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筆記]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上半卷 因緣相應 (1/3)

雜阿含 283 經

本經說明,若對於人﹑事﹑物生起貪愛執著之心 (愛),因貪愛而執取 (取),因執取而產生了導致未來世再度受生之作用力 (有),因而有下一世的受生 (生) 及隨之而來的老病死憂悲惱苦等無窮無盡的煩惱與痛苦。

以種樹為喻,原本是一株幼小的樹苗,若給予培育灌溉,小樹苗將會逐漸成長茁壯。

同樣的,若對於人﹑事﹑物生起貪愛執著之心,煩惱與痛苦將會隨之增長。

一株幼小的樹苗,若不給予培育灌溉,甚至斷根、截枝,以火焚燒,小樹苗將會逝去。

同樣的,若對於人﹑事﹑物,觀察它的無常變化,觀察它的產生及消逝,不對它有所欲求,放下,不生顧念,心不縛著,貪愛便會熄滅,執取隨之熄滅,導致未來世再度受生之作用力隨之熄滅,下一世的受生隨之熄滅,無窮無盡的煩惱與痛苦亦將隨之熄滅。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結所繫法隨生味著、顧念、心縛,則愛生;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

結: 繫縛;煩惱之異名。謂眾生因煩惱妄惑,造諸惡業,而為眾苦繫縛,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故稱為結。 (佛光阿含藏)

結所繫法: 導致束縛的人﹑事﹑物。南傳作「在會被結縛的法上」,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能加諸束縛的事」(things that can fetter)。 (莊春江阿含辭典)

味著: 貪愛執著。

顧念: 眷顧、愛念。

愛: 貪愛。

緣: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為條件」(as condition),或「由於」(because of)。 (莊春江阿含辭典)

取: 執取;執著於所對之境。

愛緣取: 因貪愛而有執取。

有: 導致未來世再度受生之作用力;能牽引當來果報之業。 (佛光大辭典)

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如人種樹,初小軟弱,愛護令安,壅以糞土,隨時溉灌,冷暖調適,以是因緣,然後彼樹得增長大。

如是,比丘!結所繫法味著將養,則生恩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若於結所繫法隨順無常觀,住生滅觀、無欲觀、滅觀、捨觀,不生顧念,心不縛著,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猶如種樹,初小軟弱,不愛護,不令安隱,不壅糞土,不隨時溉灌,冷暖不適,不得增長;若復斷根、截枝,段段斬截,分分解析,風飄日炙,以火焚燒,燒以成糞,或颺以疾風,或投之流水。

比丘,於意云何?非為彼樹斷截其根,乃至焚燒,令其磨滅,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耶?」

答言:「如是,世尊!」

「如是,比丘!

於結所繫法隨順無常觀,住生滅觀,無欲觀、滅觀、捨觀,不生顧念,心不縛著,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284 經

本經說明,若對於人﹑事﹑物生起貪愛執著之心 (愛),心追逐於名色 (認知的對象。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認知的對象為色蘊等有形的物質,意識認知的對象為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等無形的概念),名色使得感官 (六入處) 起作用,外境和感官接觸後,產生了覺受,覺受導致貪愛,因貪愛而執取,因執取而產生了導致未來世再度受生之作用力 (有),因而有下一世的受生 (生) 及隨之而來的老病死憂悲惱苦等無窮無盡的煩惱與痛苦。

若對於人﹑事﹑物,觀察它的無常變化,觀察它的產生及消逝,不對它有所欲求,厭離,不生顧念,心不縛著,心不追逐於名色,名色便會熄滅,感官的作用隨之熄滅,外境和感官接觸後,不再產生覺受,貪愛隨之熄滅,執取隨之熄滅,導致未來世再度受生之作用力隨之熄滅,無窮無盡的煩惱與痛苦亦將隨之熄滅。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所取法隨生味著、顧念、心縛,其心驅馳,追逐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

心: 為色身之相對詞,無實質形體可見而有知覺作用者。 (佛光阿含藏)

所取法: 所會執著的人﹑事﹑物。

所取法: 南傳作「會被執取的」,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可被固執者」(that can be clung to)。 (莊春江阿含辭典)

所取法: 雜阿含經卷九第 240 經:「云何所取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所取法。云何取法?謂欲貪,是名取法。」

名色: 「名」是「受、想、行、識」四陰,加上「色」陰,也就是五陰,概括一切精神與物質。

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譬大樹根幹、枝條、柯葉、華果,下根深固,壅以糞土,溉灌以水,彼樹堅固,永世不朽。

