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世尊說明,修習「止」 (心專注於一境而不動),能夠戒律成就,不失威儀,不犯戒行。
戒的意義在於避免做出導致引發煩惱或苦的「言語」或「行為」,而導致引發煩惱或苦的言語或行為是由「心」而起,若能讓心專注於一境而不動 (止),便能夠避免做出導致引發煩惱或苦的言語或行為。因此修習「止」能夠戒律成就。修習「觀」 (仔細觀察),如實觀察苦的現象、導致苦的原因、苦的消逝、消除苦的方法。
如此仔細觀察,因欲貪而起的煩惱將會止息,因生存而引起的煩惱將會止息,無明引發的煩惱將會止息,而得到解脫智慧: 生死已盡,清淨之行已立,該做的事都已完成,不再受生於三界輪迴生死,如實知之。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阿練比丘當修行二法。
阿練比丘: 在離開聚落的寂靜地方獨自修行的比丘。「阿練」即離開聚落,寂靜而適合修行的地方,又譯為「阿練若」、「阿蘭若」、「空閑」、「空閑處」。
云何二法?所謂止與觀也。
止: 心專注於一境而不動。音譯為「奢摩他」、「三昧」、「三摩地」。
觀: 仔細觀察。音譯為「毘婆舍那」。
若阿練比丘得休息止,則戒律成就,不失威儀,不犯禁行,作諸功德。
若復阿練比丘得觀已,便觀此苦,如實知之。
觀苦習、觀苦盡、觀苦出要,如實知之。
彼如是觀已,欲漏心解脫,有漏心、無明漏心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亦不復受有,如實知之。
欲漏: 因欲貪而起的煩惱;欲界眾生的煩惱。其中「漏」是「煩惱」的意思。
有漏: 因生存而引起的煩惱;色界與無色界眾生的煩惱。
無明漏: 無明引發的煩惱;沒有智慧、讓眾生不能出離生死的煩惱。
過去諸多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皆由此二法而得成就。
所以然者,猶如菩薩坐樹王下時,先思惟此法止與觀也。
若菩薩摩訶薩得止已,便能降伏魔怨;若復菩薩得觀已,尋成三達智,成無上至真等正覺。
是故,諸比丘!阿練比丘當求方便,行此二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延伸閱讀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增壹阿含經 善知識品第二十
CBETA: 增壹阿含經 第 11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