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筆記] 雜阿含經卷第十四下半卷 因緣相應 (2/3)

雜阿含 354 經

本經說明於六入處如實知,六入處集、六入處滅、六入處滅道跡如實知,能夠超脫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若諸沙門、婆羅門於六入處不如實知,而欲超度觸者,無有是處,觸集、觸滅、觸滅道跡超度者,無有是處。

超度: 超脫。

如是超度受、愛、取、有、生、老、死者,無有是處,超度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跡者,無有是處。

若沙門、婆羅門六入處如實知六入處集六入處滅六入處滅道跡如實知,而超度者,斯有是處。如是超度受、愛、取、有、生、老、死者,斯有是處,乃至超度老死滅道跡者,斯有是處。」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老死,乃至六入處三經。

如是老死,乃至行三經,亦如是說。

雜阿含 355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覺知老死,覺知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跡

如是,乃至當覺知行集行滅行滅道跡

云何當覺知老死

覺知緣生故有老死,如是老死覺知。

云何老死集

生集是老死集,如是老死集覺知。

云何老死滅覺知?

生滅是老死滅,如是老死滅覺知。

云何老死滅道跡覺知?

八聖道是老死滅道跡,如是老死滅道跡覺知。

……乃至云何覺知?

謂三行,身行、口行、意行,如是行覺知。

云何行集覺知?

無明集是行集,如是行集覺知。

云何行滅覺知?

無明滅是行滅,如是行滅覺知。

云何行滅道跡覺知?

八聖道是行滅道跡,如是行滅道跡覺知。」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356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十四種智。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何等為四十四種智?

老死智、老死智、老死智、老死滅道跡智。

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智,行智、行智、行滅道跡智,是名四十四種智。」

十二因緣各支,除了無明之外,其他十一支都是緣生法,對這十一支的如實知,稱之為法住智。而解脫於無明,稱之為涅槃智。因此此經只說四十四種智。雜阿含 347 經提到對於法住與涅槃的說明。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357 經

本經說明對於緣起法的體會也是無常、因緣生滅的。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七十七種智。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七十七種智?

生緣老死智;
非餘生緣老死智;
過去生緣老死智;
非餘過去生緣老死智;
未來生緣老死智;
非餘未來生緣老死智;
法住智無常、有為、心所緣生、盡法、變易法、離欲法、滅法斷知智。

非餘生緣老死智: 沒有「生」,也就沒有「老死」。

法住智: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法的安定性之理解」(That knowledge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Dhamma),並引註釋書說,這是「條件性法則之理解,因為它是事象持續發生的原因」,就是指「『以生為緣而有老死』智」等,包含過去世與未來世。 (莊春江阿含辭典)

法住智無常、有為、心所緣生、盡法、變易法、離欲法、滅法斷知智: 對於緣起法的體會也是無常、因緣生滅的。

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緣行智,非餘無明緣行智;過去無明緣行智;非餘過去無明緣行智;未來無明緣行智;非餘未來無明緣行智;及法住智無常、有為、心所緣生、盡法、變易法、無欲法、滅法斷智,是名七十七種智。」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358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增法、減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增法?

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純大苦聚集,是名增法

云何減法?

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所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是名減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增法、減法。如是生法變易法集法滅法如上說。

如當說三經,有應當知三經如上說。

雜阿含 359 經

本經說明,如果有執著心,無法如實知見事物因而產生不實的知見 (distorted view),會導致攀緣識有安住的根據地,並且逐漸生長增廣,如此會導致未來世的受生,及隨之而來的老、病、死、憂、悲、惱、苦,這是苦的聚集。

如果能夠消除執著心,如實知見事物,則攀緣識沒有安住的根據地,並且不會逐漸生長增廣,如此「未來世的受生及隨之而來的老、病、死、憂、悲、惱、苦」都會滅去,這是苦的息滅。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思量、若妄想生,彼使攀緣識住;有攀緣識住故,有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

思量: 思慮量度事理也。法華經方便品曰:「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若思量: 南傳作「凡意圖」,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人之所意圖」(what one intends),並引註釋書說,這是「包括三界所有善與惡的意志」。 (莊春江阿含辭典)

妄想: 梵語 vikalpa。又作分別、妄想分別、虛妄分別、妄想顛倒。與「妄念」、「妄執」等語同義。即以虛妄顛倒之心,分別諸法之相。亦即由於心之執著,而無法如實知見事物,遂產生謬誤之分別。 (佛光大辭典])

使: 煩惱。

攀緣識住: 心隨外境而轉,使得識因而增長。參見卷二第39經的「四識住」。

若不思量、不妄想,無使、無攀緣識住;無攀緣識住故,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360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思量、若妄想者,則有使攀緣識住;有攀緣識住故,入於名色;入名色故,有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

名色: 1.五蘊的總名,五蘊之受想行識四蘊為名,色蘊為色,因受想行識四蘊是心識的作用,只有名而無實體,所以叫做名,色蘊則是由一些極微物質所構成,有質礙的物體,所以叫做色。2.在十二因緣中,人在母胎中漸漸生長,五蘊完具的時候,叫做名色支。 (陳義孝佛學常見詞彙)

若不思量、無妄想,無使、無攀緣識住;無攀緣識住故,不入名色,不入名色故,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361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思量、有妄想,則有使攀緣識住;有攀緣識住故,入於名色;入名色故,則有往來;有往來故,則有生死;有生死故,則有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

若不思量、無妄想,無使、無攀緣識住;無攀緣識住故,不入名色;不入名色故,則無往來;無往來故,則無生死;無生死故,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362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多聞比丘。云何如來施設多聞比丘?」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為說『多聞比丘』,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諸比丘!若有比丘聞老、病、死生厭、離欲、滅盡法,是名多聞比丘。

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生厭、離欲、滅盡法,是名多聞比丘,是名如來所施設多聞比丘。」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363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所謂說法比丘,云何說法比丘?云何如來施設說法比丘?」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為說『說法比丘』,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諸比丘:「若有比丘說老、病、死生厭、離欲、滅盡法,是名說法比丘。

如是說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是生厭、離欲、滅盡法,是名說法比丘。諸比丘!是名如來施設說法比丘。」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364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謂法、次法向。諸比丘,云何名為法、次法向?」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願為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諸比丘:「若比丘於老、病、死生厭、離欲、滅盡向,是名法、次法向。

如是,乃至生厭、離欲、滅盡向,是名法、次法向。諸比丘,是名如來施設法、次法向。」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法、次法向: 南傳作「法、隨法行」,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依照法實行」(practis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hamma)。「隨法」(anudhamm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依照法」(in accordance with the Dhamma,或accords with the Dhamma)。 (莊春江阿含辭典)

延伸閱讀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雜阿含經卷第十四

CBETA: 雜阿含經 第 14 卷

[讀經筆記]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上半卷 因緣相應 (1/3)

[讀經筆記]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下半卷 因緣相應 (1/3)

[讀經筆記] 雜阿含經卷第十四上半卷 因緣相應 (2/3)

[讀經筆記] 雜阿含經卷第十四下半卷 因緣相應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