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筆記] 雜阿含經卷第十四上半卷 因緣相應 (2/3)

雜阿含 343 經

本經說明,世間的一切都是因緣生,因緣滅。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浮彌比丘住耆闍崛山。

時,有眾多外道出家詣尊者浮彌所,共相問訊慶慰,共相問訊慶慰已,退坐一面。語尊者浮彌言:「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與不?」

尊者浮彌語諸外道出家:「隨汝所問,當為汝說。」

時,諸外道出家問尊者浮彌:「苦樂自作耶?」

尊者浮彌答言:「諸外道出家說苦樂自作者,世尊說言:『此是無記。』」

復問:「苦樂他作耶?」

答言:「苦樂他作者,世尊說言:『此是無記。』」

復問:「苦樂自他作耶?」

答言:「苦樂自他作者,世尊說言:『此是無記。』」

復問:「苦樂非自非他無因作耶?」

答言:「苦樂非自非他無因作者,世尊說言:『此是無記。』」

諸外道出家復問:「云何?尊者浮彌苦樂自作耶?說言無記。苦樂他作耶?說言無記。苦樂自他作耶?說言無記。苦樂非自非他無因作耶?說言無記。今沙門瞿曇說苦樂云何生?」

尊者浮彌答言:「諸外道出家,世尊說苦樂從緣起生。」

時,諸外道出家聞尊者浮彌所說,心不歡喜,呵責而去。

爾時,尊者舍利弗去尊者浮彌不遠,坐一樹下。

爾時,尊者浮彌知諸外道出家去已,往詣尊者舍利弗所,到已,與舍利弗面相慶慰。慶慰已,以彼諸外道出家所問事,具白尊者舍利弗:「我作此答,得不謗毀世尊?如說說不?如法說不?為是隨順法行法,得無為餘因法論者來難詰呵責不?」

尊者舍利弗言:「尊者浮彌!汝之所說,實如佛說,不謗如來,如說說、如法說、法行法說,不為餘因論義者來難詰呵責。

所以者何?

世尊說苦樂從緣起生故。

尊者浮彌!彼諸沙門、婆羅門所問苦樂自作者,彼亦從因起生;言不從緣起生者,無有是處。

苦樂他作、自他作、非自非他無因作說者,彼亦從緣起生;若言不從緣生者,無有是處。

尊者浮彌!彼沙門、婆羅門所說苦樂自作者,亦緣觸生;若言不從觸生者,無有是處。苦樂他作、自他作、非自非他無因作者,彼亦緣觸生,若言不緣觸生者,無有是處。」

爾時,尊者阿難去舍利弗不遠,坐一樹下,聞尊者舍利弗與尊者浮彌所論說事。聞已,從座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以尊者浮彌與尊者舍利弗共論說一一具白世尊。

佛告阿難:「善哉,善哉,阿難!尊者舍利弗有來問者,能隨時答。善哉,舍利弗!有應時智故,有來問者,能隨時答。若我聲聞,有隨時問者,應隨時答,如舍利弗所說。

應時智: 在適當的時機說正確話的智慧。

阿難!我昔時住王舍城山中仙人住處,有諸外道出家以如是義、如是句、如是味來問於我,我為斯等以如是義、如是句、如是味而為記說,如尊者舍利弗所說。

阿難!若諸沙門、婆羅門苦樂自作,我即往彼問言:『汝實作是說苦樂自作耶?』彼答我言:『如是。』我即問言:『汝能堅執持此義,言是真實,餘則愚者,我所不許。所以者何?我說苦樂所起異於此。』彼若問我:『云何瞿曇所說,苦樂所起異者?』我當答言:『從其緣起而生苦樂。如是說苦樂他作、自他作、非自非他無因作者,我亦往彼所說如上。』」

阿難白佛:「如世尊所說義,我已解知,有生故有老死,非緣餘;有生故有老死,乃至無明故有行,非緣餘;有無明故有行,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雜阿含 344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住耆闍崛山。

時,尊者摩訶拘絺羅晡時從禪定起,詣舍利弗所,共相慶慰,共相慶慰已,退坐一面。語尊者舍利弗:「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與不?」

尊者舍利弗語尊者摩訶拘絺羅:「仁者且問,知者當答。」

尊者摩訶拘絺羅語尊者舍利弗言:「多聞聖弟子於此法、律,成就何法,名為見具足直見成就成就於佛不壞淨來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見具足: 擁有正確的知見。

不壞淨: 堅固不動搖的信心。

尊者舍利弗語尊者摩訶拘絺羅:「多聞聖弟子於不善法如實知、不善根如實知、善法如實知、善根如實知。

云何不善法如實知?

