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筆記]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 567 經 - 無量心三昧、無相心三昧、無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


本經說明:

1. 「無量心三昧、無相心三昧、無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的定義。

無量心三昧: 謂聖弟子心與慈俱,無怨、無憎、無恚,寬弘重心,無量修習普緣,一方充滿。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無怨、無憎、無恚,寬弘重心,無量修習,充滿諸方,一切世間普緣住。

無相心三昧: 於一切相不念,身作證。

無所有心三昧: 度一切無量識入處,無所有,無所有心住。

空心三昧: 世間空如實觀察,常住不變易,非我、非我所。

2. 「無量心三昧、無相心三昧、無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一以貫之的共通處。

令「貪、恚、癡」止息,才能夠一切世間心與慈俱,達到無量三昧。

令「貪、恚、癡」止息,才能夠於一切相不念,而達到無相三昧。

令「貪、恚、癡」止息,才能夠度一切無量識入處,而達到無所有心三昧。

令「貪、恚、癡」止息,才能夠於世間空如實觀察,而達到空三昧。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菴羅聚落菴羅林精舍,與眾多上座比丘俱。

時,有質多羅長者詣諸上座比丘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時,諸上座比丘為質多羅長者種種說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默然住。

時,質多羅長者詣尊者那伽達多比丘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尊者那伽達多告質多羅長者:「有無量心三昧、無相心三昧、無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

云何?長者!此法為種種義故種種名?為一義有種種名?」

質多羅長者問尊者那伽達多:「此諸三昧為世尊所說?為尊者自意說耶?」

尊者那伽達多答言:「此世尊所說。」

質多羅長者語尊者那伽達多:「聽我小思惟此義,然後當答。」

須臾思惟已,語尊者那伽達多:「有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有法一義種種味。」

復問長者:「云何有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

長者答言:「無量三昧者,謂聖弟子心與慈俱,無怨、無憎、無恚,寬弘重心,無量修習普緣,一方充滿。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無怨、無憎、無恚,寬弘重心,無量修習,充滿諸方,一切世間普緣住,是名無量三昧。

怨: 仇恨。

憎: 厭惡。

恚: 憤怒。

云何為無相三昧?謂聖弟子於一切相不念,無相心三昧,身作證,是名無相心三昧。

云何無所有心三昧?謂聖弟子度一切無量識入處,無所有,無所有心住,是名無所有心三昧。

云何空三昧?謂聖弟子世間空,世間空如實觀察,常住不變易,非我、非我所,是名空心三昧。

是名為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

復問長者:「云何法一義種種味?」

答言:「尊者!謂貪有量,若無諍者第一無量

無諍: 諍是煩惱的異名,無諍指透過修行令煩惱止息。

令貪、恚、癡止息,才能夠一切世間心與慈俱,達到無量三昧。

謂貪者是有相,恚、癡者是有相,無諍者是無相

令貪、恚、癡止息,才能夠於一切相不念,而達到無相三昧。

貪者是所有,恚、癡者是所有,無諍者是無所有

令貪、恚、癡止息,才能夠度一切無量識入處,而達到無所有心三昧。

復次,無諍,於貪空,於恚、癡空,常住不變易空,非我、非我所。

令貪、恚、癡止息,才能夠於世間空如實觀察,而達到空三昧。

是名法一義種種味。」

一義: 此指「無諍」。

種種味: 此指「無量; 無相; 無所有; 空」。

尊者那伽達多問言:「云何?長者!此義汝先所聞耶?」

答言:「尊者!不聞。」

復告長者:「汝得大利,於甚深佛法,現賢聖慧眼得入。」

質多羅長者聞尊者那伽達多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相關經文


雜阿含第 80 經

延伸閱讀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

CBETA: 雜阿含經 第21卷

(photo via Moyan Bre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