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願法師講述: 受念處 - 提升情緒管理能力的根本之道


學習受念處是以受作為所緣,培養正念正知。

掌握受,即能如實知見感受之集滅,如實覺知受之本質為因緣所生法,體驗諸受無常,無常故苦、非我、非我所,而從「受是我」的邪見中解脫出來。

「受念住」在生活中的應用,可以讓我們提升情緒管理 (EQ) 的能力,避免被情緒牽著走,而能夠較平靜的面對情緒的升起,甚至達到減少情緒的波動,使得能夠以更冷靜理性如實的方式,妥善處理生活中的事務。

雜阿含經卷第十七(四七九)

若我於諸受不如實知,受集、受滅、受集道跡、受滅道跡、受味、受患、受離不如實知,我於諸天世間、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得解脫、出離、脫諸顛倒,亦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我於諸受、受集、受滅、受集道跡、受滅道跡、受味、受患、受離如實知故,於諸天世間、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為脫、為出、為脫諸顛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上正等正覺。

由此經文可得知「受如實知」的重要性。

身念處是觀察五陰中的色陰;
受念處是觀察五陰中的受陰;
心念處是觀察五陰中的想陰;
法念處是觀察五陰之集滅等現象。

修四念處即能正觀色受想行識之集、滅、味、患、離。

雜阿含經卷第十七(四七五)

云何為受?云何受集?云何受滅?云何受集道跡?云何受滅道跡?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離?
(受) 如是觀察,有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受集) 觸集是受集。
(受滅) 觸滅是受滅。
(受集道跡) 若於受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集道跡。
(受滅道跡) 若於受不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滅道跡。
(受味) 若受因緣生樂喜,是名受味。
(受患) 若受無常變易法,是名受患。
(受離) 若於受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

受是由根塵識和合而生觸,由觸而生受,受原本是不苦不樂,但因為在受中落入我見,因此才有苦受、樂受產生。

苦受生起瞋恚心,樂受生起貪心。然後染著而無明觸時,對不苦不樂受無法覺知到,這就是癡。

若要斷諸受所引生的貪瞋癡,只有從受中學習念住受,以受為所緣培養正念正知,完成開啟諸受本質之正智之後,就不會從受中引生煩惱束縛了。

因為如實知見受集、受滅、受集道跡、受滅道跡、受味、受患、受離之後,就不會對諸受生起愛樂執取占有了。

根據長部 (長阿含) 大念住經、中部 (中阿含) 念住經、雜阿含念處相應,對於受念處的修法,一律強調於受觀察感受,以諸受為所緣培養正念正知。

云何為受?云何受集?云何受滅?云何受集道跡?云何受滅道跡?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離?這都是受念住應該學習的工作。

身念住的所緣對象是身體及呼吸;
受念住的所緣對象不只是身體,必須將身念住身體的覺知,延伸擴大到六根六塵六識之觸受,如此一來,受念住的修法自然和二禪的修法相應了。

受念住第一階: 以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為所緣,培養正念正知。


在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生起的當下,僅單純地覺知清楚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感受之外的一切暫時不管它,也不要加上任何推理或思考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的原因,因為此時修行的階段是覺知諸受,而非受之集滅等。

若加上推理或思考,那就是雜修,會失去正念正知,也脫離了當下所緣,會影響到修證慧的開啟。離開當下,就離開了正念。

苦受: 不合己意的感受。

樂受: 合己意的感受。

不苦不樂受: 對感受沒有特別喜愛或排斥。

感受的本質是不苦不樂受,若在感受中落入我見,欲令如是,不欲令如是,才會產生苦受或樂受。

覺知到樂受時,就念住於樂受,清楚地知道正在經歷樂的感受。

覺知到苦受時,就念住於苦受,清楚地知道正在經歷苦的感受。

覺知到不苦不樂受時,就念住於不苦不樂受,清楚地知道正在經歷不苦不樂受。

若當下無法覺知到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立刻返回念住於呼吸,如此的學習,有尋有伺,然後從有尋有伺慢慢開放。

當第一階達到純熟,才有能力進道上昇到第二階。

受念住第二階: 以受集、受滅為所緣,培養正念正知。


受集、受滅比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更微細,變化更快速。

觸集是受集。

觸滅是受滅。

集: 因緣和合。

此有觸,故於彼生受;
此無觸,故彼無受。

學習正觀感受之集、滅。

如實經由培養正念正知,現觀到受是什麼因緣所生,什麼因緣所滅。此即見緣起,見緣起即見法,瞭解諸法是無常生滅法,因此才會生厭,有厭才會離欲滅盡,達到解脫。

若完成正觀感受之集、滅,自然就如實知見感受之緣起真相,在感受中找不到我,亦非我所擁有。

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世間滅;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稱為緣起法則,是佛法的特色。

