盡,證羅漢果,即轉名八解脫也。(淨潔五欲者,若欲界,色、聲、香、味、觸即名麤弊五欲,名為不淨;若色界、無色界,色、聲、香、味、觸,即名淨潔五欲也。無漏智慧者,謂二乘等由此智慧斷除惑業,不漏落生死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見、思惑者,謂意根對法塵起諸分別,曰見惑;眼等五根對色等五塵,起諸貪愛,曰思惑。梵語阿羅漢,華言無學。)
1. 內有色相外觀色,謂行人先觀自己色身相狀,壞爛不淨,不可愛樂,一心靜定;更想皮肉脫落,但見白骨,有八色光明,故云內有色相。又為欲界貪欲難斷,雖已自觀內色不淨,故須復以不淨觀於他人之色,令生厭惡,以求斷除,故又云外觀色。此即初背捨,位在初禪天定。(八色光明者,謂見地色如黃白淨地;見水色如淵中澄清之水;見火色如煙薪清淨之火;見風色如無塵清風;見青色如金精山;見黃色如薝蔔花;見赤色如春朝霞;見白色如珂雪也。)
2. 內無色相外觀色,謂行人為入二禪,已滅內身色相,故云內無色相。又為欲界貪欲難斷,故猶觀外不淨之相,令生厭惡,以求斷除,故又云外觀色。此即第二背捨,位在二禪天定。
3. 淨背捨身作證,淨,即緣於淨相也。謂行人於第二背捨後,除棄外色不淨之相,但於定中練習八色光明,清淨皎潔,猶如妙寶之色。故云淨背捨。心既明淨,樂漸增長,遍滿身中,悉皆怡悅,故又云身作證。此即第三背捨,位在三禪天定。
4. 虛空處背捨,謂行人於欲界後,已除棄自身不淨之色;初背捨後,又除棄內身白骨之色;第二背捨後,又除棄外身一切不淨之色。尚餘八種淨色,皆依心住,若心捨色,色即謝滅;一心緣空,與空相應,即入無邊虛空處定。故云虛空處背捨。此即第四背捨,位在四禪天定。
5.識處背捨,謂行人若捨虛空處,一心緣識入定時,即觀此定依五陰等,悉皆無常、苦、空、無我、虛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受著,故云識處背捨。(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無常者,謂五陰之身,終歸壞滅也。苦者,謂身有生死逼迫等苦也。空者,謂身由四大假合而成,本來空也。無我者,謂四大各離,誰是我耶?)
6. 無所有處背捨,謂行人若捨識處,一心緣無所有處入定時,即觀此定,依五陰等,悉皆無常、苦、空、無我,虛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受著,故名無所有處背捨。
7. 非有想非無想處背捨,謂行人若捨無所有處,一心緣非有想非無想,入定時即觀此定,依五陰等悉皆無常、苦、空、無我、虛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愛著,故名非有想非無想背捨。
8. 滅受想背捨,受,即領納。想,即思想。即五陰中受、想二心也。謂行人厭患此心散亂,欲入定休息,故背滅受想諸心,是名滅受想背捨。
八勝處者,謂修八背捨後,觀心純熟,轉變自在,若淨若不淨,隨意能破也。禪波羅蜜云:初、二勝處,位在初禪;第三、第四勝處,位在二禪;第五至第八勝處,位在四禪。三禪不立勝處者,以三禪天樂多心鈍,故不立也。
1. 內有色相,外觀色少,若好若醜,是名勝知勝見,謂行人先觀自己色身相狀,壞爛不淨,不可愛樂,一心靜定;更想皮肉脫落,但見白骨,有八色光明,故云內有色相;又以觀道未增,若觀多色,恐難攝持,故觀少色,是以自觀己身不淨,亦觀所愛之人身亦不淨,故云外觀色少。若好若醜者,謂觀外諸色善業果報,故名好;惡業果報,故名醜。或時繫心一處,觀欲界中色,能生貪欲者,是淨色,名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淨色,名為醜。勝知勝見者,謂觀心純熟,於好色中,心不貪愛;於醜色中,心不瞋恚也。(八色光明者,謂見地色如黃白淨地;見水色如淵中澄清之水;見火色如無煙薪清淨之火;見風色如無塵清風;見青色如金精山;見黃色如薝蔔華;見赤色如春朝霞;見白色如珂雪也。)
2. 內有色相,外觀色多,若好若醜,是名勝知勝見,謂行人先觀自己色身相狀,壞爛不淨,不可愛樂,一心靜定;更想皮肉脫落,但見白骨,有八色光明,故云內有色相。觀於內身色相既熟,則觀外色雖多,亦無妨礙。所謂諦觀一死屍至十百千萬等死屍。若觀一胖脹時,悉見一切胖脹,乃至壞爛青瘀剝落亦復如是。故云外觀色多,若好若醜者。謂觀外諸色善業果報,故名好;惡業果報,故名醜。或時繫心一處,觀欲界中色,能生貪欲者,是淨色,名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淨色,名為醜。勝知勝見者,謂觀心純熟,於好色中,心不貪愛,於醜色中,心不瞋恚也。
3. 內無色相,外觀色少,若好若醜,是名勝知勝見,謂行人入二禪已,滅內心色相,故云內無色相。又以觀道未增,若觀多色,恐難攝持,故觀少色,是以自觀己身不淨,亦觀所愛之人身亦不淨。故云外觀色少。若好若醜者,謂觀外諸色善業果報,故名好;惡業果報,故名醜。或時繫心一處,觀欲界中色,能生貪欲者,是淨色,名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淨色,名為醜。勝知勝見者,謂觀心純熟,於好色中,心不貪愛,於醜色中,心不瞋恚也。
