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七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第 29 經 舍梨子相應品 大拘絺羅經第九 (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加蘭哆園。
爾時,尊者舍梨子則於晡時從燕坐起,至尊者大拘絺羅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
晡時:黃昏時分,約下午三點至五點多。
大拘絺羅:比丘名,佛陀稱讚他「得四辯才,觸難答對」第一。他是舍利弗的舅舅,從佛出家前又被稱為「長爪梵志」。「大」加在人名前可作尊稱,例如用以和資歷較淺的同姓名人士區分。
尊者舍梨子語尊者大拘絺羅:「我欲有所問,聽我問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尊者舍梨子!欲問便問,我聞已當思。」
欲問便問,我聞已當思:你想要問就問,我聽了問題後會思考(然後回答)。
尊者舍梨子問曰:「賢者大拘絺羅!頗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耶?」
答曰:「有也。尊者舍梨子!謂有比丘知不善、知不善根。
云何知不善?
謂身惡行不善,口、意惡行不善,是謂知不善。
云何知不善根?
謂貪不善根,恚、癡不善根,是謂知不善根。
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如是知不善及不善根者,是謂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中。」
尊者舍梨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歎已,歡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復問曰:「賢者大拘絺羅!頗更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耶?」
答曰:「有也。尊者舍梨子!謂有比丘知善、知善根。
云何知善?
謂身妙行善,口、意妙行善,是謂知善。
云何知善根?
謂無貪善根,無恚、無癡善根,是謂知善根。
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如是知善,知善根者,是謂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中。」
尊者舍梨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歎已,歡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復問曰:「賢者大拘絺羅!頗更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耶?」
答曰:「有也。尊者舍梨子!謂有比丘知食如真,知食習、知食滅、知食滅道如真。
云何知食如真?
謂有四食,一者摶食麤、細,二者更樂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識食,是謂知食如真。
搏食:長養支持身命的東西為「食」,「搏食」是古印度認為的四食之一,以鼻舌嘗味而進食。「搏」即用手握東西成一團,即印度人手抓食物進食的方法。又作揣食、段食。
更樂食:四食之一,與外境接觸而使身心有所資益。又作觸食。
意思食:以思考、意志作用而支持身命。又作念食。
識食:由於有六識的識別、分別作用,而資益身心,即以識為食。
云何知食習如真?
謂因愛便有食,是謂知食習如真。
云何知食滅如真?
謂愛滅食便滅,是謂知食滅如真。
云何知食滅道如真?
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食滅道如真。
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如是知食如真,知食習、知食滅、知食滅道如真者,是謂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中。」
尊者舍梨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歎已,歡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復問曰:「賢者大拘絺羅!頗更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耶?」
答曰:「有也。尊者舍梨子!謂有比丘知漏如真,知漏習、知漏滅、知漏滅道如真。
云何知漏如真?
謂有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是謂知漏如真。
欲漏:因欲貪而起的煩惱;欲界眾生的煩惱。其中「漏」是「煩惱」的意思。此經中的欲漏、有漏、無明漏統稱「三漏」。
有漏:因生存而引起的煩惱;色界與無色界眾生的煩惱。
無明漏:無明引發的煩惱;沒有智慧、讓眾生不能出離生死的煩惱。
云何知漏習如真?
謂因無明便有漏,是謂知漏習如真。
云何知漏滅如真?
謂無明滅漏便滅,是謂知漏滅如真。
云何知漏滅道如真?
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漏滅道如真。
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如是知漏如真,知漏習、知漏滅、知漏滅道如真者,是謂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中。」
尊者舍梨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歎已,歡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復問曰:「賢者大拘絺羅!頗更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耶?」
答曰:「有也。尊者舍梨子!謂有比丘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
云何知苦如真?
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陰苦,是謂知苦如真。
云何知苦習如真?
謂因老死便有苦,是謂知苦習如真。
云何知苦滅如真?
謂老死滅苦便滅,是謂知苦滅如真。
云何知苦滅道如真?