不善身業、口業、意業,是名不善法,如是不善法如實知。

云何不善根如實知?

三不善根,貪不善根、恚不善根、癡不善根,是名不善根,如是不善根如實知。

云何善法如實知?

善身業、口業、意業,是名善法,如是善法如實知。

云何善根如實知?

謂三善根,無貪、無恚、無癡,是名三善根,如是善根如實知。

尊者摩訶拘絺羅!如是多聞聖弟子不善法如實知、不善根如實知、善法如實知、善根如實知,故於此法、律正見具足,直見成就,於佛不壞淨成就,來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尊者摩訶拘絺羅語尊者舍利弗:「正有此等,更有餘耶?」

尊者舍利弗言:「有。

若多聞聖弟子於如實知,食集食滅食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於如實知?

謂四食。

四食: 四種滋養有情生命的食物。

何等為四?

一者麁摶食,二者細觸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識食,是名為食,如是食如實知。

麁摶食: 物質的食物。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稱食物為摶食。「摶」音同「團」。又作段時、摶食、揣食、見取食。指肉、菜等一般的食物,以香、味、觸為體。滋養色陰。以修身念處作為對治。又作觸食、細滑食、溫食、更樂食、樂食。

細觸食: 根、境、識三者接觸而生喜樂、長養身心。指感覺。有雜染的根、境、識和合所生之諸觸,對其所取之境產生喜樂等覺受,而攝益心、心所。由之長養諸根大種,故稱之為食。滋養受陰。以修受念處作為對治。

意思食: 以思考、意志而維繫生命。又作念食、意食、思食、意念食、業食。指意業或意念。即此有漏的意業與欲望俱轉,而生希望之念,能招引當有之果,使有情滋長相續。滋養想、行陰。以修心念處作為對治。

識食:有識陰的識知、覺知作用,而資益身心。「識」是指「有取識」,即執取身心,能攀緣色、受、想、行;能維繫五蘊和合,滋養生命的識。滋養識陰。以修法念處作為對治。

云何食集如實知?

謂當來有愛,喜、貪俱,彼彼樂著,是名食集,如是食集如實知。

當來有愛: 對未來存在的渴愛;導致來生的渴愛。其中的「有」即是十二因緣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

喜、貪俱: 伴隨著喜愛、貪欲。

云何食滅如實知?

若當來有愛,喜、貪俱,彼彼樂著無餘斷、捨、吐、盡、離欲、滅、息、沒,是名食滅,如是食滅如實知。

無餘斷: 徹底地斷除。

云何食滅道跡如實知?

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食滅道跡,如是食滅道跡如實知。

若多聞聖弟子於此食如實知、食集如實知、食滅如實知、食滅道跡如實知,是故多聞聖弟子於正法、律正見具足,直見成就,於佛不壞淨成就,來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尊者摩訶拘絺羅復問尊者舍利弗:「正有此等,更有餘耶?」

尊者舍利弗言:「尊者摩訶拘絺羅!復更有餘。

多聞聖弟子於如實知、病集如實知、病滅如實知、病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有如實知?

謂三病,欲病、有病、無明病,是名病,如是病如實知。

云何病集如實知?

無明集是病集,是名病集如實知。

云何病滅如實知?

無明滅是病滅,如是病滅如實知。

云何病滅道跡如實知?

謂八正道,如前說,如是病滅道跡如實知。

若多聞聖弟子於病如實知、病集如實知、病滅如實知、病滅道跡如實知,故多聞聖弟子於此法、律正見具足,乃至悟此正法。」

尊者摩訶拘絺羅問尊者舍利弗:「正有此等,更有餘耶?」

尊者舍利弗語尊者摩訶拘絺羅:「亦更有餘。

多聞聖弟子於如實知、苦集如實知、苦滅如實知、苦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如實知?

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愛別苦、怨憎會苦、所欲不得苦,如是略說五受陰苦,是名為苦,如是苦如實知。

云何苦集如實知?

當來有愛,喜、貪俱,彼彼集著,是名苦集,如是苦集如實知。

云何苦滅如實知?