如是,比丘!於所取法隨生味著、顧念、心縛,其心驅馳,追逐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若於所取法隨順無常觀,住生滅觀、無欲觀、滅觀、厭觀,心不顧念,無所縛著,識則不驅馳、追逐名色,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處滅,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如是如是則純大苦聚滅,猶如種樹,不隨時愛護令其安隱,不壅糞土,不隨時溉灌,冷暖不適,不得增長;若復斷根、截枝,段段斬截,分分解析,風飄日炙,以火焚燒,燒以成糞,或颺以疾風,或投之流水。

比丘!於意云何?非為彼樹斷截其根,乃至焚燒,令其磨滅,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耶?」

答言:「如是,世尊!」

「如是,比丘!於所取法隨順無常觀,住生滅觀、無欲觀、滅觀、捨觀,不生顧念,心不縛著,識不驅馳、追逐名色,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處滅,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285 經

[讀經筆記]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 因緣相應 285 經 - 逆推十二因緣至愛

雜阿含 286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如上廣說。差別者:「譬如載樵十束、二十束、三十束、四十束、五十束、百束、千束、百千束,積聚燒然,作大火聚,若復有人增其乾草樵薪,諸比丘!於意云何?此火相續長夜熾然不?」

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如是,諸比丘!於所取法味著、顧念、心縛著,增其愛緣取,取緣有,乃至純大苦聚集。諸比丘!若彼火聚熾然,不增樵草。諸比丘!於意云何?彼火當滅不?」

答言:「如是,世尊!」

「如是,諸比丘!於所取法觀察無常、生滅、離欲、滅盡、捨離,心不顧念、縛著,愛則滅,愛滅則取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287 經

[讀經筆記]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 因緣相應 287 經 - 逆推十二因緣

雜阿含 288 經

[讀經筆記]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 因緣相應 288 經 - 「名色」及「識」展轉相依而生

雜阿含 289 經

因為見到身體的變化及過患,人們能夠不把身體視為恆常不變的我,但卻把心執著為恆常不變的我。

世尊說明,心的變化比身體更為迅速,剎那間不斷地變異生滅,不應該把心執著為恆常不變的我。

佛弟子會思維觀察緣起,觀察心 (感受﹑取相﹑意念﹑覺知) 因緣生﹑因緣滅,厭其過患、離於愛欲、捨離以解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於四大身厭患、離欲、背捨,而非識。

愚笨沒有見識的凡夫能夠對於四大所構成的身體厭其過患、離於愛欲、捨離以解脫,但卻無法對於心識厭其過患、離於愛欲、捨離以解脫。

所以者何?

見四大身有增、有減、有取、有捨,而於心、意、識,愚癡無聞凡夫不能生厭、離欲、解脫。

心、意、識: 在《阿含經》中通常心、意、識三者相通。依作用可區分三者,心是精神作用的中心,有「集起」的意思,意指「思量」作用,識指「了別、認識」作用。

心: 為色身之相對詞,無實質形體可見而有知覺作用者。(佛光阿含藏)

所以者何?彼長夜於此保惜繫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

保惜繫我: 保護、愛惜,執著為我。

是故愚癡無聞凡夫不能於彼生厭、離欲、背捨。

愚癡無聞凡夫寧於四大身繫我、我所,不可於識繫我、我所。

其實照理來說,愚笨沒有見識的凡夫寧可對於四大所構成的身體執著是我、我所擁有的,也不應該於心識執著是我、我所擁有的。

所以者何?

四大色身或見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復少過。

若善消息,或復少過: 如果善加照顧,或許還能略為超過 (一百歲)。

彼心、意、識日夜時刻,須臾轉變,異生、異滅。

異生、異滅: 不斷地變異生滅。

猶如獼猴遊林樹間,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

彼心、意、識亦復如是,異生、異滅。

多聞聖弟子諸緣起善思惟觀察,所謂樂觸緣生樂受,樂受覺時,如實知樂受覺;彼樂觸滅,樂觸因緣生受亦滅止、清涼、息、沒。

緣起: 一切事物皆因種種條件而成立。

樂觸緣生樂受: 在能讓人快樂的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時,生起快樂的感受。

如樂受,苦觸……喜觸……憂觸……捨觸因緣生捨受,捨受覺時,如實知捨受覺;彼捨觸滅,彼捨觸因緣生捨受亦滅止、清涼、息、沒。

彼如是思惟:『此受觸生、觸樂、觸縛,彼彼觸樂故,彼彼受樂,彼彼觸樂滅,彼彼受樂亦滅止、清涼、息、沒。』

此受觸生、觸樂、觸縛: 這感受是依觸而生、依觸而樂、被觸所縛。

如是,多聞聖弟子於色生厭於受、想、行、識生厭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290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於四大色身生厭、離欲、背捨,但非識。

所以者何?

