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經
「我弟子中第一優婆塞,初聞法藥,成賢聖證,三果商客是。
法藥: 佛法如藥,能醫治眾生之苦。
優婆塞: 在家的男性佛弟子。
三果商客: 佛陀初成道時,行經的商主帝梨富婆、跋梨迦兩兄弟以麨蜜供養,成為最初皈依佛陀的人。商人證得三果,因此稱三果商客。
第一智慧,質多長者是。
質多: 優婆塞 (在家的男性佛教徒) 名,佛陀稱讚他是在家弟子中「第一智慧」,佛陀的許多在家弟子也以他為榜樣。質多長者住在舍衛城附近的城市摩師山的芒果林旁,富有且淨信佛法,他在芒果林中建立精舍,終身供養僧眾。他證得三果,命終時往生五淨居天的不煩熱天,成為質多天子。又譯為「質多羅」。參見《雜阿含經》卷 21 質多羅相應。
神德第一,所謂犍提阿藍是。
犍提阿藍: 佛弟子。又譯為「乾提阿藍」。
降伏外道,所謂掘多長者是。
能說深法,所謂優波掘長者是。
恒坐禪思,呵侈阿羅婆是。
呵侈阿羅婆: 佛弟子,以四攝法攝受大眾,有八未曾有法,參見《中阿含經》卷9。又譯為「阿吒嚩哥」、「賀悉多哥」,義譯為「手寶象」,即「手長者」。
降伏魔宮,所謂勇健長者是。
勇健: 佛弟子,足智多謀,初次見佛時,代表廣嚴城的婆羅門們試探佛教僧團是否貪圖利養,以昂貴餐具供養僧團,而僧團沒有一人接受,因此他歡喜地皈依於佛。但當他供養外道時,外道多為供養而爭吵、或將昂貴餐具帶走,相較之下,也使廣嚴城的民眾敬信於佛教僧團。又譯為「勇猛」。
福德盛滿,闍利長者是。
大檀越主,所謂須達長者是。
檀越: 為音譯,義譯為「施主」,施與僧眾衣食等的人。
須達: 優婆塞名,是舍衛城的長者,波斯匿王的主藏吏。為城中富豪,秉性仁慈,因常幫助孤苦無依的人,人譽為「給孤獨」,音譯「阿那邠邸」,義譯為「善授」。曾和波斯匿王長子祇陀太子共同捐獻園林給僧團,即祇樹給孤獨園。
門族成就,泯逸長者是。」
泯逸: 佛弟子,鴦伽國的長者,以信於佛法、行慈悲行著稱。又譯為「旻茶」、「民大」、「蜜茶哥」。
三果.質.乾提 掘.波及羅婆
勇.闍利.須達 泯逸是謂十
第 2 經
「我弟子中第一優婆塞,好問義趣,所謂生漏婆羅門是。
生漏: 佛弟子,喜愛問問題,他與佛陀的問答可參見《增壹阿含經》卷8、23、26、48。
婆羅門: 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
利根通明,所謂梵摩俞是。
利根: 敏銳的根器。
諸佛信使,御馬摩納是。
御馬: 優婆塞名,為善調馬之聚落主。
摩納: 又作摩那婆,譯為儒童、淨行少年,即青年。
計身無我,喜聞笒婆羅門是。
論不可勝,毘裘婆羅門是。
能造誦偈,優波離長者是。
優波離: 又作烏波離、優婆離,原為尼揵教徒,擬問難佛陀,反為佛陀度化,參閱中阿含第一三三經優婆離經(佛光三‧一〇八九)。佛說阿羅漢具德經(大二‧八三四上):「從初發信心而能具大智,烏波離長者是。」
言語速疾,亦是優波離長者。
喜施好寶,不有悋心,所謂殊提長者是。
建立善本,所謂優迦毘舍離是。
優伽: 又作郁伽,譯為最首、功德,為毘舍離(Vesālī)(巴)族人,原耽樂五欲,見佛威容及聞法要,遂得法眼,常設大施,以祈如轉輪王之願,有諸奇特法,參閱中阿含第三十八、三十九經郁伽長者經(佛光一‧三一九)。佛說阿羅漢具德經(大二‧八三四上):「於眾僧中常施飲食,最首長者是。」
能說妙法,所謂最上無畏優婆塞是。
所說無畏,善察人根,所謂頭摩大將領毘舍離是。」
生漏.梵摩俞 御馬及聞笒
毘裘.優波離 殊提.優.畏.摩
第 3 經
「我弟子中第一優婆塞,好喜惠施,所謂毘沙王是。
毘沙王: 佛弟子,是毘舍離城的城主,
所施狹少,光明王是。
光明王: 佛弟子,原性情暴惡,故人稱為猛暴燈光,後歸依佛。又譯為「猛光」、「光明」、「惡生」。
