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筆記] 雜阿含經卷第二 陰相應 (4/5)



(三三)(三四)

[色|受|想|行|識]非是我: 若[色|受|想|行|識]是我 → 不應於[色|受|想|行|識]病、苦生,亦不應於[色|受|想|行|識]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色|受|想|行|識]無我 → 於[色|受|想|行|識]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受|想|行|識]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觀諸所有[色|受|想|行|識]若[過去|未來|現在|內|外|麤|細|好|醜|遠|近]非我、非我所、不異我、不相在 → 於諸世間都無所取 → 無所著 → 自覺涅槃: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三五)(三六)

知[色|受|想|行|識]是無常、苦、變易法,厭、離欲、滅、寂靜、沒 → 緣彼[色|受|想|行|識]生諸漏害、熾然、憂惱皆悉斷滅 → 無所著 → 安(穩)樂住 → 得般涅槃

(三六)

住於自洲、住於自依;住於法洲、住於法依;不異洲、不異依。

(三七)(三八)

佛陀不與世間諍。

  [色|受|想|行|識]無常、苦、變易法,世間智者言有,佛陀亦言有。

  謂[色|受|想|行|識]是常、恒、不變易、正住者,世間智者言無,我亦言無。

[色|受|想|行|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世間世間法。

(三九)(四○)

封滯者不解脫 = 「貪喜」四取「攀緣」識住: 於[色|受|想|行]中「識」住,攀緣[色|受|想|行],「喜、貪」潤澤,生長增廣。「識」於中若來、若去、若住、若沒、若生長增廣。

不封滯則解脫: 於[色|受|想|行]界離貪 → 於[色|受|想|行]封滯意生縛斷 → 攀緣斷 → 「識」無住處,不復生長增廣 → 不作「行」 → 住 → 知足 → 解脫 → 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著 → 自覺涅槃: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四一)(四二)(四七)(四八)(四九)(五○)(五一)



五受陰: 色受陰、受受陰、想受陰、行受陰、識受陰

味: 吸引力。

於[色|受|想|行|識]如是知、如是見 → 離欲向 = 正向 → 彼入

於[色|受|想|行|識]如實知、如實見 → 於[色|受|想|行|識]生厭、離欲,不起諸漏,心得解脫 → 純一 → 梵行立 → 離他自在 = 苦邊

有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七處善: [色|受|想|行|識]如實知、[色|受|想|行|識]集如實知、[色|受|想|行|識]滅如實知、[色|受|想|行|識]滅道跡如實知、[色|受|想|行|識]味如實知、[色|受|想|行|識]患如實知、[色|受|想|行|識]離如實知

八聖道: 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三種觀義: 於空閑、樹下、露地,觀察陰、界、入,正方便思惟其義。

(四三)

取故生著: 愚癡無聞凡夫於[色|受|想|行|識]見是我、異我、相在,見色是我、我所而取 → 彼色若變、若異,心亦隨轉 → 生取著,攝受心住 → 生恐怖、障礙、心亂,以取著故

不取則不著: 多聞聖弟子於[色|受|想|行|識]不見我、異我、相在,於色不見我、我所而取 → 彼色若變、若異,心不隨轉 → 不生取著攝受心住 → 不生恐怖、障礙、心亂,不取著故

(四四)

若生則繫著: 愚癡無聞凡夫於[色|受|想|行|識]集、滅、味、患、離不如實知故,於[色|受|想|行|識]愛喜、讚歎、取著,於[色|受|想|行|識]是我、我所而取 → 彼色若變、若異,心隨變異 → 攝受心住 → 生恐怖、障礙、顧念,以生繫著故

不生不繫著: 多聞聖弟子[色|受|想|行|識]集、滅、味、患、離如實知 → 不愛喜、讚歎、取著,不繫我、我所而取 → 彼色若變、若異,心不隨變異 → 心不繫著,攝受心住 → 心不恐怖、障礙、顧念,以不生不著故

(四五)

若諸沙門、婆羅門見有我者,一切皆於此五受陰見我。

諸沙門、婆羅門見[色|受|想|行|識]是我、[色|受|想|行|識]異我、我在[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在我。

愚癡無聞凡夫無明 → 見[色|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 → 我真實不捨 → 諸根增長 → 增諸觸 → 六觸入處所觸 → 起苦樂覺,從觸入處起

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觸 → 起有覺、無覺、有無覺、我勝覺、我等覺、我卑覺、我知我見覺