若當來有愛,喜、貪俱,彼彼染著無餘斷,乃至息沒,是名苦滅,如是苦滅如實知。

云何苦滅道跡如實知?

謂八聖道,如上說,是名苦滅道跡,如是苦滅道跡如實知。

多聞聖弟子如是苦如實知,苦集、苦滅、苦滅道跡如實知,如是聖弟子於我法、律具足正見,直見成就,於佛不壞淨成就,來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復問尊者舍利弗:「正有此法,復有餘耶?」

尊者舍利弗答言:「更有餘。

謂多聞聖弟子老死如實知、老死集如實知、老死滅如實知、老死滅道跡如實知,如前分別經說。

云何老死集如實知?

生集是老死集。

生滅是老死滅

老死滅道跡,謂八正道,如前說。

多聞聖弟子於此老死如實知,乃至老死滅道跡如實知,如是聖弟子於我法、律正見具足,直見成就,於佛不壞淨成就,來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聖弟子於行如實知,行集、行滅、行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如實知?

行有三種,身行、口行、意行,如是行如實知。

云何行集如實知?

無明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實知。

云何行滅如實知?

無明滅是行滅,如是行滅如實知。

云何行滅道跡如實知?

謂八聖道,如前說。

摩訶拘絺羅!是名聖弟子行如實知,行集、行滅、行滅道跡如實知,於我法、律正見具足,直見成就,於佛不壞淨成就,來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摩訶拘絺羅復問尊者舍利弗:「唯有此法,更有餘耶?」

舍利弗答言:「摩訶拘絺羅!汝何為逐,汝終不能究竟諸論,得其邊際,若聖弟子斷除無明而生明,何須更求?」

時,二正士共論義已,各還本處。

雜阿含 345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尊者舍利弗:「如我所說,波羅延那阿逸多所問:

波羅延那阿逸多所問: 經名,波羅延那即「到彼岸」,是十六位婆羅門學徒與佛陀的問答集。「阿逸多」是彌勒菩薩的名字,他是十六位婆羅門學徒中第一位發問的。此經又名《波羅延低舍彌德勒所問》經,相當於《賢愚經》〈波婆離品〉部分內容,及南傳《小部》第五《經集》第五品〈彼岸道品〉(PArayana,波羅延)。

『若得諸法教,  若復種種學,
具威儀及行,  為我分別說。』

得諸法教: 證得佛法的教導。此處特指阿羅漢(證得佛法的教導的無學聖者)。相當的南傳經文為「凡已體悟法者」,《瑜伽師地論》譯為「諸善說法」,《大智度論》譯為「諸數法人」。

種種學: 即種種「學人」,佛弟子中尚未證阿羅漢的聖者,還有法須修學,因此稱為「學人」。相當的南傳經文為「凡個個有學」,《瑜伽師地論》譯為「及有學異類」,《大智度論》譯為「種種諸學人」。

舍利弗!

何等為

學: 即「學人」。

何等為法數?」

法數: 佛法的法則,同義於前文的「法教」。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了知諸法的人」,南傳註釋書解說為「阿羅漢」。

時,尊者舍利弗默然不答,第二、第三亦復默然。

佛言:「真實,舍利弗!」

真實: 相當的南傳經文為「這是已生者」,相當的《大智度論》譯文為「有生不?」。此詞巴利文Bhūta一字多義,例如「真實、生物、鬼神、已生者」等等。南傳的《顯揚真義》解釋此處意指(已生者)五蘊,菩提比丘進一步解釋,因為「阿羅漢(得諸法教)」、「有學(種種學)」有多種解釋方式,因此等到佛陀提示他以「五蘊」的角度來解釋,舍利弗才開始回答。

舍利弗白佛言:「真實,世尊!

世尊!比丘真實者,厭、離欲、滅盡向。

食集生,彼比丘以食故,生厭、離欲、滅盡向。

彼食滅,是真實滅,覺知已,彼比丘厭、離欲、滅盡向,是名為。」

「復次,真實,舍利弗!」

舍利弗白佛言:「真實,世尊!

