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筆記] 雜阿含經卷第四 婆羅門相應 (2/3)



(八八)(九六)

若有如法乞求,供養父母,令其安樂,除苦惱者,實有大福。

如法於父母,恭敬修供養,
現世名稱流,命終生天上。

(八九)(九○)

若邪盛大會繫群少特牛、水特、水牸,及諸羊犢、小小眾生,悉皆傷殺,逼迫苦切;僕使作人,鞭笞恐怛,悲泣號呼;不喜不樂,眾苦作役。如是等邪盛大會,我不稱歎,以造大難故。

若復大會不繫縛群牛,乃至不令眾生辛苦作役者,如是邪盛大會,我所稱歎,以不造大難故。

(九一)

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現法安」、「現法樂」。何等為四?謂「方便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正命具足」。

方便具足: 善男子種種工巧業處以自營生,謂種田、商賈,或以王事,或以書疏算畫。於彼彼工巧業處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

守護具足: 善男子所有錢穀,方便所得,自手執作,如法而得,能極守護,不令王、賊、水、火劫奪漂沒令失,不善守護者亡失,不愛念者輒取,及諸災患所壞,是名善男子善守護。

善知識具足: 若有善男子不落度、不放逸、不虛妄、不凶險;如是知識能善安慰,未生憂苦能令不生,已生憂苦能令開覺,未生喜樂能令速生,已生喜樂護令不失,是名善男子善知識具足。

正命具足: 謂善男子所有錢財出內稱量,周圓掌護,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也。如執秤者,少則增之,多則減之,知平而捨。如是,善男子稱量財物,等入等出,莫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若善男子無有錢財而廣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為優曇缽果,無有種子,愚癡貪欲,不顧其後。或有善男子財物豐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癡人如餓死狗。是故,善男子所有錢財能自稱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

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後世安」、「後世樂」。何等為四?謂「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信具足: 善男子於如來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諸天、魔、梵及餘世人同法所壞,是名善男子信具足。

戒具足: 善男子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是名戒具足。

施具足: 善男子離慳垢心,在於居家,行解脫施,常自手與,樂修行捨,等心行施,是名善男子施具足。

慧具足: 善男子苦聖諦如實知,集、滅、道聖諦如實知,是名善男子慧具足。

(九二)

時,憍慢婆羅門於大眾前唱令靜默,而說偈言:
云何不起慢?云何起恭敬?
云何善慰喻?云何善供養?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父母及長兄,和尚諸師長,
及諸尊重者,所不應生慢。
應當善恭敬,謙下而問訊,
盡心而奉事,兼設諸供養。
離貪恚癡心,漏盡阿羅漢,
正智善解脫,伏諸憍慢心。
於此賢聖等,合掌稽首禮。

憍慢婆羅門即於座上解四聖諦——苦、集、滅、道,得無間等。

時,憍慢婆羅門「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疑惑,不由他度,於正法中得無所畏。

彼即出家,獨靜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得阿羅漢,心善解脫。

(九三)

或有一邪盛大會主行施作福而生於罪,為三刀劍之所刻削,得不善果報。何等三?謂「身」刀劍、「口」刀劍、「意」刀劍。

「意」刀劍生諸苦報: 如一會主造作大會,作是思惟:『我作邪盛大會,當殺爾所少壯特牛,爾所水特、水牸,爾所羊犢及種種諸蟲。』是名意刀劍生諸苦報。如是施主雖念作種種布施、種種供養,實生於罪。

「口」刀劍生諸苦報: 有一會主造作大會,作如是教:『我今作邪盛大會,汝等當殺爾所少壯特牛,乃至殺害爾所微細蟲。』是名口刀劍生諸苦報,大會主雖作是布施、供養,實生於罪。

「身」刀劍生諸苦報: 有一大會主造作大會,自手傷殺爾所特牛,乃至殺害種種細蟲,是名身刀劍生諸苦報。彼大會主雖作是念種種布施、種種供養,實生於罪。

婆羅門當勤供養三火,隨時恭敬,禮拜奉事,施其安樂。何等為三?一者「根本」,二者「居家」,三者「福田」。

根本」火: 隨時恭敬,奉事供養,施其安樂?謂善男子方便得財,手足勤苦,如法所得,供養父母,令得安樂,是名根本火。何故名為根本?若善男子從彼而生,所謂父母,故名根本。善男子以崇本故,隨時恭敬,奉事供養,施以安樂。

居家」火: 善男子隨時育養,施以安樂?謂善男子方便得財,手足勤苦,如法所得,供給妻子、宗親、眷屬、僕使、傭客,隨時給與,恭敬施安,是名家火。何故名家?其善男子處於居家,樂則同樂,苦則同苦,在所為作皆相順從,故名為家。是故善男子隨時供給,施與安樂。

福田」火: 善男子隨時恭敬,尊重供養,施其安樂?謂善男子方便得財,手足勤勞,如法所得,奉事供養諸沙門、婆羅門,善能調伏貪、恚、癡者,如是等沙門、婆羅門,建立福田,崇向增進,樂分樂報,未來生天,是名田火。何故名田?為世福田,謂為應供,是故名田。是善男子隨時恭敬,奉事供養,施其安樂。

善男子先所供養三火應斷令滅。何等為三?謂「貪欲」火、「瞋恚」火、「愚癡」火。所以者何?若貪火不斷不滅者,自害害他,自他俱害,現法得罪,後世得罪,現法後世得罪,緣彼而生心法憂苦,恚火、癡火亦復如是。婆羅門!若善男子事積薪火,隨時辛苦,隨時然,隨時滅火因緣受苦。

(九四)

婆羅門白佛:云何「不善男子」如月?

