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緣界種種故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想,緣種種想生種種欲,緣種種欲生種種覺,緣種種覺生種種熱,緣種種熱生種種求。
界 → 觸 → 受 → 想 → 欲 → 覺 → 熱 → 求云何種種界?謂十八界,眼界,乃至法界。
云何緣種種界生種種觸?云何?乃至緣種種熱生種種求?
謂緣眼界生眼觸,非緣眼觸生眼界,但緣眼界生眼觸;
非緣眼觸生眼想,非緣眼想生眼觸,但緣眼觸生眼想;
緣眼想生眼欲,非緣眼欲生眼想,但緣眼想生眼欲;
緣眼欲生眼覺,非緣眼覺生眼欲,但緣眼欲生眼覺;
緣眼覺生眼熱,非緣眼熱生眼覺,但緣眼覺生眼熱;
緣眼熱生眼求,非緣眼求生眼熱,但緣眼熱生眼求。
如是耳、鼻、舌、身、意界緣生意觸,乃至緣意熱生意求,亦如是廣說。
是名比丘緣種種界生種種觸,乃至緣種種熱生種種求,非緣種種求生種種熱,乃至非緣種種觸生種種界,但緣種種界生種種觸,乃至緣種種熱生種種求。」
如內六入處,外六入處亦如是說。
雜阿含 456 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光界、淨界、無量空入處界、無量識入處界、無所有入處界、非想非非想入處界、有滅界。」
光界: 緣闇可知,即色界二禪天。
淨界: 緣不淨可知,即色界三禪天。
無量空入處界: 即空無邊處界,無色界之第一天。厭形色之身,思無邊之空,作空無邊之解,所生之處,故曰空無邊處。無色界雖無處所,而由果報之差別,姑付以處之名。
無量識入處界: 即識無邊處界,無色界之第二天。由修識無邊處定而感得之果報,該定由厭棄虛空無邊,故捨虛空,轉心緣識,依觀想識無邊而入。
無所有入處界: 即無所有處界,無色界之第三天。由修無所有處定而感得之果報,該定由厭棄識之無邊,故捨緣識,轉心依無所有法而入。由修該定感得之果報,該定非如色界及前述三定之勝想,故稱非想,亦非如無想滅盡定之非想,故稱非非想。
非想非非想入處界: 即非想非非想處界,無色界天之最高者。非想,言非有想。非非想,言亦非有此非想也。
滅界: 修滅盡定所得之定報。時,有異比丘從座起,整衣服,稽首禮足,合掌白佛言:「世尊,彼光界、淨界、無量空入處界、無量識入處界、無所有入處界、非想非非想入處界、滅界。如此諸界,何因緣可知?」
佛告比丘:「彼光界者,緣闇故可知;
淨界緣不淨故可知;
無量空入處界者,緣色故可知;
無量識入處界者,緣空故可知;
無所有入處界者,緣所有可知;
非想非非想入處界者,緣有第一故可知;
滅界者,緣有身可知。」
緣空故可知: 經文為「緣內故可知」,經過校勘,應為「緣空故可知」。
有第一: 有眾生度一切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具足住,若起彼有者,是名有第一。諸比丘白佛言:「世尊,彼光界,乃至滅界,以何正受而得?」
佛告比丘:「彼光界、淨界、無量空入處界、無量識入處界、無所有入處界,此諸界於自行正受而得;
非想非非想入處界,於第一有正受而得;
滅界者,於有身滅正受而得。」
三界的說明,參閱長阿含經 第20卷 佛說長阿含第四分世記經忉利天品第八。雜阿含 457 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緣界故生說,非不界;緣界故生見,非不界;緣界故生想,非不界。
界 → 說、見、想
無界 → 無「說、見、想」緣下界,我說生下說、下見、下想、下思、下欲、下願、下士夫、下所作、下施設、下建立、下部分、下顯示、下受生。
如是中。
如是勝界,緣勝界,我說彼生勝說、勝見、勝想、勝思、勝願、勝士夫、勝所作、勝施設、勝建立、勝部分、勝顯示、勝受生。」
時,有婆迦利比丘白佛言:「世尊,若於三藐三佛陀起非三藐三佛陀見,彼見亦緣界而生耶?」
佛告比丘:「於三藐三佛陀起非三藐三佛陀見,亦緣界而生,非不界。
所以者何?凡夫界者,是無明界,如我先說,緣下界生下說、下見,乃至下受生,中勝界生勝說、勝見,乃至勝受生。」
在不同的境界,會生起不同的認知。凡夫在無明界,因此見佛不知是佛。雜阿含 458 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因生欲想,非無因;有因生恚想、害想,非無因。
云何因生欲想?謂緣欲界也。緣欲界故,生欲想、欲欲、欲覺、欲熱、欲求。
欲界 → 欲想、欲欲、欲覺、欲熱、欲求
欲想: 想要感官之欲的念頭 。
欲欲: 想要感官之欲的欲望 。
欲覺: 想要感官之欲的意向 。
欲熱: 想要感官之欲的熱惱。愚癡凡夫起欲求已,此眾生起三處邪,謂身、口、心。如是邪因緣故,現法苦住,有苦、有礙、有惱、有熱,身壞命終,生惡趣中,是名因緣生欲想。