世尊!若比丘真實者,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彼從食集生,若真實即是滅盡,覺知此已,比丘於滅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是數法。」

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比丘於真實生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數。」

如是說已,世尊即起,入室坐禪。

爾時,尊者舍利弗知世尊去已,不久,語諸比丘:「諸尊!我不能辯世尊初問,是故我默念住。

世尊須臾復為作發喜問,我即開解如此之義,正使世尊一日一夜,乃至七夜,異句異味問斯義者,我亦悉能,乃至七夜,以異句異味而解說之。」

發喜: 使其生起喜悅。

時,有異比丘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舍利弗作奇特未曾有說,於大眾中,一向師子吼言:『我於世尊初問,都不能辯,乃至三問默然無答。世尊尋復作發喜問,我即開解,正使世尊一日一夜,乃至七夜,異句異味問斯義者,我亦悉能,乃至七夜,異句異味而解說之。』」

師子吼: 以百獸之王獅子的吼聲,形容佛陀(或聖者)說法內容真實且具震撼力。

佛告比丘:「彼舍利弗比丘實能於我一日一夜,乃至異句異味,七夜所問義中悉能,乃至七夜,異句異味而解說之。

所以者何?

舍利弗比丘善入法界故。」

法界: 正法的境界、範圍。

佛說此經已,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346 經

世尊問 10 個 why,探求斷【老、病、死】的根本解。

慚、愧 → 不放逸 → 恭敬順語、為善知識 → 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 → 生信、順語、精進 → 不掉、住律儀、學戒 → 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 → 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 → 不著身見、不著戒取、度疑惑 → 不起【貪、恚、癡】 → 堪能斷【老、病、死】

《雜阿含經》卷二十六:「何等為慚力是學力?

謂羞恥,恥於起惡不善法諸煩惱數,受諸有熾然苦報,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

何等為愧力是學力?

謂諸可愧事而愧,愧起諸惡不善法煩惱數,受諸有熾然苦報,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法,世間所不愛、不念、不可意。

不愛、不念、不可意: 不喜歡、不惦記、不思念。

何等為三?

謂老、病、死。

世間若無此三法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者,如來、應、等正覺不出於世間,世間亦不知有如來、應、等正覺知見,說正法、律。

以世間有老、病、死三法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故,是故如來、應、等正覺出於世間,世間知有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正法、律。

以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老、病、死。

何等為三?

謂貪、恚、癡。

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貪、恚、癡。

何等為三?

謂身見、戒取、疑。

身見: 執著於五陰有「我」的見解。

戒取: 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

疑: 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

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身見、戒取、疑。

何等為三?

謂不正思惟、習近邪道,及懈怠心。

邪道: 通往邪報的道路,即邪見……邪定等諸邪道會導致地獄、畜生、餓鬼等諸邪報。

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不正思惟、習近邪道及懈怠心。

何等為三?謂失念、不正知、亂心。

失念: 失去正念;失去專注力。

不正知: 對過去、現在、未來等不能正確的觀察,以致不知道什麼該作,什麼不該作。

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失念、不正知、亂心。

何等為三?謂掉、不律儀、不學戒。

亂心: 心散亂。

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掉、不律儀、不學戒。

何等為三?

謂不信、難教、懈怠。

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不信、難教、嬾墮。

何等為三?

謂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

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

何等為三?

謂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

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

何等為三?

謂無慚、無愧、放逸,此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

不斷【無慚、無愧、放逸】 → 不堪能離【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 → 不堪能離【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 → 不堪能離【不信、難教、懈怠】 → 不堪能離【掉、不律儀、不學戒】 → 不堪能離【失念、不正知、亂心】 → 不堪能離【不正思惟、習近邪道、懈怠心】 → 不堪能離【身見、戒取、疑】 → 不堪能離【貪、恚、癡】 → 不堪能離【老、病、死】

所以者何?

以無慚、無愧故放逸,放逸故不恭敬,不恭敬故習惡知識,習惡知識故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求人短故不信、難教、戾語、嬾墮,嬾墮故掉、不律儀、不學戒,不學戒故失念、不正知、亂心,亂心故不正思惟、習近邪道、懈怠心,懈怠心故身見、戒取、疑,疑故不離貪、恚、癡,不離貪、恚、癡故不堪能離老、病、死。

無慚、無愧 → 放逸 → 不恭敬 → 習惡知識 → 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 → 不信、難教、戾語、嬾墮 → 掉、不律儀、不學戒 → 失念、不正知、亂心 → 不正思惟、習近邪道、懈怠心 → 身見、戒取、疑 → 不離【貪、恚、癡】 → 不堪能離【老、病、死】

斷三法故,堪能離老、病、死。

云何三?

