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願法師講述: 正念, 正知, 四念處


正念和三十七道品內的關聯性:
四念處: 身念處, 受念處, 心念處, 法念處
五根中的念根
五力中的念力
七覺支中的念覺支
八正道中的正念

正: 趣向自證緣起, 自證涅槃
念: 念住, 念念不忘, 念茲在茲, 憶念. 念住: 保持在當下的所緣現象, 帶有觀察的成份.

正念的特色:
1. 正念不帶任何的概念, 例如: 推理, 判斷, 回憶, 思考, 或加上種種自我意見的觀念. 正念與自我無關, 因此正念沒有任何自我的色彩.
2. 正念既單純又直接
3. 正念只是對當下所發生的現象過程如實覺知
4. 正念對一切現象一視同仁. 正念不迷戀好的心理狀態 (如快樂), 也不逃避壞的心態 (如不快樂).

正知:
1. 對法義、修行、證果,理論上的正確了解
2. 修行念住所緣上的正知, 保持清楚的知道當下是否偏離了念住所緣, 並且清楚的明覺當下所緣的整個過程現象

專注:
是一種能夠促使精神專一的, 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目標上而不受干擾的能力.

由單一專注培養出來的定, 就是專注定, 這種定並非八正道中的正定, 但它能協助我們降伏五蓋 (貪, 瞋, 昏沉, 掉悔, 疑).

有專注, 才能有正念; 有專注, 不一定有正念; 有正念, 一定有專注.

專注的特色:
1. 用力促使精神集中 持續在定點上
2. 專注是一種工具, 可以用來開發正智
3. 單一專注的禪修法, 是一種壓抑的禪修法, 這種專注會帶來內心的緊張
4. 是一種封閉性的修法, 因為傾向於封閉自己的內心, 使善惡念全部停止, 直到沒有任何心念生起
5. 會受到環境與姿勢的侷限, 必須在不受干擾的環境才能達到深定

修專注的方式 (通常稱為「繫心一緣」或「心一境性」):
1. 找一個固定的目標, 全神貫注在所緣目標上
2. 迫使心持續在固定的一個定點上

短期全神貫注, 一般不會有附作用, 但長期全神貫注, 抗壓性較低的人, 體質較差的人, 或有潛在精神分裂者, 有可能會促使身心勞損, 情緒失控, 產生掉悔.

正念正知和專注, 必須要平衡發展.

以正確的方法培養正念正知, 是不會和生活脫節的, 也不會和生活產生任何衝突或負面的結果, 而只有正面的影響.

培養正念正知不需要深定, 深定會妨礙培養正念正知.

任何修行者或已證果聖者的生活, 都不可能離開正念正知, 因為若是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中, 沒有念住在當下所緣, 保持當下念念清楚, 就不可能知道當下在做什麼, 也不可能見緣起, 也就不可能進一步以正念正知調欲貪而完成聖者.

修行的捷徑 (雜阿含經卷二第57經): 經由三十七道品(四念處, 四正勤, 四如意足, 五根, 五力, 七覺支, 八正道)來修行觀察蘊, 處, 界.
爾時,座中有一比丘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見,疾得漏盡?」
爾時,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於此座中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見,疾得漏盡?』者,我已說法言:『當善觀察諸陰,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我已說如是法,觀察諸陰。而今猶有善男子不勤欲作、不勤樂、不勤念、不勤信,而自慢惰,不能增進得盡諸漏。若復善男子於我所說法,觀察諸陰,勤欲、勤樂、勤念、勤信,彼能疾得盡諸漏。」
三十七道品, 總共七個體系, 都是相依相緣的.

四念處: 參考《雜阿含經卷二十四第605經》及其後幾經的經文.

根據中阿含的念處經, 南傳長部的大念住經記載, 佛陀時代修行四念處的行者, 只要七日乃至七年的時間, 精進四念處, 必定能成就三果或四果阿羅漢.

四念處: 身念處, 受念處, 心念處, 法念處, 從粗到細的四個目標, 作為念住的所緣, 從所緣中培養正念正知, 由正念正知中, 自證緣起 (正智), 自證涅槃 (獲得究竟解脫).

正智: 見緣起以後, 才知道一切現象, 是因緣所生因緣所滅法, 有執取就會生起煩惱禍患, 在生活中, 有正智, 就會發邪見, 立刻回到正見.

獲得究竟解脫: 解脫憂愁, 悲傷, 煩惱, 痛苦, 解脫未來免遭受生老病死的流轉輪迴.

身念處: 透過培養正念正知, 觀察身體的活動.

受念處: 根塵識三事和合之觸, 受.

心念處: 心念的活動.

法念處: 諸法, 五陰現象, 來體悟無常, 苦, 無我.

修四念處不受時間, 環境, 場所的限制, 任何時間, 環境, 場所都可修四念處, 也不需要保持特定的姿勢, 在平常的生活中都可修四念處, 以當下的身口意行為作為修四念處的所緣.

四念處修法主要是培養正念, 正念愈強的人, 所覺察到的現象就愈微細也愈清楚.

正念可協助禪修完成正定; 持戒, 開啓智慧也都需要正念. 因此離開正念, 就是離開了修行.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六○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乘道: (1) 單一道路,沒有其他分支。 (2) 這條道路只有唯一的目的。 (3) 這條道路只有自依、法依,並沒有其他人可以依靠。

清諸眾生: 眾生因為沒有聽聞佛法,沒有修內觀四念處,因此無明顛倒產生了邪見,由邪見而邪思,因而緣無明行為,由無明行為緣愛、取、占有,產生執著、渴愛、貪、瞋、癡、掉悔、疑、慢等污染,使眾生的心得不到清淨。內觀修四念處能使眾生從無明中解脫出來,獲得沒有染污的清淨生活。

越憂悲: 人生充滿有限性、不完美性、逼迫性、危險性、變易性、不自在性,因此由此無常現象引起種種的憂愁、悲傷。透過內觀修行學習四念處,可獲得見五陰緣起、開法眼、自證涅槃,超越憂愁、悲傷,到達沒有憂愁、悲傷,自由自在寂靜的生活。

滅惱苦: 人因為欲令如是,不欲令如是,因此引生種種的煩惱。煩惱的範圍很廣,但都沒有離開求生、求存、求再生、求名、求利、求感情等等。修行四念住,可以讓煩惱止息下來。

得如實法: 透過四念住內觀禪修,就可自證一切法的自然法則,這種自然法則,就簡稱為自證緣起,也就是如實知、如實見五陰、六入處等的一切因緣生、因緣滅的自然法則,因為一切現象界,都是因緣生滅法,因此稱為無常、無我。

雜阿含經卷第一(一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識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云何有常?如是,諸比丘,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非我者則非我所。

「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於受、想、行、識。厭者不樂,不樂則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能獲得五陰是無常、苦、無我如實觀者,就是得如實法。

整理自大願法師的講述: 三十七道品簡介第二集三十七道品簡介第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