現法苦住: 當生保持在痛苦中。云何因緣生恚想、害想?謂害界也。緣害界,生害想、害欲、害覺、害熱、害求。
害界 → 害想、害欲、害覺、害熱、害求愚癡凡夫起害求已,此眾生起三處邪,謂身、口、心。起三處邪因緣已,現法苦住,有苦、有礙、有惱、有熱,身壞命終,生惡趣中,是名因緣生害想。
諸比丘,若諸沙門、婆羅門如是安於生,生危嶮想,不求捨離,不覺、不吐,彼則現法苦住,有苦、有礙、有惱、有熱,身壞命終,生惡趣中。
譬如城邑聚落不遠有曠野,大火卒起,彼無有力能滅火者,當知彼諸野中眾生悉被火害。如是諸沙門、婆羅門安於生,生危嶮想,身壞命終,生惡趣中。
諸比丘,有因生出要想,非無因。
云何有因生出要想?謂出要界,緣出要界,生出要想、出要欲、出要覺、出要熱、出要求。
出要界 → 出要想、出要欲、出要覺、出要熱、出要求謂彼慧者出要求時,眾生三處生正,謂身、口、心,彼如是生正因緣已,現法樂住,不苦、不礙、不惱、不熱,身壞命終,生善趣中,是名因緣生出要想。
現法樂住: 當生保持著安樂、幸福。云何因緣生不恚、不害想?謂不害界也,不害界因緣生不害想、不害欲、不害覺、不害熱、不害求。
不害界 → 不害想、不害欲、不害覺、不害熱、不害求彼慧者不害求時,眾生三處正,謂身、口、心。彼正因緣生已,現法樂住,不苦、不礙、不惱、不熱,身壞命終,生善趣中,是名因緣生不害想。
若諸沙門、婆羅門安於生,生不害想,不捨離、不覺、不吐,現法樂住,不苦、不礙、不惱、不熱,身壞命終,生善趣中。
譬如城邑聚落邊有曠野,大火卒起,有人堪能手足滅火,當知彼諸眾生依草木者,悉不被害。
如是諸沙門、婆羅門安於生,生正想,不捨、不覺、不吐,現法樂住,不苦、不礙、不惱、不熱,身壞命終,生善趣中。」
雜阿含 459 經
婆羅門言:「云何?瞿曇,眾生為自作、為他作耶?」
自作: 自己所作。
他作: 他人所作。佛告婆羅門:「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婆羅門,於意云何?有眾生方便界,令諸眾生知作方便耶?」
方便: 方者方法,便者便用,便用契於一切眾生之機之方法也。婆羅門言:「瞿曇,有眾生方便界,令諸眾生知作方便也。」
佛告婆羅門:「若有方便界,令諸眾生知有方便者,是則眾生自作、是則他作。
眾生視情況 (視因緣),自己造作或他人造作,沒有一定是自己造作或他人造作。婆羅門,於意云何?有眾生安住界、堅固界、出界、造作界,令彼眾生知有造作耶?」
婆羅門白佛:「有眾生安住界、堅固界、出界、造作界,令諸眾生知有造作。」
佛告婆羅門:「若彼安住界、堅固界、出界、造作界,令諸眾生知有造作者,是則眾生自作、是則他作。」
雜阿含 460 經
尊者阿難告瞿師羅長者:「眼界異、色界異喜處,二因緣生識,三事和合生觸,又喜觸因緣生樂受。
眼界、(合意的) 色界 → 眼識
眼界、(合意的) 色界、眼識 → (喜) 觸 → (樂) 受如是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說。
復次,長者,有異眼界、異色界憂處,二因緣生識,三事和合生苦觸,彼苦觸因緣生苦受。
眼界、(不合意的) 色界 → 眼識
眼界、(不合意的) 色界、眼識 → (苦) 觸 → (苦) 受如是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說。
復次,長者,異眼界、異色界捨處,二因緣生識,三事和合生不苦不樂觸,不苦不樂觸因緣生不苦不樂受。如是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說。」
眼界、(不在意的) 色界 → 眼識
眼界、(不在意的) 色界、眼識 → (不苦不樂) 觸 → (不苦不樂) 受雜阿含 461 經
尊者阿難告瞿師羅長者:「有三界。云何三?謂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 婬欲食欲二欲強有情所住之處,名為欲界。
色界: 此界之眾生雖離淫欲,不著穢惡之色法,然尚為清淨微細之色法所繫縛。身體與宮殿國土物質,總為殊妙精好。
無色界: 此界無一可謂為色法之物質,亦無身體,無宮殿,但存識心,而住居於深妙之禪定,故謂之為無色界。此界有情之生存,固無色法、場所,從而無空間高下之別,然由果報之勝劣差別,則分為四階級,即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四空處。爾時,尊者阿難即說偈言:
「曉了於欲界,色界亦復然,
捨一切有餘,得無餘寂滅。
於身和合界,永盡無餘證,
三耶三佛說,無憂離垢句。」
有餘: 還有餘留的。此處特指還有餘留的執著。
無餘寂滅: 無餘涅槃,指解脫者的入滅。
參閱: 長阿含經 第20卷 佛說長阿含第四分世記經忉利天品第八