建立善本,王波斯匿是。
善本: 同於「善根」,能生出善法、成就菩提的善因。
波斯匿: 佛弟子,是舍衛城的城主、憍薩羅國的國王,相傳與佛陀同一天出生。年長後繼承王位,早年暴惡無信,後來因末利夫人的引導,篤信佛法,治理憍薩羅國及迦尸國,國威強盛。他將妹妹為韋提希夫人嫁給摩竭提國頻婆娑羅王,女兒勝鬘夫人嫁給阿踰闍國友稱王。又譯為「勝軍」。
得無根善信,起歡喜心,所謂王阿闍世是。
無根善信: 阿闍世太子幽禁父王,王死獄中,其後懺悔向善,而歸依佛;自喻為伊蘭毒樹生栴檀樹,無善根而能生信仰,得大歡喜,護持教法。參閱增一阿含馬血天子品第三八六經(佛光三‧一四六七)。
阿闍世: 優婆塞名,摩竭陀國王舍城的統治者,父親是頻婆娑羅王,母親是韋提希 (毘提希) 夫人,在懷胎時命相師都說此兒會害其父,因此名為阿闍世,意思是「未生以前結怨」。長大後被立為太子,卻結交惡友提波達多,囚禁父母,自立為王,併吞諸小國,建立統一印度的基礎,並與波斯匿王交戰數次。後因殺害父親頻婆娑羅王的業報而全身長瘡,向佛陀懺悔後得痊癒,並皈依於佛陀,成為佛教的大護法,並在佛滅後護持五百羅漢的結集經典。
至心向佛,意不變易,所謂優填王是。
優填王: 佛弟子,憍賞彌國的國王。受王后舍摩的接引而皈依三寶,成為佛教的大護法。依《增壹阿含經》卷28所載,佛陀曾至三十三天為母說法,為時甚久,優填王以未能禮佛而憂苦成疾,群臣因此造一尊五尺佛像供王瞻禮,王遂痊癒,相傳此為造佛像的起源。
承事正法,所謂月光王子是。
供奉聖眾,意恒平等,所謂造祇洹王子是。
造祇洹王子: 佛弟子,即和給孤獨長者一同建立「祇樹給孤獨園」 (祇洹) 的祇陀太子,是波斯匿王的兒子。
常喜濟彼,不自為己,師子王子是。
師子王子: 佛弟子,阿闍世王的兒子。
善恭奉人,無有高下,無畏王子是。
無畏王子: 佛弟子,頻婆娑羅王的兒子。原為尼乾子外道,後歸依佛。又譯為「阿婆耶」。
顏貌端正,與人殊勝,所謂雞頭王子是。」
毘沙王.光明 波斯匿.闍王
月.祇桓.優填 師子.畏.雞頭
第 4 經
以下四位優婆塞分別修行四無量心之一: 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
「我弟子中第一優婆塞,恒行慈心,所謂不尼長者是。
心恒悲念一切之類,所謂摩訶納釋種是。
摩訶納釋種:優婆塞名,常布施湯藥、衣食等予僧眾,《雜阿含經》卷三十三、《中阿含經》卷二十五記載他與佛陀多次的問答。《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等見品34〉第2經等經律則記載,琉璃王揮兵入釋迦族的城中時,他請求琉璃王在他潛入水中的這段時間讓釋迦族人逃生,浮起後才繼續殺戮。琉璃王答應後,他潛到水底,將頭髮綁在樹根上而溺斃,不再浮起,幫許多釋迦族人爭取到逃命的時間。又譯為「釋氏摩訶男」、「釋摩訶男」、「釋摩男」、「摩呵男釋」。
常行喜心,所謂拔陀釋種是。
恒行護心,不失善行,所謂毘闍先優婆塞是。
護: 「慈悲喜捨」中「捨」另譯為「護」。
堪任行忍,所謂師子大將是。
能雜種論,所謂毘舍佉優婆塞是。
能雜種論: 能夠以各種偈頌、比喻來演說佛法。
賢聖默然,難提婆羅優婆塞是。
賢聖默然: 如聖賢一樣入禪定境界。
懃修善行,無有休息,所謂優多羅優婆塞是。
諸根寂靜,所謂天摩優婆塞是。
我弟子中最後受證,所謂拘夷那摩羅是。」
不尼.摩訶納 拔陀.優多羅
師子.毘舍.離 優多.天.摩羅
四十優婆塞盡,當廣說如上。
延伸閱讀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增壹阿含經清信士品第六
CBETA: 增壹阿含經 第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