謂貪、恚、癡,此三法斷已,堪能離老、病、死。

復三法斷故,堪能離貪、恚、癡。

云何三?

謂身見、戒取、疑,此三法斷故,堪能離貪、恚、癡。

復三法斷故,堪能離身見、戒取、疑。

云何為三?

謂不正思惟、習近邪道、起懈怠心,此三法斷故,堪能離身見、戒取、疑。

復三法斷故,堪能離不正思惟、習近邪道及懈怠心。

云何為三?

謂失念心、不正知、亂心,此三法斷故,堪能離不正思惟、習近邪道及心懈怠。

復三法斷故,堪能離失念心、不正知、亂心。

何等為三?

謂掉、不律儀、犯戒,此三法斷故,堪能離失念心、不正知、亂心。

復有三法斷故,堪能離掉、不律儀、犯戒。

云何三?

謂不信、難教、嬾墮,此三法斷故,堪能離掉、不律儀、犯戒。

復有三法斷故,堪能離不信、難教、嬾墮。

云何為三?

謂不欲見聖、不樂聞法、好求人短,此三法斷故,堪能離不信、難教、嬾墮。

復三法斷故,堪能離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好求人短。

云何為三?

謂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此三法斷故,離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好求人短。

復有三法斷故,堪能離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

云何三?

謂無慚、無愧、放逸。

斷【無慚、無愧、放逸】 → 斷【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 → 斷【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好求人短】 → 斷【不信、難教、嬾墮】 → 斷【掉、不律儀、犯戒】 → 斷【失念心、不正知、亂心】 → 斷【不正思惟、習近邪道、懈怠心】 → 斷【身見、戒取、疑】 → 斷【貪、恚、癡】 → 斷【老、病、死】

所以者何?

以慚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為善知識,為善知識故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順語、精進,精進故不掉、住律儀、學戒,學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不亂心故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著身見、不著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貪、恚、癡,離貪、恚、癡故堪能斷老、病、死。」

慚愧 → 不放逸 → 恭敬順語、為善知識 → 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 → 生信、順語、精進 → 不掉、住律儀、學戒 → 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 → 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 → 不著身見、不著戒取、度疑惑 → 不起【貪、恚、癡】 → 堪能斷【老、病、死】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347 經 - 須深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若王、大臣、婆羅門、長者、居士及餘世人所共恭敬、尊重、供養,佛及諸聲聞眾大得利養,衣被、飲食、臥具、湯藥;都不恭敬、尊重、供養眾邪異道衣被、飲食、臥具、湯藥。

爾時,眾多異道聚會未曾講堂,作如是論:「我等昔來常為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及餘一切之所奉事,恭敬供養衣被、飲食、臥具、湯藥,今悉斷絕,但恭敬供養沙門瞿曇、聲聞大眾衣被、飲食、臥具、湯藥。今此眾中,誰有智慧、大力,堪能密往詣彼沙門瞿曇眾中出家,聞彼法已,來還廣說,我等當復用彼聞法化諸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令其信樂,可得還復供養如前?」

時,有人言:「有一年少,名曰須深,聰明黠慧,堪能密往沙門瞿曇眾中出家,聽彼法已,來還宣說。」

時,諸外道詣須深所,而作是言:「我今日大眾聚集未曾講堂,作如是論:『我等先來為諸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及諸世人之所恭敬奉事,供養衣被、飲食、臥具、湯藥,今悉斷絕,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及諸世間悉共奉事沙門瞿曇、聲聞大眾。我此眾中,誰有聰明黠慧,堪能密往沙門瞿曇眾中出家學道,聞彼法已,來還宣說,化諸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令我此眾還得恭敬、尊重、供養?』其中有言:『唯有須深聰明黠慧,堪能密往瞿曇法中出家學道,聞彼說法,悉能受持,來還宣說。』是故我等故來相請,仁者當行。」

時,彼須深默然受請,詣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眾多比丘出房舍外露地經行。爾時,須深詣眾多比丘,而作是言:「諸尊!我今可得於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不?」

受具足: 受具足戒 (完整出家戒律)。

時,眾多比丘將彼須深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今此外道須深欲求於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

爾時,世尊知外道須深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汝等當度彼外道須深,令得出家。」時,諸比丘願度須深。

出家已經半月,有一比丘語須深言:「須深當知,我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彼須深語比丘言:「尊者!云何?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具足初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離欲、惡不善法: 離於感官欲樂、離於不好的法。

