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筆記] 增壹阿含經 比丘尼品第五

「比丘尼品」紀錄了五十位比丘尼的事蹟、德行,對於修習「念僧」有所助益。

第 1 經


「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尼,久出家學,國王所敬,所謂大愛道瞿曇彌比丘尼是。

比丘尼: 出家受具足戒 (完整出家戒律) 的女子。

大愛道瞿曇彌: 比丘尼名,即「大愛道比丘尼」,是佛陀未出家前的姨媽,也是佛陀母親難產去世後的養母。她堅持要出家,並由阿難再三向佛陀要求,成為第一位出家的比丘尼。又譯為「摩訶波闍波提」、「憍曇彌」。其中「瞿曇」是佛陀俗家的姓,「瞿曇彌」為「瞿曇」的女聲,是釋迦族女子的通稱,在佛經中「瞿曇彌」常特指大愛道比丘尼。

智慧聰明,所謂讖摩比丘尼是。

讖摩: 比丘尼名,未出家前為波斯匿王的女兒,出生時即被許配給鄰國王子,然而她不希望出嫁,向佛陀求助,證阿那含果,在王子來迎娶時現十八神變,讓父親及王子在訝異下准許她出家。又譯為「差摩」、「懺摩」(長老偈-長老尼偈)。

神足第一,感致諸神,所謂優[金本]華色比丘尼是。

神足: 這裡為神通的通稱,包含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神通」。

感致諸神: 感應而得到各種神通。

優[金本]華色: 比丘尼名,即「蓮華色比丘尼」。未出家前,原為王舍城人,婚後曾生一女。因發現丈夫與母親私通,故離家至波羅捺城,另嫁一長者,長者至外地經商娶妾回家,才知所娶的妾是蓮華色的女兒。蓮華色深感命運悲涼,自暴自棄而做妓女,以美麗聞名。直至聽聞目犍連尊者說法,而歸信佛教,依大愛道比丘尼出家。

行頭陀法,十一限礙,所謂機梨舍瞿曇彌比丘尼是。

頭陀: 捨棄對衣服、飲食、住處的貪著,以修鍊身心、去除塵垢煩惱的苦行法。有十二項規定:(1) 在阿蘭若處:居於離開聚落,寂靜而適合修行的地方。(2) 常行乞食。(3) 次第乞食:乞食時沿門托缽,不分貧富之家。(4) 受一食法:一日一食。(5) 節量食:不吃過多,缽中只受一糰飯。(6) 中後不得飲漿:日中一食後不再飲漿。(7) 著弊衲衣:穿著廢棄布所作的襤褸衣。(8) 但三衣:除三衣外,沒有多餘的衣服。(9) 塚間住:住於墓地。(10) 樹下止。(11) 露地坐。(12) 但坐不臥:不躺下。

十一限礙: 頭陀行有十二項苦行規定,但比丘尼要群居才安全,而不住阿蘭若處,因而此處稱十一限礙。「限礙」指「不踰越」。

機梨舍瞿曇彌: 機梨舍瞿曇彌:比丘尼名,未出家前,父母、丈夫、幾個兒子都死了,傷心過度而幾乎瘋了,直到遇見佛陀為她說法,領悟四聖諦,證得初果,而從佛出家。佛陀稱讚她「持律第一」。「機梨舍」義譯為「瘦」,因為出生時較正常人瘦,又為釋迦族女子,因此名為「瘦瞿曇彌」。又譯為「基利施」。