四大色身現有增減、有取、有捨,若心、若意、若識,彼愚癡無聞凡夫不能於識生厭、離欲、背捨,長夜保惜繫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是故愚癡無聞凡夫不能於彼生厭、離欲、背捨。

愚癡無聞凡夫寧於四大色身繫我、我所,不可於識繫我、我所。

所以者何?

四大色身或見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復少過;彼心、意、識日夜時刻,須臾不停,種種轉變,異生異滅。

譬如獼猴遊林樹間,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彼心、意、識亦復如是。種種變易,異生異滅。

多聞聖弟子諸緣起思惟觀察,所謂樂觸緣生樂受,樂受覺時,如實知樂受覺;彼樂觸滅,樂因緣生樂受亦滅止、清涼、息、沒。

如樂受,苦觸……喜觸……憂觸……捨觸因緣生捨受,捨受覺時,如實知捨受覺;彼捨觸滅,捨觸因緣生捨受亦滅止、清涼、息、沒。

譬如兩木相磨,和合生火;若兩木離散,火亦隨滅。

如是諸受緣觸集,觸生觸集,若彼彼觸集故,彼彼受亦集;彼彼觸集滅故,彼彼受集亦滅止、清涼、息、沒。

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於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解脫,我說彼於苦得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291 經

對於世間美好的事物,如果視為恆常不變﹑安穩﹑沒有禍害﹑操之在己﹑是自己所擁有,則對於美好的事物,愛增長,生命存在的要素隨之增長,苦隨之增長,因此無法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舉例來說,在盛夏路邊,有清涼泉水,但其中有毒。如果因為口渴而喝了泉水,雖得美味,但會中毒而受苦甚至死亡。

對於世間美好的事物,如果觀察如同疾病、膿瘡、毒刺、禍害,觀察其為無常﹑苦﹑因緣生滅﹑非操之在己,則對於美好事物的愛將會消逝,生命存在的要素隨之消逝,苦隨之消逝,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隨之消逝。

舉例來說,在盛夏路邊,有清涼泉水,但其中有毒。雖然口渴,但忍住不飲,則不會遭受其害。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說內觸法,汝等為取不?」

內觸法: 內在的觸的原理。這裡的「內」指自身以內,「觸」即十二因緣的觸支。

取: 明白。

時,有異比丘從座起,整衣服,稽首禮足,合掌白佛言:「世尊!所說內觸法,我已取也。」

時,彼比丘於佛前如是如是自記說。

如是如是世尊不悅。

爾時,尊者阿難在佛後執扇扇佛,佛告阿難:「如聖法、律內觸法,異於此比丘所說。」

阿難白佛:「今正是時,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賢聖法、律內觸法,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阿難:「善哉,諦聽,當為汝說。此諸比丘取內觸法,應如是思惟:『若眾生所有種種眾生,此苦何因、何集、何生、何觸?』

何因、何集、何生、何觸: 起因為何? 如何積聚? 如何生起? 如何轉變?

作如是取時,當知此苦億波提因、億波提集、億波提生、億波提轉。

億波提: 「有依」、「所依」、「生命之要素」。

復次,比丘內觸法,又億波提何因、何集、何生、何觸?

彼取時當復知億波提因、愛集、愛生、愛觸。

復次,比丘取內觸法,當復知愛何因、何集、何生、何觸。

如是取時當知世間所念端正之色,於彼愛生而生、繫而繫、住而住。

世間所念端正之色:世間美好的的事物。

若諸沙門、婆羅門於世間所念諦正之色,作常想、恒想、安隱想、無病想、我想、我所想而見,則於此色增長;愛增長已,億波提增長,億波提增長已,增長;苦增長已,則不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說彼不解脫苦。

譬如路側清涼池水,香味具足,有人以毒著中,陽春之月,諸行路者風熱渴逼,競來欲飲。

有人語言:『士夫!此是清涼池,色香味具足,然中有毒,汝等勿飲。若當飲者,或令汝死,或近死苦。而彼渴者不信而飲,雖得美味,須臾或死,或近死苦。』

如是,沙門婆羅門見世間可念端正之色,作常見、恒見、安隱見、無病見、我、我所見,乃至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若諸沙門、婆羅門於世間可念端正之色觀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彼愛則離,愛離故億波提離,億波提離故則苦離,苦離故則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離。