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觸入處,捨離無明而生明 → 不生有覺、無覺、有無覺、勝覺、等覺、卑覺、我知我見覺 → 先所起無明觸滅,後明觸覺起

(四六)

色受陰: 若可閡可分,是名色受陰。指所閡,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飢、若蚊、虻、諸毒虫、風、雨觸,是名觸閡,是故閡是色受陰。

受受陰: 諸覺相 (覺苦、覺樂、覺不苦不樂) 是受受陰。

想受陰: 諸想 (少想、多想、無量想、都無所有作無所有想) 是想受陰。

行受陰: 為作相 (於[色|受|想|行|識]為作) 是行受陰。

識受陰: 別知相 (識[色|聲|香|味|觸|法]) 是識受陰。

彼多聞聖弟子於此[色|受|想|行|識]受陰作如是學:『我今為現在[色|受|想|行|識]所食,過去世已曾為彼[色|受|想|行|識]所食,如今現在。』復作是念:『我今為現在[色|受|想|行|識]所食,我若復樂著未來[色|受|想|行|識]者,當復為彼[色|受|想|行|識]所食,如今現在。』
作如是知已,不顧過去[色|受|想|行|識],不樂著未來[色|受|想|行|識],於現在[色|受|想|行|識]生厭、離欲、滅患、向滅,[色|受|想|行|識]滅而不增,[色|受|想|行|識]退而不進,[色|受|想|行|識]滅而不起,[色|受|想|行|識]捨而不取。
滅而不增,寂滅而住;退而不進,寂退而住;滅而不起,寂滅而住;捨而不取,不生繫著;不繫著已,自覺涅槃: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五三)

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 愚癡無聞凡夫[色|受|想|行|識]集、滅、味、患、離,不如實知 → 愛樂於[色|受|想|行|識],讚歎於[色|受|想|行|識],染著心住 → 取 → 有 → 生 → 老、死、憂、悲、惱、苦 → 大苦聚集

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多聞聖弟子於[色|受|想|行|識]集、滅、味、患、離如實知 → 於彼[色|受|想|行|識]不愛樂、不讚歎、不染著、不留住 → [色|受|想|行|識]愛滅 → 取滅 → 有滅 → 生滅 → 老、死、憂、悲、惱、苦滅

(五五)

陰: 若所有諸[色|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色|受|想|行|識]陰。

受陰: 若[色|受|想|行|識]是有漏、是取,若彼[色|受|想|行|識]過去、未來、現在,生貪欲、瞋恚、愚癡及餘種種上煩惱心法,是名受陰。

(五六)

有漏法: 若[色|受|想|行|識]有漏、是取,彼色能生愛、恚,是名有漏法。。

無漏法: 諸所有[色|受|想|行|識]無漏、非受,彼色若過去、未來、現在,彼色不生愛、恚,是名無漏法。

(五七)

世尊為眾多比丘說法,「示、教、利、喜」。

比丘作念: 云何知、云何見,疾得「漏盡」?

世尊: 當善觀察諸陰,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

若復善男子於我所說法,觀察諸陰,勤欲、勤樂、勤念、勤信,彼能疾得盡諸漏。

愚癡無聞凡夫於色見是我,若見我者,是名為「行」。

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轉?無明觸生愛,緣愛起彼行。

彼「愛」何因?何集?何生?何轉?彼愛受因、受集、受生、受轉。

彼「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轉?彼受觸因、觸集、觸生、觸轉。

彼「觸」何因?何集?何生?何轉?謂彼觸六入處因、六入處集、六入處生、六入處轉。

彼「六入處」無常、有為、心緣起法;彼觸、受、行、愛,亦無常、有為、心緣起法。

六入處 → (無明)觸 → 受 → 愛 → 無明 → 行

(五八)

佛: 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

比丘: 此五受陰,以何為根?以何集?以何生?以何觸?

佛: 此五受陰,「欲」為根,「欲」集、「欲」生、「欲」觸。

比丘: 云何生「我慢」?

佛: 愚癡無聞凡夫於色見我、異我、相在,於受、想、行、識見我、異我、相在,於此生我慢。

比丘: 云何得「無我慢」?

佛: 多聞聖弟子不於色見我、異我、相在,不於受、想、行、識,見我、異我、相在。

比丘: 何所知、何所見,盡得「漏盡」?

佛: 諸所有[色|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知,如是見,疾得漏盡。

延伸閱讀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雜阿含經卷第二

CBETA: 雜阿含經 第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