有覺有觀: 「覺」與「觀」兩者皆有。「覺」又譯為「尋」,是投向的注意力;「觀」又譯為「伺」,是持續的注意力。例如打坐時將心念投向呼吸,就是「尋」;接著將心念持續地省察呼吸,就是「伺」。

離生喜樂: 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

初禪: 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比丘答言:「不也,須深!」

復問:「云何?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二禪: 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比丘答言:「不也,須深!」

復問:「云何?尊者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足第三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三禪: 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答言:「不也,須深!」

復問:「云何?尊者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具足第四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四禪: 苦、樂、喜、憂都沒了,捨、念清淨,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答言:「不也,須深!」

復問:「若復寂靜解脫起色、無色,身作證具足住,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起色: 超越色。「起」疑為「超」之誤。

身作證具足住: 親身體證且已穩固。

答言:「不也,須深!」

須深復問:「云何?尊者所說不同,前後相違。云何不得禪定而復記說?」

比丘答言:「我是慧解脫也。」

慧解脫: 以智慧斷除煩惱而解脫。

作是說已,眾多比丘各從座起而去。

爾時,須深知眾多比丘去已,作是思惟:「此諸尊者所說不同,前後相違,言不得正受,而復記說自知作證。」

正受: 字面的意思是「正確地獲得」,指正確地到達定境。又譯為「等至」、「正定現前」,音譯為「三摩鉢底」。

作是思惟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彼眾多比丘於我面前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我即問彼尊者:『得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彼答我言:『不也,須深!』我即問言:『所說不同,前後相違,言不入正受,而復記說,自知作證。』彼答我言:『得慧解脫。』作此說已,各從座起而去。我今問世尊:『云何彼所說不同,前後相違,不得正受,而復說言:「自知作證」?』」

佛告須深:「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法住: 真理的穩固性;因緣法是定律。

須深白佛:「我今不知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佛告須深:「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心善解脫。」

須深白佛:「唯願世尊為我說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見法住智。」

佛告須深:「我今問汝,隨意答我。須深!於意云何?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耶?」

須深答曰:「如是,世尊!」

「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耶?」

須深白佛:「如是,世尊!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

佛告須深:「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耶?」

須深白佛言:「如是,世尊!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

「如是,乃至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耶?」

須深白佛:「如是,世尊!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

佛告須深:「作如是知、如是見者,為有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具足住不?」

須深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須深:「是名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佛說此經已,尊者須深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爾時,須深見法得法,覺法度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於正法中心得無畏,稽首佛足,白佛言:「世尊!我今悔過,我於正法中盜密出家,是故悔過。」

佛告須深:「云何於正法中盜密出家?」

須深白佛言:「世尊!有眾多外道來詣我所,語我言:『須深當知,我等先為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及餘世人恭敬供養,而今斷絕,悉共供養沙門瞿曇、聲聞大眾。汝今密往沙門瞿曇、聲聞眾中出家受法,得彼法已,還來宣說我等,當以彼聞法教化世間,令彼恭敬供養如初。』是故,世尊!我於正法、律中盜密出家,今日悔過,唯願世尊聽我悔過,以哀愍故。」

佛告須深:「受汝悔過,汝當具說:『我昔愚癡、不善、無智,於正法、律盜密出家,今日悔過,自見罪、自知罪,於當來世律儀成就,功德增長,終不退減。』所以者何?凡人有罪,自見、自知而悔過者,於當來世律儀成就,功德增長,終不退減。」

佛告須深:「今當說譬,其智慧者,以譬得解。譬如國王有防邏者,捉捕盜賊,縛送王所,白言:『大王!此人劫盜,願王處罪。』王言:『將罪人去,反縛兩手,惡聲宣令,周遍國中,然後將出城外刑罪人處,遍身四體,劖以百矛。』彼典刑者受王教令,送彼罪人,反縛兩手,惡聲宣唱,周遍城邑,將出城外刑罪人處,遍身四體,劖以百矛。日中,王問:『罪人活耶?』臣白言:『活。』王復勅臣:『復劖百矛。』至日晡時,復劖百矛,彼猶不死。」