佛告比丘:「欲界眾生有十二種。何等為十二?一者地獄,二者畜生,三者餓鬼,四者人,五者阿須倫,六者四天王,七者忉利天,八者焰摩天,九者兜率天,十者化自在天,十一者他化自在天,十二者魔天。
色界眾生有二十二種:一者梵身天,二者梵輔天,三者梵眾天,四者大梵天,五者光天,六者少光天,七者無量光天,八者光音天,九者淨天,十者少淨天,十一者無量淨天,十二者遍淨天,十三者嚴飾天,十四者小嚴飾天,十五者無量嚴飾天,十六者嚴飾果實天,十七者無想天,十八者無造天,十九者無熱天,二十者善見天,二十一者大善見天,二十二者阿迦尼吒天。
無色界眾生有四種。何等為四?一者空智天,二者識智天,三者無所有智天,四者有想無想智天。」
參閱: 起世經卷第八 三十三天品第八之三
「諸比丘!何者欲界十二種類?謂地獄、畜生、餓鬼、人、阿修羅、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魔身天等,此名十二。
何者色界二十二種?謂梵身天、梵輔天、梵眾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淨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廣天、少廣天、無量廣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惱天、善見天、善現天、阿迦膩吒天等,此等名為二十二種。
無色界中,有四種者,謂空無邊天、識無邊天、無所有天、非想非非想天,此名四種。」雜阿含 462 經
尊者阿難告瞿師羅長者:「有三界,色界、無色界、滅界,是名三界。」即說偈言:
「若色界眾生,及住無色界,
不識滅界者,還復受諸有。
若斷於色界,不住無色界,
滅界心解脫,永離於生死。」
雜阿含 463 經
尊者阿難答瞿師羅長者:「謂三出界。云何三?謂從欲界出至色界,色界出至無色界、一切諸行一切思想滅界,是名三出界。」即說偈言:
滅界: 修滅盡定所得之定報。「知從欲界出, 超踰於色界,
一切行寂滅, 勤修正方便。
斷除一切愛, 一切行滅盡,
知一切有餘, 不復轉還有。」
雜阿含 464 經
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者,當以二法專精思惟,所謂止、觀。」
止: 心定止於一處。
觀: 觀察心念所緣 (觀察妄想)。上座答言:「尊者阿難,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
上座答言:「尊者阿難,若斷界、無欲界、滅界,是名諸解脫界。」
斷界: 斷一切行。
無欲界: 斷除愛欲。
滅界: 一切行滅。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斷一切行,是名斷界;斷除愛欲,是無欲界;一切行滅,是名滅界。」
時,尊者阿難白佛言:「奇哉!世尊,大師及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義、同味,我今詣上座名上座者,問如此義,亦以此義、此句、此味答我,如今世尊所說,我復詣五百比丘所,亦以此義、此句、此味而問,彼五百比丘亦以此義、此句、此味答,如今世尊所說。是故當知,師及弟子一切同法、同義、同句、同味。」
佛告阿難:「上座者是阿羅漢,諸漏已盡,已捨重擔,正智心善解脫,彼五百比丘亦皆如是。」
雜阿含 465 經
爾時,尊者羅睺羅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
佛告羅睺羅:「諦聽,善思,當為汝說。羅睺羅,若比丘於所有地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實知,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亦復如是。
非我: 並非有「恆常不變的自我」。
不異我: 並非五陰之外有「恆常不變的自我」。
不相在: 五蘊不在我中,我不在五蘊中。羅睺羅,比丘如是知、如是見,於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羅睺羅,若比丘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是名斷愛縛諸結、斷諸愛、正慢無間等、究竟苦邊。」
雜阿含 466 經
爾時,尊者羅睺羅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
佛告羅睺羅:「有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此三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轉?