天眼第一,所照無礙,所謂奢拘梨比丘尼是。

奢拘利: 比丘尼名,舍衛城人,婆羅門種。又譯為「舍鳩利」、「舍仇梨」。

坐禪入定,意不分散,所謂奢摩比丘尼是。

奢摩: 比丘尼名,憍賞彌人,與于顛王后為友,皇后死後深感無常而出家。義譯為「安隱」。

分別義趣,廣演道教,所謂波頭蘭闍那比丘尼是。

波頭蘭闍那: 比丘尼名。又譯為「波陀蘭遮」。

奉持律教,無所加犯,所謂波羅遮那比丘尼是。

波羅遮那: 比丘尼名,即《雜阿含經》卷 45 第 1202 經所載,在安陀林中靜坐時識破來刁難的魔王的「尸羅比丘尼」。

得信解脫,不復退還,所謂迦旃延比丘尼是。

信解脫: 這裡指基於對佛、法、僧的不壞信心而得解脫。

迦旃延: 比丘尼名。其過去世的因緣詳見《增壹阿含經》卷13。

得四辯才,不懷怯弱,所謂最勝比丘尼是。」

四辯才: 善巧說法的才幹: (1) 法無礙辯,謂於一切法有無礙自在的智解,故能善於辯說。(2) 義無礙辯,謂關於一切法的義理有無礙自在的智解辯才。(3) 辭無礙辯,謂通曉一切言辭而無礙辯說的智解、辯才。(4) 辯無礙辯,謂隨順眾生根機而巧妙演說,令眾生樂聞的智解、辯才。

最勝: 比丘尼名。又譯為「勝比丘尼」。

大愛及讖摩  優[金本].機曇彌
拘利.奢.蘭闍  波羅.迦旃.勝

第 2 經


「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尼,自識宿命無數劫事,所謂拔陀迦毘離比丘尼是。

拔陀迦毘離: 比丘尼名,原與大迦葉為修梵行的夫妻,後來兩人都出家,詳見《增壹阿含經》卷50、《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毘奈耶》卷1、卷2。又譯為「跋陀迦毘羅」、「跋陀迦比羅」、「婆陀」,義譯為「妙賢」。

顏色端正,人所敬愛,所謂醯摩闍比丘尼是。

降伏外道,立以正教,所謂輸那比丘尼是。

輸那: 比丘尼名,曾顯神通降伏外道六師,參見《增壹阿含經》卷32。又譯為「輸盧」、「栴檀輸那」。

分別義趣,廣說分部,所謂曇摩提那比丘尼是。

曇摩提那: 比丘尼名,常向女信眾深入的講述法義,也曾渡化波斯匿王的戰將修習慈心三昧、不戰而勝,詳見《中阿含經》卷 58 第 210 經【晡利多品法樂比丘尼經】、『十誦律』卷 8。又譯為「達摩提那」,義譯為「法樂」、「法與」、「施法」。

身著麁衣,不以為愧,所謂優多羅比丘尼是。

諸根寂靜,恒若一心,所謂光明比丘尼是。

衣服齊整,常如法教,所謂禪頭比丘尼是。

禪頭: 比丘尼名,剎帝利種,毗舍離城離車族女,婚後夫死,遂出家而證悟。

能雜種論,亦無疑滯,所謂檀多比丘尼是。

能雜種論: 能夠以各種偈頌、比喻來演說佛法。

檀多: 比丘尼名,舍衛城人,憍薩羅國輔師的女兒,出家後於耆闍窟山,見象被洗浴,感其調順而開悟。

堪任造偈,讚如來德,所謂天與比丘尼是。

多聞博知恩慧接下,所謂瞿卑比丘尼是。」

拔陀.闍.輸那  曇摩那.優多
光明.禪.檀多  天與及瞿卑

第 3 經


「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尼,恒處閑靜,不居人間,所謂無畏比丘尼是。

無畏: 比丘尼名,于禪尼國人,毗舍種,曾於王舍城之寒林修不淨觀,佛陀為了鼓勵,而令見觀法之對象,並以偈鼓勵之。

苦體乞食,不擇貴賤,所謂毘舍佉比丘尼是。

毘舍佉: 比丘尼名,迦維羅衛城人,剎帝利種,原為宮女,後隨大愛道一同出家。

一處一坐,終不移易,所謂拔陀婆羅比丘尼是。

遍行乞求,廣度人民,所謂摩怒呵利比丘尼是。

速成道果,中間不滯,所謂陀摩比丘尼是。

執持三衣,終不捨離,所謂須陀摩比丘尼是。

三衣: 出家眾准許擁有的三件衣服,即大衣 (僧伽梨)、上衣 (鬱多羅僧)、內衣 (安陀會)。

恒坐樹下,意不改易,所謂[王劦]須那比丘尼是。

恒居露地,不念覆蓋,所謂奢陀比丘尼是。

露地: 戶外沒有遮蔽物的處所。

樂空閑處,不在人間,所謂優迦羅比丘尼是。

長坐草蓐,不著服飾,所謂離那比丘尼是。

不著服飾: 不穿著華麗的服飾。

著五納衣,以次分衛,所謂阿奴波摩比丘尼是。」

五納衣: 撿拾被丟棄的衣物,清洗後縫製成的衣服,來源包括「道路棄衣、糞掃處衣、河邊棄衣、蟻穿破衣、破碎衣」這五種,也可指「火燒衣、水漬衣、鼠咬衣、牛嚼衣、嬭母棄衣」這五種。又譯作「糞掃衣」。穿五納衣而不穿施主布施的衣服是十二頭陀行之一。