佛告婆羅門:如月黑分,光明亦失,色亦失,所係亦失,日夜消減,乃至不現。如是,有人於如來所,得信寂心,受持淨戒,善學多聞,損己布施,正見真實。於如來所淨信、持戒、惠施、多聞、正見真實已,然後退失,於戒、聞、施、正見悉皆忘失,日夜消減,乃至須臾,一切忘失。

若善男子不習近善知識,不數聞法,不正思惟,身行惡行,口行惡行,意行惡行。行惡因緣故,身壞命終,墮惡趣泥梨中。如是,不善男子其譬如月。

婆羅門白佛:云何「善男子」其譬如月?

佛告婆羅門:譬如明月淨分光明,色澤日夜增明,乃至月滿,一切圓淨。如是,善男子於如來法、律得淨信心,乃至正見真淨增明,戒增、施增、聞增、慧增,日夜增長;復於餘時親近善知識,聞說正法,內正思惟,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故,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化生天上。是故善男子譬如月。

(九五)

施「持戒者」得果報,不同犯戒。

(九七)

有異婆羅門年耆根熟,攝杖持缽,家家乞食。彼婆羅門遙見世尊而作是念:沙門瞿曇攝杖持缽,家家乞食,我亦攝杖持缽,家家乞食,我與瞿曇俱是比丘。

爾時,世尊說偈答曰:
所謂比丘者,非但以乞食,
受持在家法,是何名比丘。
於功德過惡,俱離修正行,
其心無所畏,是則名比丘。

(九八)

... 於是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聞世尊說偈,心轉增信,以滿缽香美飲食以奉世尊。世尊不受,以因說偈得故。即說偈言:
不因說法故,受彼食而食。

時,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白佛言:瞿曇!今以此食安著何處?

佛告婆羅門:我不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神、世人堪食此食而得安身。婆羅門!汝持此食著無虫水中,及少生草地。

時,婆羅門即持此食著無虫水中,水即煙起涌沸,啾啾作聲。如熱鐵丸投於冷水,啾啾作聲。如是彼食投著無虫水中,煙起涌沸,啾啾作聲。

時,婆羅門作是念:沙門瞿曇實為奇特!大德大力,乃令飲食神變如是。

時,彼婆羅門見食瑞應,信心轉增... 彼即出家已,獨靜思惟... 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乃至得阿羅漢,心善解脫。

(九九)

淨天母年老,在中堂持食祀火,求生梵天,不覺尊者淨天在門外立。

毘沙門天王於尊者淨天所極生敬信... 至淨天母前,而說偈言:
...
汝婆羅門尼,淨天住門外,
垢穢永無餘,是則天中天,
...

時,尊者淨天即為其母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復道而去。

(一○○)

異婆羅門: 謂佛者,云何為佛?為是父母制名?為是婆羅門制名?

世尊說偈答言:
佛見過去世,如是見未來,
亦見現在世,一切行起滅。
明智所了知,所應修已修,
應斷悉已斷,是故名為佛。
歷劫求選擇,純苦無暫樂,
生者悉磨滅,遠離息塵垢,
拔諸使刺本,等覺故名佛。

(一○一)

時,有豆磨種姓婆羅門隨彼道行,尋佛後來,見佛腳跡千輻輪相,印文顯現,齊輻圓輞,眾好滿足。見已,作是念:我未曾見人間有如是足跡,今當隨跡以求其人。

即尋腳跡至於佛所,見世尊坐一樹下,入晝正受,嚴容絕世,諸根澄靜,其心寂定,第一調伏,止觀成就,光相巍巍,猶若金山。見已,白言:為是天耶?

佛告婆羅門:我非天也。

婆羅門:為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

佛告婆羅門:我非龍乃至人、非人也。

婆羅門白佛:若言非天、非龍,乃至非人、非非人,為是何等?

世尊說偈答言:
天龍乾闥婆,緊那羅夜叉,
無善阿修羅,諸摩睺羅伽,
人與非人等,悉由煩惱生,
如是煩惱漏,一切我已捨,
已破已磨滅,如芬陀利生,
雖生於水中,而未曾著水,
我雖生世間,不為世間著,
歷劫常選擇,純苦無暫樂,
一切有為行,悉皆生滅故,
離垢不傾動,已拔諸劍刺,
究竟生死際,故名為佛陀。

(一○二)

時,事火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轉得信心,以滿缽好食奉上世尊。世尊不受,以說偈得故。

時,事火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見食瑞應已,增其信心... 即得出家,獨靜思惟 ... 得阿羅漢,心善解脫。

非道求清淨,供養祠祀火,
不識清淨道,猶如生盲者。
今已得安樂,出家受具足,
逮得於三明,佛所教已作。
先婆羅門難,今為婆羅門,
沐浴離塵垢,度諸天彼岸。

延伸閱讀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雜阿含經卷第四

CBETA: 雜阿含經 第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