謂此三受,觸因、觸集、觸生、觸轉;
彼彼觸因、彼彼受生;
若彼彼觸滅,彼彼受亦滅、止、清涼、沒。
觸 → 受
觸滅 → 受滅、止、清涼、沒如是知、如是見我此識及外境界一切相,得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
雜阿含 467 經
爾時,尊者羅睺羅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
佛告羅睺羅:「有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觀於樂受而作苦想,
觀於苦受作劍刺想,
觀不苦不樂受作無常想、滅想。
若彼比丘觀於樂受而作苦想,觀於苦受作劍刺想,觀不苦不樂受作無常、滅想者,是名正見。」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觀樂作苦想,苦受同劍刺,
於不苦不樂,修無常滅想,
是則為比丘。正見成就者,
寂滅安樂道,住於最後邊,
永離諸煩惱,摧伏眾魔軍。」
雜阿含 468 經
爾時,尊者羅睺羅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
佛告羅睺羅:「有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觀於樂受,為斷樂受貪使故,於我所修梵行;
斷苦受瞋恚使故,於我所修梵行;
斷不苦不樂受癡使故,於我所修梵行。
羅睺羅,若比丘樂受貪使已斷、已知;
苦受恚使已斷、已知;
不苦不樂受癡使已斷、已知者,
是名比丘斷除愛欲縛、去諸結、慢無間等、究竟苦邊。」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樂受所受時, 則不知樂受,
貪使之所使, 不見出要道。
苦受所受時, 則不知苦受,
瞋恚使所使, 不見出要道。
不苦不樂受, 正覺之所說,
不善觀察者, 終不度彼岸。
比丘勤精進, 正知不動轉,
如此一切受, 慧者能覺知。
覺知諸受者, 現法盡諸漏,
明智者命終, 不墮於眾數。
眾數既已斷, 永處般涅槃。」
雜阿含 469 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大海深嶮者,此世間愚夫所說深嶮,非賢聖法、律所說深嶮。
世間所說者,是大水積聚數耳,若從身生諸受,眾苦逼迫,或惱、或死,是名大海極深嶮處。
愚癡無聞凡夫於此身生諸受,苦痛逼迫,或惱、或死,憂悲稱怨,啼哭號呼,心亂發狂,長淪沒溺,無止息處。
多聞聖弟子於身生諸受,苦痛逼迫,或惱、或死,不生憂悲、啼哭號呼、心生狂亂,不淪生死,得止息處。」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身生諸苦受, 逼迫乃至死,
憂悲不息忍, 號呼發狂亂,
心自生障礙, 招集眾苦增,
永淪生死海, 莫知休息處。
能捨身諸受, 身所生苦惱,
切迫乃至死, 不起憂悲想。
不啼哭號呼, 能自忍眾苦,
心不生障礙, 招集眾苦增。
不淪沒生死, 永得安隱處。」
雜阿含 470 經
一般人遇境會感到苦,聖弟子也會感受到苦,凡夫的苦和聖弟子的苦有什麼差別呢? 答案請見本經。
凡夫的樂和聖弟子的樂,有什麼差別呢? 凡夫的樂是欲樂會無常生滅,聖弟子是樂是解脫煩惱的涅槃之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多聞聖弟子亦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諸比丘,凡夫、聖人有何差別?」
佛告諸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身觸生諸受,增諸苦痛,乃至奪命,愁憂稱怨,啼哭號呼,心生狂亂,當於爾時,增長二受,若身受、若心受。
譬如士夫身被雙毒箭,極生苦痛,愚癡無聞凡夫亦復如是。增長二受,身受、心受,極生苦痛。
所以者何?以彼愚癡無聞凡夫不了知故,於諸五欲生樂受觸,受五欲樂,受五欲樂故,為貪使所使;
苦受觸故,則生瞋恚,生瞋恚故,為恚使所使。
於此二受,若集、若滅、若味、若患、若離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生不苦不樂受,為癡使所使。
凡夫因身觸而感到快樂 (樂身受) 時 (第一隻毒箭),會貪求此境界 (樂心受) 而受貪求的煩惱所驅使 (第二隻毒箭)。
凡夫因身觸而感到痛苦 (苦身受) 時 (第一隻毒箭),會起瞋恨心 (苦心受) 而受瞋恨的煩惱所驅使 (第二隻毒箭)。
凡夫不如實知身受、心受的集、滅、味、患、離,生起不苦不樂受 (第一隻毒箭),而受愚癡的煩惱所驅使 (第二隻毒箭)。為樂受所繫終不離,苦受所繫終不離,不苦不樂受所繫終不離。云何繫?謂為貪、恚、癡所繫,為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繫。
多聞聖弟子身觸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奪命,不起憂悲稱怨、啼哭號呼、心亂發狂,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
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
為樂受觸,不染欲樂,不染欲樂故,於彼樂受,貪使不使。
於苦觸受不生瞋恚,不生瞋恚故,恚使不使。
於彼二使,集、滅、味、患、離如實知,如實知故,於不苦不樂受,癡使不使。
於彼樂受解脫不繫,苦受、不苦不樂受解脫不繫。
於何不繫?謂貪、恚、癡不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不繫。」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多聞於苦樂, 非不受覺知,
彼於凡夫人, 其實大有聞。
樂受不放逸, 苦觸不增憂,
苦樂二俱捨, 不順亦不違。
比丘勤方便, 正智不傾動,
於此一切受, 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 現法盡諸漏,
身死不墮數, 永處般涅槃。」
雜阿含 471 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空中狂風卒起,從四方來,有塵土風、無塵土風、毘濕波風、鞞嵐婆風、薄風、厚風,乃至風輪起風。
