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願法師講述: 身念處 - 正觀地水火風四大十二種特質


身念處第四階完成了,具足初禪,此時內心純淨,正念正知的力道也隨著從粗到細的培養而逐漸增強,覺知力變得非常銳利了。

當這些因緣具足後,修正觀五陰的行者,必須透過正念正知覺知色法。

色法就是五陰中的色陰,就是物質的部份。

正觀色法就是正觀四大,以及四大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也就是說,觀察四大所展現的現象。

根據佛陀在大念住經對諸比丘的教導,觀察四大就是學習覺知地、水、火、風四大組合的要素。

地界的特質: 軟硬、粗細、輕重。

水界的特質: 流動、黏滑。

火界的特質: 冷、熱。

風界的特質: 支持、推動。

觀察四大必須以四大的十二種特質為所緣。

學習覺知風界推動特質的修法: 經由身念住第三階的學習,完成第三階,覺知呼吸遍滿全身純熟的行者,自然就會覺知到吸氣的時候,全身都有像脈博在跳動的感覺。
此時行者就要從身念住第三階,進階到身念住第四階學習的階段,學習的要領就是吸氣時,覺知氣息從鼻孔而入,進入頭部直到腳或全身推動的過程,全部都要覺知,直到清楚為止。
學習覺知風界支持特質的修法: 只要有能力覺知到推動,就有能力覺知到風界的支持特質。因為每一個推動中,都存在著支持力。
例如吸氣時,就會覺知到全身開始充滿氣挺直的感覺,呼氣時,就會覺知到全身好像收縮起來。
學習覺知火界熱的特質的修法: 當行者對於風界的推動與支持覺知清楚之時,自然就會初步覺知到手指有一股熱流在流動,此時學習火界的行者,就要將所緣移轉到熱流。
指尖先會有一股熱流,覺知熱流,念住,這就是學習覺知火界熱的特質的要領。
如果沒有感覺到熱流,就回到覺知風界,直到熱流覺知清楚為止。
學習覺知火界冷的特質的修法: 只要熱流消失了,就會感覺到,此時就將所緣移轉到冷,如果冷消失了,就回到以熱流為所緣。一次又一次的學習覺知,直到清楚為止。

學習覺知水界黏溼特質的修法: 火界完成的行者,自然就會感覺口中有口水,此時學習覺知水界黏溼特質的行者,就要將所緣移轉到口中所生的口水,就會覺知到口水黏溼,直到明顯清楚為止。
如果口中沒有明顯的口水可作為所緣,就回到火界或風界為所緣。
學習覺知水界流動特質的修法:  水界中的黏溼學習覺知完成,就要進一步學習覺知水界中流動的特質。口中有口水,自然就會吞口水,學習覺知水界流動特質的行者,此時就將所緣移轉到覺知吞口水的過程,直到清楚為止。

學習覺知地界硬的特質的修法:  當身念住第四階的行者,學習覺知風界、火界、水界純熟之後,應該有足夠的能力覺知到身體上硬的部份,例如牙齒等,或情緒不穏定時身體上的緊張等各種硬的現象,這是學習覺知地界硬的修法。

學習覺知地界軟的特質的修法: 以身體軟的部份為所緣,例如舌頭頂著上顎的感覺。

學習覺知地界粗細特質的修法: 例如呼氣吸氣有粗、有細,呼氣吸氣如果感覺到粗呼吸,就會感覺到我們的身體很粗糙,除了呼吸之外,粗細包括了身體上的每一個動作中都有或粗或細的感覺
只要發現身體上有粗或細的現象,就要以當下發生的粗細現象為所緣,直到清楚為止。
學習覺知地界輕重特質的修法: 以呼吸身體的動作輕重為所緣,直到清楚為止。
例如呼吸細長時,會感覺到呼吸很輕,如果呼吸急促時,就會感覺到呼吸很沉重。
觀察地水火風十二種特色,能夠如實知見身體是存在著地水火風,並沒有我和我所有,所以對地水火風四大要素觀察清楚之後,就會從過去身體中有一個我的存在,或是身體是我是我的的錯誤觀念中解脫出來。

在行住坐臥中,所觀察的色法都只有地水火風,此時身念處已經修行圓滿。

只要自證色法是無常、無常故苦,色法非我、非我所的智慧開啟了,就會進一步的學習斷離對色法的欲貪,此時身念處就滿足了。

身念處的修法就是要體驗身體的本質是因緣生因緣滅,因此色法就是無常、無常故苦和無我。

雜阿含經卷第一(一)

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空: 凡事都是無常,隨著因緣而生、滅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身念處的修行方法分為靜態修法動態修法:
靜態修法: 以「出入息念」為所緣。
動態修法: 以「身體的動作」為所緣,培養正念正知,透過正念正知觀察身體動作的過程,體驗色法是生滅無常法。舉例來說,經行或一般的行走,身念處的所緣就是覺知腳行走的動作過程。
修身念處行者在行住坐臥中,都要以完成身念住滿足為主,不要身念住未滿足,就跳到受念住或心念處的修法。
沒有按照次第的修行者,往往都是概念的修法,而不是如實按照法次法向的修行者,稱為雜修。
佛陀所教導的正法,無論是法義、修行或證果,都是有法次法向的自然法則,否則就不是真理了。


整理自大願法師的講述: 三十七道品簡介第九集

延伸閱讀


大願法師講述: 身念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