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苦滅道如真。
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如是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者,是謂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中。」
尊者舍梨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歎已,歡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復問曰:「賢者大拘絺羅!頗更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耶?」
答曰:「有也。尊者舍梨子!謂有比丘知老死如真,知老死習、知老死滅、知老死滅道如真。
云何知老?
謂彼老耄,頭白齒落,盛壯日衰,身曲腳戾,體重氣上,柱杖而行,肌縮皮緩,皺如麻子,諸根毀熟,顏色醜惡,是名老也。
云何知死?
謂彼眾生、彼彼眾生種類,命終無常,死喪散滅,壽盡破壞,命根閉塞,是名死也。此說死,前說老,是名老死,是謂知老死如真。
云何知老死習如真?
謂因生便有老死,是謂知老死習如真。
云何知老死滅如真?
謂生滅老死便滅,是謂知老死滅如真。
云何知老死滅道如真?
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老死滅道如真。
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如是知老死如真,知老死習、知老死滅、知老死滅道如真者,是謂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中。」
尊者舍梨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歎已,歡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復問曰:「賢者大拘絺羅!頗更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耶。」
答曰:「有也。尊者舍梨子!謂有比丘知生如真,知生習、知生滅、知生滅道如真。
云何知生如真?
謂彼眾生、彼彼眾生種類,生則生,出則出,成則成,興起五陰,已得命根,是謂知生如真。
云何知生習如真?
謂因有便有生,是謂知生習如真。
云何知生滅如真?
謂有滅生便滅,是謂知生滅如真。
云何知生滅道如真?
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生滅道如真。
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如是知生如真,知生習、知生滅、知生滅道如真者,是謂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中。」
尊者舍梨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歎已,歡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復問曰:「賢者大拘絺羅!頗更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耶?」
答曰:「有也。尊者舍梨子!謂有比丘知有如真,知有習、知有滅、知有滅道如真。
云何知有如真?
謂有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是謂知有如真。
云何知有習如真?
謂因受便有有,是謂知有習如真。
云何知有滅如真?
謂受滅有便滅,是謂知有滅如真。
云何知有滅道如真?
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有滅道如真。
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如是知有如真,知有習、知有滅、知有滅道如真者,是謂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中。」
尊者舍梨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歎已,歡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復問曰:「賢者大拘絺羅!頗更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耶?」
答曰:「有也。尊者舍梨子!謂有比丘知受如真,知受習、知受滅、知受滅道如真。
云何知受如真?
謂有四受:欲受、戒受、見受、我受,是謂知受如真。
四受:即「四取」:欲取(執著欲貪)、見取(執著邪見)、戒禁取(執著與解脫無關的禁戒或禁忌)、我與取(執著「有我」的言論)。
云何知受習如真?
謂因愛便有受,是謂知受習如真。
云何知受滅如真?
謂愛滅受便滅,是謂知受滅如真。
云何知受滅道如真?
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受滅道如真。
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如是知受如真,知受習、知受滅、知受滅道如真者,是謂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中。」
尊者舍梨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歎已,歡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復問曰:「賢者大拘絺羅!頗更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耶?」
答曰:「有也。尊者舍梨子!謂有比丘知愛如真,知愛習、知愛滅、知愛滅道如真。
云何知愛如真?
謂有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是謂知愛如真。
云何知愛習如真?
謂因覺便有愛,是謂知愛習如真。
云何知愛滅如真?
謂覺滅愛便滅,是謂知愛滅如真。
云何知愛滅道如真?
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愛滅道如真。
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如是知愛如真,知愛習、知愛滅、知愛滅道如真者,是謂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中。」
尊者舍梨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歎已,歡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復問曰:「賢者大拘絺羅!頗更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耶?」
答曰:「有也。尊者舍梨子!謂有比丘知覺如真,知覺習、知覺滅、知覺滅道如真。
云何知覺如真?
謂有三覺: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是謂知覺如真。
云何知覺習如真?