身中受風亦復如是,種種受起——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
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
樂食受、苦食受、不苦不樂食受;
樂無食、苦無食、不苦不樂無食受;
樂貪受、苦貪受、不苦不樂貪受;
樂出要受、苦出要受、不樂不苦出要受。」
食: 指世俗的;或指四食。在此處是指世俗的。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譬如虛空中, 種種狂風起,
東西南北風, 四維亦如是。
有塵及無塵, 乃至風輪起,
如是此身中, 諸受起亦然。
若樂若苦受, 及不苦不樂,
有食與無食, 貪著不貪著。
比丘勤方便, 正智不傾動,
於此一切受, 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 現法盡諸漏,
身死不墮數, 永處般涅槃。」
雜阿含 472 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客舍種種人住,若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野人獵師、持戒犯戒、在家出家,悉於中住。
此身亦復如是,種種受生——
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
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
樂食受、苦食受、不苦不樂食受;
樂無食受、苦無食受、不苦不樂無食受;
樂貪著受、苦貪著受、不苦不樂貪著受;
樂出要受、苦出要受、不苦不樂出要受。」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譬如客舍中, 種種人住止,
剎利婆羅門, 長者居士等,
旃陀羅野人, 持戒犯戒者,
在家出家人, 如是等種種,
此身亦如是。 種種諸受生,
若樂若苦受, 及不苦不樂,
有食與無食, 貪著不貪著,
比丘勤方便, 正智不傾動,
於此一切受, 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 現法盡諸漏,
身死不墮數, 永處般涅槃。」
雜阿含 473 經
明明生活中不是只有苦,也有樂,或者許多人覺得是樂多苦少,為什麼佛陀教我們不間斷地觀察苦聖諦呢? 答案請見本經。時,有異比丘獨一靜處禪思,念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
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諸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知諸行無常, 皆是變易法,
故說受悉苦, 正覺之所知。
比丘勤方便, 正智不傾動,
於諸一切受, 黠慧能了知。
悉知諸受已, 現法盡諸漏,
身死不墮數, 永處般涅槃。」
雜阿含 474 經
爾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禪思,念言:『如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
佛告阿難:「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
又復,阿難,我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以諸行漸次止息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
阿難白佛言:「云何?世尊,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
佛告阿難:「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
第二禪正受時,覺觀寂滅;
第三禪正受時,喜心寂滅;
第四禪正受時,出入息寂滅;
空入處正受時,色想寂滅;
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寂滅;
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寂滅;
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寂滅;
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寂滅;
是名漸次諸行寂滅。」
言語寂滅: 沒有口行 (言語),也沒有和語言文字有關的意念。阿難白佛言:「世尊,云何漸次諸行止息?」
佛告阿難:「初禪正受時,言語止息;
二禪正受時,覺觀止息;
三禪正受時,喜心止息;
四禪正受時,出入息止息;
空入處正受時,色想止息;
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止息;
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止息;
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止息;
想受滅正受時,想受止息;
是名漸次諸行止息。」
佛告阿難:「復有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如是止息,於餘止息無過上者。」
佛告阿難:「於貪欲心不樂、解脫,恚、癡心不樂、解脫,是名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
貪、恚、癡解脫是最高層次、最究竟的止息。
雜阿含 475-478 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毘婆尸如來未成佛時,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如是觀,觀察諸受。
云何為受?云何受集?云何受滅?云何受集道跡?云何受滅道跡?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離?