4. 內無色相,外觀色多,若好若醜,是名勝知勝見,謂行人入二禪已,滅內身色相,故云內無色相。觀內身色相既無,則外觀色相雖多,亦無妨礙,所謂諦觀一死屍至千萬死屍;若觀一胖脹,悉見一切胖脹,乃至壞爛剝落亦復如是。若好若醜者,謂觀外諸色善業果報,故名好;惡業果報,故名醜。或時繫心一處,觀欲界中色,能生貪欲者,是淨色,名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淨色,名為醜。勝知勝見者,謂觀心純熟,於好色中,心不貪愛,於醜色中,心不瞋恚也。蓋行人為欲界煩惱難破,故於第二禪中重修第三、第四勝處,除滅欲界煩惱,令無遺餘,亦令觀道增進牢固,不失工力轉勝也。
5. 青勝處,謂行人觀青色照耀,勝於背捨八色光明中所見青相,不起法愛,故名勝處。
6. 黃勝處,謂行人觀黃色照耀,勝於背捨八色光明中所見黃相,亦不起法愛,故名勝處。
7. 赤勝處,謂行人觀赤色照耀,勝於背捨八色光明中所見赤相,亦不起法愛,故名勝處。
8. 白勝處,謂行人觀白色照耀,勝於背捨八色光明中所見白相,亦不起法愛,故名勝處。
十一切處:新曰十遍處。觀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識之十法,使其一一周遍於一切處也。
九次第定:初禪次第定、二禪次第定、三禪次第定、四禪次第定(以上是色界四禪天的根本定)、空處次第定、識處次第定、無所有處次第定、非想非非想處次第定(以上是無色界四處的根本定)、滅受想次第定。
師子奮迅三昧:三昧,定之意。於所依之定中,如獅子王之奮迅勇猛,現佛之大威神力,故稱為師子奮迅三昧。華嚴經法界次第卷中說之甚詳,謂世間獅子迅速奮掙塵土,超越前後疾走之諸獸。此三昧可分二種:(一)奮除細微無知之惑。(二)出入捷疾無間,又分為二種,即:(1)入禪奮迅三昧,遠離欲界之惡不善法,入有覺有觀之色界初禪,如是次第入於二禪、三禪、四禪、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入滅受想定等諸禪定之三昧。(2)出禪奮迅三昧,與入禪奮迅三昧相反,乃從滅受想定起,還入非想非非想處,由非想非非想處起入無所有處,如是識處、空處、四禪、三禪、二禪、初禪,乃至出散心中之三昧。
十四變化心:指小乘得神境智證通後所引發之能變化心,計有十四種。即:依初靜慮有二:欲界之能變化心及初靜慮之能變化心。依第二靜慮有三:欲界、初靜慮、第二靜慮之能變化心。依第三靜慮有四:欲界、初禪、二禪、三禪之能變化心。依第四靜慮有五:欲界、初、二、三、四禪之能變化心。以上計有十四種能變化心。欲界之能變化心乃變化色、香、味、觸四境。色界四禪之能變化心乃變化色、觸二境。大乘則有二十種能變化心,以菩薩得神通自在之故,於四靜慮中皆各有五化。
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未來世的事;漏盡明是以聖智斷盡一切的煩惱。以上三者,在阿羅漢叫做三明,在佛卻叫做三達。
六通:指六神通,為佛菩薩依定慧力所示現之六種無礙自在之妙用。即: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盡智證通。
八解脫:
1. 有色觀諸色解脫。
2. 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
3. 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解脫。
4. 空無邊處解脫。
5. 識無邊處解脫。
6. 無所有處解脫。
7. 非想非非想處解脫。
8. 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
五者還為妙門者:行者若用慧行,善巧破折,反本還源,是時即便出生空無想無作、三十七品、四諦、十二因緣、中道正觀,因此得入涅槃。還為妙門,意在此也。
三十七品: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
六者淨為妙門者:行者若能體識一切諸法本性清淨,即便獲得自性禪也。得此禪故,二乘之人,定證涅槃。若是菩薩,入鐵輪位,具十信心,修行不止,即便出生九種大禪。所謂:自性禪、一切禪、難禪、一切門禪、善人禪、一切行禪、除惱禪、此世他世樂禪、清淨禪。菩薩依是禪故,得大菩提果!已得、今得、當得。淨為妙門,意在此也。
上述證相在《禪波羅蜜》有詳盡的說明。
經文引自: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46/1917_001.htm
延伸閱讀
六妙門講記 - 作者釋繼程法師從實修的角度來講述,對於修持止觀的各種階段或遭遇的問題及對治方式,有滿詳細的說明。本書內容是根據釋繼程法師兩次以《六妙門》為課本的靜七的開示內容及之前發表過關於《六妙門》的論文整理而成。
六妙門 - 淨蓮法師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