佛告須深:「彼王治罪,劖以三百矛,彼罪人身寧有完處如手掌不?」

須深白佛:「無也,世尊!」

復問須深:「時彼罪人,劖以三百矛因緣,受苦極苦劇不?」

須深白佛:「極苦,世尊!若劖以一矛,苦痛難堪,況三百矛,當可堪忍?」

佛告須深:「此尚可耳,若於正法、律盜密出家,盜受持法,為人宣說,當受苦痛倍過於彼。」

佛說是法時,外道須深漏盡意解,佛說此經已,尊者須深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348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來成就十種力,得四無畏,知先佛住處,能轉梵輪,於大眾中震師子吼言:『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純大苦聚滅。』

十種力: 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種智力,又譯為「十力」。參見卷二十六第684經。

四無畏: 佛說法時具有四種無所畏懼的自信,而勇猛安穩。即(1)正等覺無畏、(2)障道無畏、(3)漏盡無畏、(4)出苦道無畏。又譯為「四無所畏」。

梵輪: 法輪,即推動了眾生的清淨修行(梵行),就像輪子被轉動一樣。以輪比喻佛法,其義有三:(1)催破之義,因佛法能摧破眾生之罪惡,猶如轉輪聖王之輪寶,能輾摧山岳巖石。(2)輾轉之義,因佛之說法不停滯於一人一處,猶如車輪輾轉不停。(3)圓滿之義,因佛所說之教法圓滿無缺,故以輪之圓滿喻之。

諸比丘!此是真實教法顯現,斷生死流,乃至其人悉善顯現。如是真實教法顯現,斷生死流,足令善男子正信、出家,方便修習,不放逸住,於正法、律精勤苦行,皮筋骨立,血肉枯竭;若其未得所當得者,不捨慇懃精進,方便堅固堪能。

所以者何?懈怠苦住,能生種種惡不善法,當來有結,熾然增長,於未來世生、老、病、死,退其大義故。

有結: 後有 (輪迴、不得解脫) 的束縛。

精進樂獨住者,不生種種惡不善法,當來有結,熾然苦報,不於未來世增長生、老、病、死,大義滿足,得成第一教法之場。

所謂大師面前,親承說法,寂滅涅槃,菩提正向,善逝、正覺。

是故,比丘!當觀自利、利他、自他俱利,精勤修學。我今出家,不愚不惑,有果有樂;諸所供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者,悉得大果、大福、大利。當如是學。」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349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善來比丘,善出家、善得己利,曠世時時得生聖處,諸根具足,不愚不癡,不須手語,好說、惡說堪能解義。

善來比丘: 來得真好,比丘!

我今於此世作佛,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說法寂滅、涅槃、菩提正向、善逝、等正覺。

明行足: 智慧 (明) 與身口意行 (行) 皆圓滿具足。

善逝: 徹底地到達彼岸,不再退沒於生死之海。

世間解: 瞭解世間一切的事理。

無上士: 至高無上的人。

調御丈夫: 能調御一切可以度的人,讓他們修行。「丈夫」指勇健修行的人。

天人師: 天與人的導師。

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諸比丘!難得之處已得,生於聖處,諸根具足,乃至純大苦聚集,純大苦滅。

是故,比丘!當如是學,自利、利他、自他俱利。如是出家,不愚不癡,有果有樂,有樂果報;供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者,悉得大果、大福、大利。是故,比丘!當如是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350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多聞聖弟子不作是念:『何所有故此有?何所起故此起?何所無故此無?何所滅故此滅?』然彼多聞聖弟子知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351 經

如是我聞:

一時,尊者那羅、尊者茂師羅、尊者殊勝、尊者阿難住舍衛國象耳池側。

爾時,尊者那羅語尊者茂師羅言:「有異信、異欲、異聞、異行覺想、異見審諦忍,有如是正自覺知見生,所謂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耶?」

異信、異欲、異聞、異行覺想、異見審諦忍:除了信仰以外、除了 (自己的) 偏好以外、除了 (古老的) 口傳以外、除了理性深思以外、除了深思後接受的見解以外。

尊者茂師羅言:「有異信、異欲、異聞、異行覺想、異見審諦忍,有如是正自覺知見生,所謂有生故有老死,不異生有老死。如是說有。」

「尊者茂師羅!有異信,乃至異忍,得自覺知見生,所謂有滅、寂滅、涅槃耶?」

有滅、寂滅、涅槃: 南傳作「有之滅為涅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涅槃是存在的停止」。 (莊春江阿含辭典)