道跡: path.如是觀察,有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觸集是受集。
觸滅是受滅。
若於受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集道跡。
若於受不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滅道跡。
若受因緣生樂喜,是名受味。
若受無常變易法,是名受患。
若於受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
如毘婆尸佛,如是式棄佛、毘濕波浮佛、迦羅迦孫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佛,及我釋迦文佛,未成佛時思惟觀察諸受,亦復如是。
參閱雜阿含 41 經,說明五受陰及集、味、患、離。雜阿含 479 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我於諸受不如實知,受集、受滅、受集道跡、受滅道跡、受味、受患、受離不如實知,我於諸天世間、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得解脫、出離、脫諸顛倒,亦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我於諸受、受集、受滅、受集道跡、受滅道跡、受味、受患、受離如實知故,於諸天世間、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為脫、為出、為脫諸顛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雜阿含 480 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沙門、婆羅門於諸受不如實知,受集、受滅、受集道跡、受滅道跡、受味、受患、受離不如實知者;非沙門、非婆羅門,不同沙門、不同婆羅門,非沙門義、非婆羅門義,非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若沙門、婆羅門於諸受如實知,受集、受滅、受集道跡、受滅道跡、受味、受患、受離如實知者,彼是沙門之沙門、婆羅門之婆羅門,同沙門、同婆羅門,沙門義、婆羅門義,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雜阿含 481 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欲於此中半月坐禪。諸比丘,勿復遊行,唯除乞食及布薩,即便坐禪,不復遊行,唯除乞食及布薩。」
布薩: 譯曰淨住,善宿,又曰長養。出家之法,每半月,集眾僧說戒經,使比丘住於淨戒中,能長養善法;又在家之法,於六齋日持八戒而增長善法,謂之布薩。爾時,世尊半月過已,敷坐具,於眾前坐,告諸比丘:「我以初成佛時所思惟禪法少許禪分,於今半月,思惟作是念:『諸有眾生,生受皆有因緣,非無因緣。云何因緣?欲是因緣、覺是因緣、觸是因緣。』
欲: 欲望、動機,有動機才會有感受。
覺: 新譯為尋,把注意力放在所緣,才會有感受。參閱: [閱讀筆記] 注意力錯覺 Illusion of Attention「諸比丘,於欲不寂滅、覺不寂滅、觸不寂滅,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
彼欲寂滅、覺不寂滅、觸不寂滅,以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
彼欲寂滅、覺寂滅、觸不寂滅,以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
彼欲寂滅、覺寂滅、觸寂滅,以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彼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
彼欲寂滅、覺寂滅、觸寂滅,以彼因緣故,眾生生受: 當欲、覺、觸由不寂滅到寂滅的轉變時,也會產生受。邪見因緣故,眾生生受,邪見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
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邪解脫、邪智因緣故,眾生生受,邪智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
正見因緣故,眾生生受,正見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
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因緣故,眾生生受,正智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
若彼欲不得者得、不獲者獲、不證者證生,以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彼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
是名不寂滅因緣,眾生生受,寂滅因緣,眾生生受。
若沙門、婆羅門如是緣緣、緣緣集、緣緣滅、緣緣集道跡、緣緣滅道跡不如實知者,彼非沙門之沙門、非婆羅門之婆羅門,不同沙門之沙門、不同婆羅門之婆羅門,非沙門義、非婆羅門義,非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若沙門、婆羅門於此緣緣、緣緣集、緣緣滅、緣緣集道跡、緣緣滅道跡如實知者,當知是沙門之沙門、婆羅門之婆羅門,同沙門、同婆羅門,以沙門義、婆羅門義,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雜阿含 482 經
佛告給孤獨長者:「善哉,長者,三月供養衣被、飲食、應病湯藥。汝以莊嚴淨治上道,於未來世當獲安樂果報,然汝今莫得默然樂受此法,汝當精勤,時時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
莊嚴淨治上道: 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照顧比丘僧團」。
身作證: 親身體證。時,給孤獨長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而去。
爾時,尊者舍利弗於眾中坐,知給孤獨長者去已,白佛言:「奇哉!世尊,善為給孤獨長者說法,善勸勵給孤獨長者,言:『汝已三月具足供養如來大眾中,淨治上道,於未來世,當受樂報;汝莫默然樂著此福,汝當時時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
世尊,若使聖弟子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得遠離五法,修滿五法。
云何遠離五法?謂斷欲所長養喜、斷欲所長養憂、斷欲所長養捨、斷不善所長養喜、斷不善所長養憂,是名五法遠離。
云何修滿五法?謂隨喜、歡喜、猗息、樂、一心。」
修滿五法: 對應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狀態。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若聖弟子修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遠離五法,修滿五法。」
雜阿含 483 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食念者、有無食念者、有無食無食念者;
有食樂者、無食樂者、有無食無食樂者;
有食捨者、有無食捨者、有無食無食捨者;
有食解脫者、有無食解脫者、有無食無食解脫者。
云何食念?謂五欲因緣生念。
參閱雜阿含 344 經: 云何於食如實知?
