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願法師講述: 心念處

為何需要學習覺知「心念」?


若沒有學習覺知「心念」,就不能對「起心動念」一清二楚,就沒有足夠的能力,完成如實知心念本質的真相,因此誤認為心念是常、心念是我、心念是我所,由於心被這種無明邪見所束縛,而造成今世憂愁悲傷煩惱之苦,未來還要遭受生死輪迴。

「心念處」和「受念處」的關聯性


當受念住四階圓滿,除了會從過去「受是我」或「我在受中」的邪見解脫出來之外,還會發現,想蘊,是來自於受,有足夠的力量,覺知到有「受」就有「想」,因此還要再進道上升,學習心念住。

「心」指的是什麼?


修心念住之前,要先瞭解所謂的「心」是指什麼。

心,在佛法,所指的是「想」。

想蘊中的「蘊」,指的是由因緣所造作而成,由因緣和合才有「想」。

(註: 「心」和「想」的關聯性, 需要進一步由經文中設法佐證及釋義)

學習「心念住」的方法


修行學習「心念住」的方法,參見如下經文。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八○三)

(第 1 階) 覺知心,
(第 2 階) 覺知心悅,
(第 3 階) 覺知心定,
(第 4 階) 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

覺知心解脫入息: 入息時覺察到心已遠離五蓋煩惱。

覺知心解脫出息: 出息時覺察到心已遠離五蓋煩惱。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八一○)

有時聖弟子
(第 1 階) 心覺知,
(第 2 階) 心悅,
(第 3 階) 心定,
(第 4 階) 心解脫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心解脫出息念時如心解脫出息念學,
是聖弟子爾時心心觀念住,若有異心者,彼亦隨心比思惟。

心心觀念住: 保持在自己的心念上看到心念的變化。

若有異心者,彼亦隨心比思惟: 若有異於心念住,仍然隨著心念處而比照思惟。

南傳中部入出息念經

諸比丘,何時,
(第 1 階) 比丘我學覺心正在入息,我學覺心正在出息,
(第 2 階) 我學令心喜悅正在入息,我學令心喜悅正在出息,
(第 3 階) 我學令心定正在入息,我學令心定正在出息,
(第 4 階) 我學令心解脫正在入息,我學令心解脫正在出息。
諸比丘,其時,比丘精勤,正知正念,於世間調伏憂而住。
諸比丘,我稱不正念不正知者,非修習入出息念也。
是故,諸比丘於心隨觀心。
其時,諸比丘精勤正知正念,於世間調伏貪憂而住。

修行學習心念住的方法依照修行次第分為 4 階,如下所述。

心念住第 1 階: 學習覺知心念 (覺知心)


長部大念處經

然諸比丘,比丘如何以心觀心耶。
諸比丘於此,比丘心貪時,了知心貪;心離貪時,了知心離貪。
心瞋時,了知心瞋恨心;心離瞋恨心時,了知心離瞋恨心。
心癡時,了知心癡;心離癡時,了知心離癡。
心集中時,了知心集中;心散亂時,了知心散亂。
心廣大時,了知心廣大;心狹小時,了知心狹小。
心有上時,了知心有上;心無上時,了知心無上。
心有定時,了知心有定;心無定時,了知心無定。
心解脫時,了知心解脫;心未解脫時,了知心未解脫。
如是,或於內心觀心而住,於外心觀心而住,又於內外心觀心而住;
或於心觀生法而住,於心觀滅法而住,又於心觀生滅法而住。
於是覺知唯有心,如是唯有正智,唯有正念,彼於所依而住,不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
諸比丘,比丘如是於心觀心而住。

心有起伏時,要學習覺知心有起伏,以心有起伏為所緣,培養覺知清楚。
心無起伏時,要學習覺知心無起伏,以心無起伏為所緣,培養覺知清楚。
心有專注時,要學習覺知心有專注,以心有專注為所緣,培養覺知清楚。
心無專注時,要學習覺知心無專注,以心無專注為所緣,培養覺知清楚。
直到將「起心動念」的一切過程,覺知到清楚,純熟為止。
「起心動念」涵蓋一切的想,每一個想、每一個念頭,無論想過去、未來或現在,在思惟什麼都要清楚。