尊者茂師羅答言:「有異信,乃至異忍,得自覺知見生,所謂有滅、寂滅、涅槃。」

復問:「尊者茂師羅!有滅則寂滅、涅槃,說者汝今便是阿羅漢,諸漏盡耶?」

尊者茂師羅默然不答,第二、第三問亦默然不答。

爾時,尊者殊勝語尊者茂師羅:「汝今且止,我當為汝答尊者那羅。」

尊者茂師羅言:「我今且止,汝為我答。」

爾時,尊者殊勝語尊者那羅:「有異信,乃至異忍,得自覺知見生,所謂有滅則寂滅、涅槃。」

時,尊者那羅問尊者殊勝言:「有異信,乃至異忍,得自覺知見生,所謂有滅則寂滅、涅槃者,汝今便是漏盡阿羅漢耶?」

尊者殊勝言:「我說有滅則寂滅、涅槃,而非漏盡阿羅漢也。」

尊者那羅言:「所說不同,前後相違,如尊者所說,有滅則寂滅、涅槃,而復言非漏盡阿羅漢耶?」

尊者殊勝語尊者那羅言:「今當說譬,夫智者以譬得解,如曠野路邊有井,無繩無罐,得取其水。時,有行人,熱渴所逼,繞井求覓,無繩無罐,諦觀井水,如實知見,而不觸身。如是,我說有滅則寂滅、涅槃,而自不得漏盡阿羅漢。

爾時,尊者阿難語尊者那羅言:「彼尊者殊勝所說,汝復云何?」

尊者那羅語尊者阿難言:「尊者殊勝善說真實,知復何言。」

時,彼正士各各說已,從座起去。

雜阿含 352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諸沙門、婆羅門於法不如實知,法集、法滅、法滅道跡不如實知,彼非沙門、沙門數,非婆羅門、婆羅門數,彼亦非沙門義、婆羅門義,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沙門數: 在沙門之中;沙門中的沙門。「沙門」是出家的修行人。

沙門義: (達成) 沙門 (清淨) 的義理、利益。

云何法不如實知?

云何法集不如實知?

云何法滅不如實知?

云何法滅道跡不如實知?

謂於老死法不如實知,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跡不如實知。

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不如實知,六入處集、六入處滅、六入處滅道跡不如實知。

如是諸法不如實知,法集、法滅、法滅道跡不如實知。

若諸沙門、婆羅門於法如實知,法集、法滅、法滅道跡如實知,當知是沙門、婆羅門,沙門之沙門數、婆羅門之婆羅門數。彼以沙門義、婆羅門義,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何等法如實知?

何等法集、法滅、法滅道跡如實知?

謂老死法如實知,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跡如實知。

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如實知,六入處集、六入處滅、六入處滅道跡如實知。

如是諸法如實知,法集、法滅、法滅道跡如實知。」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353 經

本經說明,如實知六入處、六入處的集起、六入處的滅去、六入處滅去的方法,才能夠如實知觸、觸的集起、觸的滅去、觸滅去的方法;受、愛、取、有、生、老、死依此類推。

如實知六入處、六入處的集起、六入處的滅去、六入處滅去的方法是實修的下手處。

為何十二因各支的苦集滅道需要依次序才能夠如實知,可從雜阿含 355 經所說明的十二因緣各支苦集滅道的定義推得,舉例來說,生集是老死集,因此需要如實知生集,才能夠如實知老死集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沙門、婆羅門於法不如實知,法集、法滅、法滅道跡不如實知,當知是沙門、婆羅門,非沙門之沙門數,非婆羅門之婆羅門數,彼亦非沙門義、非婆羅門義,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何等法不如實知?

何等法集、法滅、法滅道跡不如實知?

六入處不如實知六入處六入處六入處滅道跡不如實知,而於如實知者,無有是處,觸集、觸滅、觸滅道跡如實知者,無有是處。

如是受、愛、取、有、生、老、死如實知者,無有是處。

若沙門、婆羅門於六入處如實知六入處六入處六入處滅道跡如實知者,於如實知,斯有是處。如是受、愛、取、有、生、老、死如實知者,斯有是處。」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延伸閱讀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雜阿含經卷第十四

CBETA: 雜阿含經 第 14 卷

[讀經筆記]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上半卷 因緣相應 (1/3)

[讀經筆記]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下半卷 因緣相應 (1/3)

[讀經筆記] 雜阿含經卷第十四上半卷 因緣相應 (2/3)

[讀經筆記] 雜阿含經卷第十四下半卷 因緣相應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