食念: 有染污的心念。
五欲: 色聲香味觸之五境,能起人貪欲之心,故稱欲。云何無食念?謂比丘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是名無食念。
無食念: 沒有染污的心念。
離生喜樂: 離指離欲、惡不善法。云何無食無食念?謂比丘有覺有觀息,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是名無食無食念。
無食無食念: 比沒有染污更沒有染污的心念。云何有食樂?謂五欲因緣生樂、生喜,是名有食樂。
食樂: 有染污的樂。云何無食樂?謂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是名無食樂。
無食樂: 沒有染污的樂。云何無食無食樂?謂比丘離喜、貪,捨心,住正念、正知,安樂住彼聖說捨,是名無食無食樂。
無食無食樂: 比沒有染污更沒有染污的樂。云何有食捨?謂五欲因緣生捨,是名有食捨。
食捨: 有染污的平靜。
食捨: 舉例來說,餓的時候,很想吃 (美食),但吃飽了,就不想吃 (美食) 了。云何無食捨?謂彼比丘離喜、貪,捨心,住正念、正知,安樂住彼聖說捨,第三禪具足住,是名無食捨。
無食捨: 沒有染污的平靜。云何無食無食捨?謂比丘離苦息樂,憂喜先已離,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第四禪具足住,是名無食無食捨。
無食無食捨: 比沒有染污更沒有染污的平靜。
食捨、無食捨、無食無食捨: 可看出捨也有不同的層次。云何有食解脫?謂色俱行。
食解脫: 解除染污的束縛。
色俱行: 色界。云何無食解脫?謂無色俱行。
無食解脫: 解除沒有染污的束縛。
無色俱行: 無色界。云何無食無食解脫?謂彼比丘貪欲不染、解脫,瞋恚、愚癡心不染、解脫,是名無食無食解脫。
無食無食解脫: 解除比沒有染污更沒有染污的束縛,指離貪瞋癡染污的解脫。
雜阿含 484 經
尊者阿難問尊者跋陀羅比丘言:「云何名為見第一?云何聞第一?云何樂第一?云何想第一?云何有第一?」
尊者跋陀羅語尊者阿難言:「有梵天自在造作、化如意,為世之父,若見彼梵天者,名曰見第一。
此見第一應是當時婆羅門教的說法。阿難,有眾生離生喜樂,處處潤澤,處處敷悅,舉身充滿,無不滿處。所謂離生喜樂,彼從三昧起,舉聲唱說,遍告大眾:『極寂靜者,離生喜樂,極樂者,離生喜樂。』諸有聞彼聲者,是名聞第一。
聽到證初禪的人說明初禪的狀態,稱為聞第一。但這個說法應非究竟,舉例,聽到證阿羅漢的人說明阿羅漢的狀態,更為究竟。復次,阿難,有眾生於此身離喜之樂潤澤,處處潤澤,敷悅充滿,舉身充滿,無不滿處,所謂離喜之樂,是名樂第一。
自已證得三禪,稱為樂第一 (等同於雜阿含 483 經講的無食無食樂),但有比樂第一還殊勝的樂,參閱雜阿含 485 經。云何想第一?阿難,有眾生度一切識入處無所有,無所有入處具足住,若起彼想者,是名想第一。
想第一: 已具足無所有入處之後,起想,而此時的想已是最高層次的想,因此稱為想第一,因為若再往更高層次,已經是非想非非想入處了 (無想)。云何有第一?復次,阿難,有眾生度一切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具足住,若起彼有者,是名有第一。
有第一: 已具足非想非非想入處,而此時的有已是最高層次的有 - 最高層次的存在狀態,因此稱為有第一,因為若再往更高層次,已經是滅界了 (無有)。尊者阿難語尊者跋陀羅比丘言:「多有人作如是見、如是說,汝亦同彼,有何差別?我作方便問汝,汝當諦聽,當為汝說。
如其所觀,次第盡諸漏,是為見第一。
如其所聞,次第盡諸漏,是名聞第一。
如其所聞: 經文為如其所問,疑為如其所聞之訛誤。如所生樂,次第盡諸漏者,是名樂第一。
如其所想,次第盡諸漏者,是名想第一。
如實觀察,次第盡諸漏,是名有第一。」
雜阿含 485 經
瓶沙王白尊者優陀夷言:「云何世尊所說諸受?」
優陀夷言:「大王,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瓶沙王白尊者優陀夷:「莫作是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正應有二受——樂受、苦受。若不苦不樂受,是則寂滅。」
如是三說,優陀夷不能為王立三受,王亦不能立二受,俱共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
時,尊者優陀夷以先所說,廣白世尊:「我亦不能立三受,王亦不能立二受,今故共來具問世尊如是之義,定有幾受?」
佛告優陀夷:「我有時說一受,或時說二受,或說三、四、五、六、十八、三十六,乃至百八受,或時說無量受。
