慚愧心能夠驅動善法,導致斷除煩惱解脫生死


慚愧心,是一種有益的感受,使得我們對於惡、不善的心念、言語、行為,會感到羞愧,而能夠起自我反省及自我修正的作用。

沒有慚愧心,則對於善、惡沒有覺察能力,因此容易導致各種不好的心念、言語、行為,進而引發無窮無盡的煩惱。

慚愧心能夠驅動善法,導致斷除煩惱解脫生死 (雜阿含經卷 14 第 346 經):
以慚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為善知識,為善知識故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順語、精進,精進故不掉、住律儀、學戒,學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不亂心故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著身見、不著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貪、恚、癡,離貪、恚、癡故堪能斷老、病、死。
沒有慚愧心則會驅動惡法,導致無窮無盡的煩惱 (雜阿含經卷 14 第 346 經):
以無慚、無愧故放逸,放逸故不恭敬,不恭敬故習惡知識,習惡知識故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求人短故不信、難教、戾語、嬾墮,嬾墮故掉、不律儀、不學戒,不學戒故失念、不正知、亂心,亂心故不正思惟、習近邪道、懈怠心,懈怠心故身見、戒取、疑,疑故不離貪、恚、癡,不離貪、恚、癡故不堪能離老、病、死。
慚愧的定義 (雜阿含經卷 26 第 679 經):
何等為慚力是學力?謂羞恥,恥於起惡不善法諸煩惱數,受諸有熾然苦報,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是名慚力是學力。

愧力是學力何等為愧力是學力?謂諸可愧事而愧,愧起諸惡不善法煩惱數,受諸有熾然苦報,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是名愧力是學力。
獅子吼讀經班同學問到,怎麼樣調整習性?很多時候,並非沒有慚愧心,然而仍舊再犯。

瞭解習慣養成的原理,有助於設法找出壞習慣形成的原因,深入探討根本原因,從根源著手來戒除壞習慣 (身、口、意惡行)。

習慣養成的原理:

根據 Charles Duhigg 的研究,習慣的養成是由三個元素所組成:

1. 提示
提示是啟動某個自動行為的觸發因子。

觸發習慣的提示有 5 種類型: 一天當中的某個特定時間、特定地點、某種情緒、出現某位特定人士、某個慣性行為。
2. 例行程序
例行程序指的是行為本身,它可以是身體的、心智的或情緒的。
3. 獎勵
大腦會隨著獎勵釋放出多巴胺 (dopamine),令人感到幸福。
越常觸發這些神經迴路,它所連結的提示、例行程序和獎勵的迴路就越強,因而更加鞏固你的習慣。

也可以運用這樣的原理,來養成好習慣 (身、口、意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