若只體驗到現象的生滅,並不是見緣起,要見到集滅,才是見緣起,才能和四聖諦相應。

僅見現象的生滅而推論一切是無常,和如實知見集滅的無常生滅法則是不同的。

雜阿含經卷第十四(三五五)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覺知老死。覺知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跡。如是。乃至當覺知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

云何當覺知老死。覺知緣生故有老死。如是老死覺知。
云何老死集。生集是老死集。如是老死集覺知。
云何老死滅覺知。謂生滅是老死滅。如是老死滅覺知。
云何老死滅道跡覺知。謂八聖道是老死滅道跡。如是老死滅道跡覺知。

乃至云何行覺知。謂三行。身行.口行.意行。如是行覺知。
云何行集覺知。謂無明集是行集。如是行集覺知。
云何行滅覺知。無明滅是行滅。如是行滅覺知。
云何行滅道跡覺知。謂八聖道是行滅道跡。如是行滅道跡覺知。

學習受集的方法: 學習覺知觸集則受集。要達到觸 (受來自於觸)、識 (識來自於根對塵)、根對塵 (根、塵、識三事和合而生觸才有受)、受 (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整個過程都如實覺知清楚。

學習受滅的方法: 學習覺知觸滅則受滅。要領是從六根中學習。因為如果沒有六根對六塵,就沒有六識。沒有六識就沒有觸。沒有觸就沒有受。可以選擇以六根中之一根學習覺知。

雜阿含經卷第十三(三一九)

一切者。謂十二入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一切。

受念住第三階: 以受集道跡、受滅道跡為所緣,培養正念正知。


學習覺知什麼因什麼緣在受中落入愛樂、讚歎(歡喜)、染著(執取)、堅住(佔有),而引起煩惱的過程;或什麼因什麼緣於受中不愛樂、讚歎、染著、堅住,而滅除煩惱的過程。

受念住第四階: 以受味、受患、受離為所緣,培養正念正知。


味: 喜愛。對於色、受、想、行、識,喜愛、貪執。

患: 無常變易法。

離: 對於五陰斷欲貪、超越欲貪。

覺知受之味、患、離,如此才能達到以正智調欲貪、斷欲貪,到達超越欲貪的生活。

學習受之味的修法: 在感受之中,感受到生起愛樂之時,要學習立刻覺知清楚,隨順觀察已經落入受之愛樂中。

學習受之患的修法: 受是因緣所生法,因此受的現象是變易不停的,例如樂受時,樂受不斷地變易造成情緒不安,因此生起煩惱之禍患,演變成苦受。對於這些過程,都要一一地學習覺知清楚。

學習受之離的修法: 只要有能力隨順覺受之味,自然就會對受之愛樂生厭,生起愛樂會引起禍患之心,這個時候也學習隨時覺知厭離受之愛樂的過程,直到使受只有受,沒有在受中加入我對受的喜歡 (樂受) 或不喜歡 (苦受)。 

當完成了受念住第一階、第二階、第三階,對過去誤認為「我在受」或「受是我」的邪見已經破除,但長期養成「受是我」或「我在受」的習性根探柢固,要經過受念住第四階受之味患離的學習,並達到對受之味患離如實知,才有能力在感受中做到隨順覺受之味患離如實知,並在受中不落入愛樂讚歎染著堅住,避免生起禍患。

了解不代表做得到,要保持正念不斷訓練學習才做得到;要做得到一定得先了解。

雜阿含經卷第一(十三)

若眾生於色不味者,則不染於色;以眾生於色味故,則有染著。

如是,眾生於受、想、行、識不味者,彼眾生則不染於識;以眾生味受、想、行、識故,彼眾生染著於識。

諸比丘!若色於眾生不為患者,彼諸眾生不應厭色,以色為眾生患故,彼諸眾生則厭於色。

如是,受、想、行、識不為患者,彼諸眾生不應厭識;以受、想、行、識為眾生患故,彼諸眾生則厭於識。

諸比丘!若色於眾生無出離者,彼諸眾生不應出離於色;以色於眾生有出離故,彼諸眾生出離於色。

如是,受、想、行、識於眾生無出離者,彼諸眾生不應出離於識;以受、想、行、識於眾生有出離故,彼諸眾生出離於識。

諸比丘!若我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脫、不出、不離,永住顛倒,亦不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諸比丘!我以如實知此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自證得脫、得出、得離、得解脫結縛,永不住顛倒,亦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由以上經文可知,如果對五陰不產生味 (愛樂),則不會引起染著五陰。如果五陰對於眾生不會造成禍患者,眾生就不應該要厭離五陰。五陰本身沒有煩惱,煩惱是來自於我們對五陰的執著。

以受念處四階分段為所緣,培養正念正知,即可直接和四聖諦、十二緣起法則相應,因而開啟諸受之正智,獲得受念住滿足,由「受是我」的邪見中解脫出來。

受念住滿足時,即達到二禪,離初禪的有尋有伺。



整理自大願法師的講述: 三十七道品簡介第九集第十集第十一集

延伸閱讀


「受念處」與相對應大腦機制之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