云何我說一受?如說所有受,皆悉是苦,是名我說一受。
云何說二受?說身受、心受,是名二受。
云何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云何四受?謂欲界繫受、色界繫受、無色界繫受,及不繫受。
云何說五受?謂樂根、喜根、苦根、憂根、捨根,是名說五受。
云何說六受?謂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
云何說十八受?謂隨六喜行、隨六憂行、隨六捨行受,是名說十八受。
六喜行: 若眼見色喜,於彼色處行。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喜,於彼法處行。是名六喜行。 (雜阿含 336 經)云何三十六受,依六貪著喜、依六離貪著喜、依六貪著憂、依六離貪著憂、依六貪著捨、依六離貪著捨,是名說三十六受。
云何說百八受?謂三十六受,過去三十六、未來三十六、現在三十六,是名說百八受。
云何說無量受?如說此受彼受等,比丘,如是無量名說,是名說無量受。
優陀夷,我如是種種說受如實義,世間不解,故而共諍論,共相違反,終竟不得我法、律中真實之義以自止息。優陀夷,若於我此所說種種受義,如實解知者,不起諍論、共相違反,起、未起諍能以法、律止令休息。
然,優陀夷,有二受,欲受、離欲受。
云何欲受,五欲功德因緣生受,是名欲受。
欲受: 欲樂 (參照對比之南傳經文)。
五欲: 色聲香味觸之五境,能起人貪欲之心,故稱欲。云何離欲受?謂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是名離欲受。
離欲受: 離欲之樂 (參照對比之南傳經文)。若有說言眾生依此初禪,唯是為樂非餘者,此則不然。所以者何?更有勝樂過於此故,何者是?謂比丘離有覺有觀,內淨,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是名勝樂。
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入處,轉轉勝說。
若有說言:『唯有此處,乃至非想非非想極樂非餘。』亦復不然。所以者何?更有勝樂過於此故,何者是?謂比丘度一切非想非非想入處,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是名勝樂過於彼者。
若有異學出家作是說言:『沙門釋種子唯說想受滅,名為至樂。』此所不應。所以者何?應當語言:『此非世尊所說受樂數,世尊說受樂數者,如說。』
優陀夷,有四種樂。何等為四?謂離欲樂、遠離樂、寂滅樂、菩提樂。」
雜阿含 486 - 489 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一法,觀察無常、觀察變易、觀察離欲、觀察滅、觀察捨離,生正厭離、不樂、背捨,得盡諸漏,究竟苦邊,解脫於苦,所謂一切眾生由食而存。
復有二法,名及色。
復有三法,謂三受。
三受: 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復有四法,謂四食。
四食: 麤摶食,二者細觸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識食。 (雜阿含 344 經)復有五法,謂五受陰。
復有六法,謂六內外入處。
復有七法,謂七識住。
七識住: 有情依果報受生三界,其識所愛樂、止住之處有七,又作七識處、七識止處、七神識止處。即: 人及欲天、梵天、光音天、遍淨天、無量空處天、無量識處天、無所有處天。 (中阿含因品大因經第一)復有八法,謂世八法。
世八法: 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復有九法,謂九眾生居。
九眾生居: 九種有情眾生之住處,即: 欲界之「人、天」、色界之「梵天、光音天、遍淨天、無想天」、無色界之「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復有十法,謂十業跡。
十業跡: 十惡業,殺、盜、淫 (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 (口)、貪、瞋、癡 (意)。於此十法,正觀無常、觀察變易、觀察離欲、觀察滅、觀察捨離,生正厭離、不樂、背捨,得盡諸漏,究竟苦邊,解脫於苦。」
延伸閱讀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雜阿含經卷第十七
CBETA: 雜阿含經 第1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