分衛: 又作賓荼波底迦,譯為乞食、團食墮疊於鉢中。為佛弟子自存活之法,即依一定的行儀,乞食以資養色身。

無畏.多毘舍  婆陀.阿奴波
檀.須檀.奢多  優迦.離.阿奴

第 4 經


「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尼,樂空塚間,所謂優迦摩比丘尼是。

以下四位比丘尼分別修行四無量心之一: 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

多遊於,愍念生類,所謂清明比丘尼是。

泣眾生,不及道者,所謂素摩比丘尼是。

悲: 拔一切眾生苦。

悲泣眾生,不及道者: 悲憫未入道的眾生,設法為其拔除痛苦。

得道者,願及一切,所謂摩陀利比丘尼是。

守諸行,意不遠離,所謂迦羅伽比丘尼是。

護: 「慈悲喜捨」中「捨」另譯為「護」。

以下三位比丘尼分別修行三解脫門之一: 空、無相、無願。

執虛,了之無有,所謂提婆修比丘尼是。

心樂無想,除去諸著,所謂日光比丘尼是。

除去諸著: 斷除各種執著。

修習無願,心恒廣濟,所謂末那婆比丘尼是。

諸法無疑,度人無限,所謂毘摩達比丘尼是。

能廣說義,分別深法,所謂普照比丘尼是。」

優迦.明.素摩  摩陀.迦.提婆
日光.摩那婆  毘摩達.普照

第 5 經


「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尼,心懷忍辱,如地容受,所謂曇摩提比丘尼是。

心懷忍辱,如地容受: 心胸寬廣,能夠忍受侮辱而不生氣,有如大地能夠承受萬物。

能教化人,使立檀會,所謂須夜摩比丘尼是。

檀會: 「檀」即布施、供養;「會」指大會。

辦具床座,亦是須夜摩比丘尼是。

心已永息,不興亂想,所謂因陀闍比丘尼是。

觀了諸法,而無厭足,所謂龍比丘尼是。

意強勇猛,無所染著,所謂拘那羅比丘尼是。

入水三昧,普潤一切,所謂婆須比丘尼是。

水三昧: 以水為專注對象 (所緣) 所成就的定境。

入焰光三昧,悉照[艸朋]類,所謂降提比丘尼是。

觀惡露不淨,分別緣起,所謂遮波羅比丘尼是。

育養眾人,施與所乏,守迦比丘尼是。

守迦: 比丘尼名,王舍城人,毗舍種。王舍城人恭敬供養如阿羅漢,一日因故缺供,一鬼神逐家說偈,勸行供養守迦。參閱《雜阿含經》卷50第1327經。義譯為「白淨」、「鮮白」,又譯為「叔迦羅」。

我聲聞中最後第一比丘尼,拔陀軍陀羅拘夷國比丘尼是。」

拔陀軍陀羅拘夷國: 拔陀軍陀羅拘夷國:比丘尼名,出家後一直未證道,趕在佛陀滅度當天向佛陀求法,佛陀要她思維苦的源頭,而證阿羅漢,成為佛滅前最後一位證阿羅漢的比丘尼,佛陀稱讚她「智慧捷疾」第一,詳見《增壹阿含經》卷三十六〈八難品 42〉第3經。又譯為「君荼羅」、「君荼羅繫頭」。

曇摩.須夜摩  因提.龍.拘那
婆須.降.遮波  守迦.拔陀羅

此五十比丘尼,當廣說如上。

延伸閱讀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增壹阿含經比丘尼品第五

CBETA: 增壹阿含經 第3卷

長老偈-長老尼偈

《長老尼偈》的女性圖像

法句經故事集

南傳法句經

法句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