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之前看過一些南傳法師 (如馬哈希法師的《內觀基礎》) 的著作,說明基於四念處及念住經的內觀實修方法,自行作了些練習,心生嚮往,有機會想一探究竟。
前一陣子看到恰宓禪師的《開悟之道》的摘錄,貼在佛法之探究與實踐社團後,魏孝丞提供了馬哈希都會一日禪的活動訊息。
機會難得,於是立即報名參加了此禪修活動。
禪修觀念說明
指導法師為大策法師,幽默風趣,以生活化的方式來說明及指導。
首先說明「寂止禪」和「內觀禪」的差異。
修「寂止禪」時,心專注在所緣 (例如呼吸) 而不動。
「寂止禪」的修習可以培養「定」。
修「內觀禪」時,心專注在所緣 ,觀察其變化 (例如呼吸時腹部的上下移動),並加以標記 (例如吸氣腹部鼓起時,標記「上」;吐氣腹部收縮時,標記「下」),隨著變化更明顯的現象升起 (如念頭、痛),轉移去觀察 (例如想其他事物時,標記「想」),隨著變化更明顯的現象消失,回到原本觀察的所緣,繼續觀察、標記。
「內觀禪」的修習可以培養「慧」。
行禪
如上圖,在 A 處及 B 處之間來回行走。
行禪: 第 1 階
在 A 處,觀察、標記「站」,作身體掃瞄,覺察全身的感覺。
左腳提起,過程中觀察腳跟離地、腳尖離地,標記「左」,腳掌推前,腳掌放下。
右腳提起,過程中觀察腳跟離地、腳尖離地,標記「右」,腳掌推前,腳掌放下。
走處 B 處時,標記「停」,兩腳平行恢復站姿。
標記「站」。
向右轉動腳及身體,標記「轉」,每次腳及身體的轉動,皆標記「轉」,大約進行 5 - 6 次轉,使得身體面對 A 處。
標記「站」。
開始走回 A 處。
如此反覆來回行走。
行禪: 第 2 階
同第 1 階,不同處在於,左腳或右腳提起,過程中觀察腳跟離地、腳尖離地,腳尖離地時,標記「提起」,腳掌推前,腳掌放下,標記「放下」。
行禪: 第 3 階
同第 2 階,不同處在於,左腳或右腳提起,過程中觀察腳跟離地、腳尖離地,腳尖離地時,標記「提起」,腳掌推前,標記「推前」,腳掌放下,標記「放下」。
行禪的過程,先走第 1 階,一段時間後,再進入第 2 階,一段時間後,再進入第 3 階。
坐禪
上座後,兩手肩膀往上提,然後放鬆讓兩手肩膀自然下墜,用以找到肩膀最放鬆的位置。
深呼吸 2 次。
標記「坐、坐」 - 觀察全身的坐姿。
標記「左臀觸」 - 觀察左臀接觸座墊的感覺。
標記「坐、坐」 - 觀察全身的坐姿。
標記「右臀觸」 - 觀察右臀接觸座墊的感覺。
標記「坐、坐」 - 觀察全身的坐姿。
標記「手的觸」 - 觀察兩手接觸的感覺。
觀察呼吸的進出。
觀察胸部隨著呼吸而上下移動。
觀察腹部的上下移動。
吸氣時觀察到腹部擴張的移動時,標記「上」。
吐氣時觀察到腹部收縮的移動時,標記「下」。
上下是概念,不一定是指上移或下移,在不同階段,觀察到的腹部移動狀況會變化;吸氣時若感覺腹部往前鼓起時,標記上;吐氣時若感覺腹部往內縮時,標記下;隨著呼吸細沉,腹部可能會以上下的方式移動。
若念頭跑掉,觀察並標記跑掉的念頭:「痛」、「想」、「回憶」、「計劃」、「喜悅」、「聽到」。
念頭回到呼吸時,繼續隨著腹部的移動,標記「上」、「下」。
要點是保持心與所緣 (專注的目標) 合一。
早上練習了行禪及坐禪。
用齋後進行戶外行禪。
戶外行禪
因為行走速度快,心會跟不上腳的移動,可找出特定的點進行標記,例如左腳尖離開地面時,標記「左」,右腳尖離開地面時,標記「右」。
在樹下練習坐禪。
回禪堂後練習行禪、坐禪、行禪、坐禪。
最後分組討論,每個人輪流說明自己的心得以及遇到的困難。
原本只是看書自行簡單練習,經過法師的詳細解說並實際操作,更了解其中的要領,練習後感到法喜。
在幾天的練習之後,發覺原本打坐時心較散亂,以觀察、標記的方式打坐,能夠清楚地觀察到心如何從一個妄念跳到下一個妄念,心也變得比以往安定許多。
延伸閱讀
MBSC 中階精進二日禪
毗婆舍那實修教學 (The Way to Practice Vipassana Meditation)
打坐專用坐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