癰: 膿瘡。

譬如路側清涼池水,香味具足,有人以毒著中,陽春之月,諸行路者風熱渴逼,競來欲飲,有人語言:『此水有毒!汝等勿飲,若當飲者,或令汝死,或近死苦。』

彼則念言:『此水有毒,若當飲者,或令我死,或近死苦,我且忍渴,食乾麨飯,不取水飲。』

如是,沙門、婆羅門於世間可念之色觀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乃至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是故,阿難!於此法如是見、如是聞、如是覺、如是知,於過去、未來亦如此道。如是觀察。」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292 經

本經逆推十二因緣,並且說明:

1. 作善行,善識生 (人﹑天的境界);作惡行,惡識生 (地獄﹑惡鬼﹑畜生的境界);作無所有行,無所有識生 (無色界天中無所有處的境界)。


2. 因為無明,因此會造作善行﹑惡行﹑無所有行。


3. 若生明,則不會再造作善行﹑惡行﹑無所有行。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如是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4. 佛弟子若生明,身體終結時,如實了知身體終結的感受,生命結束時,如實了知生命結束的感受,身體敗壞生命結束後,一切的覺受將全部消逝沒有遺留。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云何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

時,思量眾生所有眾苦,種種差別,此諸何因、何集、何生、何觸?

思量因、取集、取生、取觸。

若彼取滅無餘,眾苦則滅,彼所乘苦滅道跡如實知,修行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取滅。

正盡苦: 徹底地斷盡所有的苦。

究竟苦邊: 到達苦的盡頭。

向次法: 依著法的次第修行。

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

時,思量彼取何因、何集、何生、何觸?

思量彼取因、愛集、愛生、愛觸。

彼愛永滅無餘,取亦隨滅,彼所乘取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愛滅。

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

則思量彼愛何因、何集、何生、何觸?

知彼愛因、受集、受生、受觸。

彼受永滅無餘,則愛滅,彼所乘愛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受滅。

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

時,思量彼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觸?

知彼受因、觸集、觸生、觸緣。

彼觸永滅無餘,則受滅,彼所乘觸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

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

時,思量彼觸何因、何集、何生、何觸?

當知彼觸六入處因、六入處集、六入處生、六入處觸。

彼六入處滅無餘,則觸滅,彼所乘六入處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

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

時,思量彼六入處何因、何集、何生、何觸?

知彼六入處名色因、名色集、名色生、名色觸。

名色永滅無餘,則六入處滅,彼所乘名色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名色滅。

復次,比丘思量正盡苦,究竟苦邊。

時,思量名色何因、何集、何生、何觸?

知彼名色因、識集、識生、識觸。

彼識欲滅無餘,則名色滅,彼所乘識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識滅。

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

時,思量彼識何因、何集、何生、何觸?

知彼識因、行集、行生、行觸,作諸福行,善識生作諸不福不善行,不善識生作無所有行,無所有識生,是為彼識行因、行集、行生、行觸。

彼行欲滅無餘,則識滅,彼所乘行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行滅。

福行: 能感召福報的善行。

善識: 良善的心識。

不福不善行: 感召惡報的惡行。

無所有行: 不善不惡的行為。

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

時,思量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觸?

知彼行無明因、無明集、無明生、無明觸。

彼福行無明緣,非福行亦無明緣,非福不福行亦無明緣。

是故當知,彼行無明因、無明集、無明生、無明觸。

彼無明永滅無餘,則行滅,彼所乘無明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無明滅。」

佛告比丘:「於意云何?若不樂無明而生,復緣彼無明作福行、非福行、無所有行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所以者何?多聞聖弟子不樂無明而生明,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如是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佛言:「善哉,善哉,比丘!我亦如是說,汝亦知此。於彼彼法起彼彼法,生彼彼法,滅彼彼法,滅止、清涼、息、沒。

若多聞聖弟子無明離欲而生身分齊受所覺,身分齊受所覺時如實知若壽分齊受所覺,壽分齊受所覺時如實知身壞時壽命欲盡,於此諸受一切所覺滅盡無餘。

身分齊受: 身體終結的感受。「分齊」即分際、界限。

壽分齊受: 壽命終結的感受。

譬如力士取新熟瓦器,乘熱置地,須臾散壞,熱勢悉滅。

如是,比丘無明離欲而生明,身分齊受所覺如實知,壽分齊受所覺如實知,身壞命終,一切受所覺悉滅無餘。」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延伸閱讀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

CBETA: 雜阿含經 第 12 卷

[讀經筆記]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上半卷 因緣相應 (1/3)

[讀經筆記]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下半卷 因緣相應 (1/3)

[讀經筆記] 雜阿含經卷第十四上半卷 因緣相應 (2/3)

[讀經筆記] 雜阿含經卷第十四下半卷 因緣相應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