學習覺知「起心動念」,在日常生活中,不分行住坐臥,只要有任何心念的生起,就以心念生起為所緣,單純的覺知培養正念正知,直到每一個「起心動念」都清楚為止。

心念住第 2 階: 學習覺知心喜悅 (覺知心悅)


自從學習「身念處」第 1 階,透過有尋有伺,念住於呼吸出入,直到離欲惡不善法的五蓋時,自然我們就會生起「心喜悅」 (歡喜心)。到了「受念住」離有尋有伺,同樣能離欲惡不善法的五蓋,此時「心喜悅」比身念住初禪更加明顯。

心念住第二階以「心喜悅」為所緣,學習覺知心喜悅,直到清楚的覺知「心喜悅」的過程。

心喜悅是來自於我見的自我滿足,自我滿足的感受經過想,在想中加入「我喜歡這種感受」,因此有貪求之心,因此歡喜心是粗糙的而影響到內心的清靜,並清楚的覺知自我滿足的歡喜心是有因有緣而生起的,並非「歡喜的這個是我、有一個我在歡喜」,只有如此才能夠從過去誤認「歡喜的這個是我、是我在歡喜」的邪見中解脫出來,因此才會厭離喜之貪念,直到住正念正智,身心只有樂,此時就親自體驗到聖者所說「離喜貪所生起之寂靜」,而具足三禪。

心念住第 2 階完成了捨離「喜的貪念」,我們的心自然就會比較寂靜,於是進道上昇,繼續學習心念住第 3 階。

心念住第 3 階: 學習覺知心定 (覺知心定)


心定:
善心得一。
心住一境。
專注守一。
離諸散亂、繫念一心。

「正定」分為「世間正定」及「出世間正定」,如下列經文所述。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八(七八五)

(世間正定) 若心住不亂、不動、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

何等為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出世間正定) 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住,不亂、不散、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有漏: 有煩惱。

心念住第 3 階以「心定」為所緣,培養正念正知,直到覺知「心定」之本質是無常生滅法,如果執著「心定」,就會因為「心定」之變易而生起煩惱,對於整個過程,都要學習覺知清楚為止。

雜阿含經卷第一(一三)

(味)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眾生於色不味者,則不染於色;以眾生於色味故,則有染著。如是眾生於受、想、行、識不味者,彼眾生則不染於識;以眾生味受、想、行、識故,彼眾生染著於識。

(患) 「諸比丘,若色於眾生不為患者,彼諸眾生不應厭色,以色為眾生患故,彼諸眾生則厭於色。如是受、想、行、識不為患者,彼諸眾生不應厭識;以受、想、行、識為眾生患故,彼諸眾生則厭於識。

(離) 「諸比丘,若色於眾生無出離者,彼諸眾生不應出離於色;以色於眾生有出離故,彼諸眾生出離於色。如是受、想、行、識於眾生無出離者,彼諸眾生不應出離於識。以受、想、行、識於眾生有出離故,彼諸眾生出離於識。

「諸比丘,若我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脫、不出、不離,永住顛倒,亦不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諸比丘,我以如實知此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自證得脫、得出、得離、得解脫結縛,永不住顛倒,亦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五陰本身本來就沒有煩惱,如果五陰本身沒有煩惱,我們為何要厭離五陰?因為我們執著五陰,才會引起煩惱,因此必須從五陰中去厭離對五陰的煩惱。

心念住第 4 階: 學習覺知心解脫 (覺知心解脫)


學習覺知當下對「心定」是否生起喜貪,是否想要從貪念心定或對想貪求中解脫出來,這一切過程都要學習如實知,直到從過去誤認「想」 (心) 是我,或對「想」貪求,對「心定」貪求的邪見中解脫出來。

隨順覺什麼因什麼緣生起「想」,什麼因什麼緣由「想」中引起快樂,什麼因什麼緣由「想」中引起煩惱痛苦,現觀「心」是因緣所生、因緣所滅,由過去「心是我」、「心是我所有」的邪見中解脫出來。

心念住圓滿的行者,厭離喜念,住正念正智,體驗聖者所說「三禪寂靜」的能力。



整理自大願法師的講述: 三十七道品簡介第十一集第十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