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六 644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何等為五?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若比丘於此五根如實善觀察,如實善觀察者,於三結斷知,謂身見、戒取、疑,是名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於正覺,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須陀洹: 初果。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惡趣: 地獄、畜生、餓鬼。
決定正向於正覺: 必定正確地趨向正覺,指初果聖者不會退轉,遲早會證得涅槃。
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最多於人間與天界各往返七度(十四生)後就能涅槃。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 797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沙門法及沙門果。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何等為沙門法?
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
何等為沙門果?
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何等為須陀洹果?
須陀洹: 譯為預流果,四沙門果之一。入此位者,斷盡三結(身見、戒取、疑),不再墮惡趣,預入聖者之流,證悟較遲,尚須七返人、天,諸漏滅盡,得證涅槃。 (佛光阿含藏)謂三結斷。
三結: 身見 (我見)、戒取 (非戒中謬以為戒,取以進行)、疑 (於正法猶豫不決,不能深信)。 (佛光阿含藏)何等為斯陀含果?
斯陀含: 譯為一來果,入此位者,三結斷盡,貪瞋癡薄,死後生於天界,一來人間,便可證悟,故稱一來果。 (佛光阿含藏)謂三結斷,貪、恚、癡薄。
何等為阿那含果?
阿那含: 譯曰不還。不來。斷盡欲界煩惱之聖者名。此聖者未來當生於色界無色界,不再生欲界,故曰不還。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謂五下分結盡。
五下分結: 下分結,指「欲界之結惑」;五下分結,即「貪、瞋、身見、戒取、疑」等五結惑。 (佛光阿含藏)何等為阿羅漢果?
阿羅漢: 又譯應供、不生,為已證涅槃,不再受生於三界之聖者。 (佛光阿含藏)
謂貪、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 844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詣尊者阿難所,問訊慰勞已,退住一面。尊者舍利弗語尊者阿難:「欲有所問,寧有閑暇為記說不?」
尊者阿難語舍利弗:「隨意所問,知者當答。」
舍利弗問尊者阿難:「為斷幾法,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記說彼人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向正覺,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須陀洹: 譯為預流果,四沙門果之一。入此位者,斷盡三結(身見、戒取、疑),不再墮惡趣,預入聖者之流,七返人、天,諸漏滅盡,得證涅槃。 (佛光阿含藏)尊者阿難語尊者舍利弗:「斷四法、成就四法,如來、應、等正覺記說彼人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何等為四?
謂聖弟子於佛不信住,則已斷已知,成就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信、惡戒,彼則已斷已知,成就法、僧不壞淨及聖戒成就。
如是四法斷、四法成就,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記說彼人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尊者阿難尊者舍利弗:「如是,如是,四法斷、四法成就,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記說彼人得須陀洹,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展轉隨喜,從座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