謂因更樂便有覺,是謂知覺習如真。
更樂:即十二因緣中「觸」的另譯,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舉例而言,眼根、光線、眼識,三者接觸而生「眼觸」,依著眼觸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運作。
云何知覺滅如真?
謂更樂滅覺便滅,是謂知覺滅如真。
云何知覺滅道如真?
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覺滅道如真。
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如是知覺如真,知覺習、知覺滅、知覺滅道如真者,是謂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中。」
尊者舍梨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歎已,歡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復問曰:「賢者大拘絺羅,頗更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耶?」
答曰:「有也。尊者舍梨子!謂有比丘知更樂如真,知更樂習、知更樂滅、知更樂滅道如真。
云何知更樂如真?
謂有三更樂:樂更樂、苦更樂、不苦不樂更樂,是謂知更樂如真。
云何知更樂習如真?
謂因六處便有更樂,是謂知更樂習如真。
云何知更樂滅如真?
謂六處滅更樂便滅,是謂知更樂滅如真。
云何知更樂滅道如真?
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更樂滅道如真。
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如是知更樂如真,知更樂習、知更樂滅、知更樂滅道如真者,是謂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中。」
尊者舍梨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歎已,歡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復問曰:「賢者大拘絺羅!頗更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耶?」
答曰:「有也。尊者舍梨子!謂有比丘知六處如真,知六處習、知六處滅、知六處滅道如真。
云何知六處如真?
謂眼處,耳、鼻、舌、身、意處,是謂知六處如真。
云何知六處習如真?
謂因名色便有六處,是謂知六處習如真。
云何知六處滅如真?
謂名色滅六處便滅,是謂知六處滅如真。
云何知六處滅道如真?
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六處滅道如真。
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如是知六處如真,知六處習、知六處滅、知六處滅道如真者,是謂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中。」
尊者舍梨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歎已,歡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復問曰:「賢者大拘絺羅!頗更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耶?」
答曰:「有也。尊者舍梨子!謂有比丘知名色如真,知名色習、知名色滅、知名色滅道如真。
云何知名?
謂四非色陰為名。
云何知色?
謂四大及四大造為色。
此說色,前說名,是為名色,是謂知名色如真。
云何知名色習如真?
謂因識便有名色,是謂知名色習如真。
云何知名色滅如真?
謂識滅名色便滅,是謂知名色滅如真。
云何知名色滅道如真?
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名色滅道如真。
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如是知名色如真,知名色習、知名色滅、知名色滅道如真者,是謂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中。」
尊者舍梨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歎已,歡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復問曰:「賢者大拘絺羅!頗更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耶?」
答曰:「有也。尊者舍梨子!謂有比丘知識如真,知識習、知識滅、知識滅道如真。
云何知識如真?
謂有六識:眼識,耳、鼻、舌、身、意識,是謂知識如真。
云何知識習如真?
謂因行便有識,是謂知識習如真。
云何知識滅如真?
謂行滅識便滅,是謂知識滅如真。
云何知識滅道如真?
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識滅道如真。
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如是知識如真,知識習、知識滅、知識滅道如真者,是謂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中。」
尊者舍梨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歎已,歡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復問曰:「賢者大拘絺羅!頗更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耶?」
答曰:「有也。尊者舍梨子!謂有比丘知行如真,知行習、知行滅、知行滅道如真。
云何知行如真?
謂有三行:身行、口行、意行,是謂知行如真。
云何知行習如真?
謂因無明便有行,是謂知行習如真。
云何知行滅如真?
謂無明滅行便滅,是謂知行滅如真。
云何知行滅道如真?
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行滅道如真。
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如是知行如真,知行習、知行滅、知行滅道如真者,是謂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中。」
尊者舍梨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歎已,歡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復問曰:「賢者大拘絺羅!若有比丘無明已盡,明已生,復作何等?」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無明已盡,明已生,無所復作。」
尊者舍梨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
如是,彼二尊更互說義,各歡喜奉行,從坐起去。
大拘絺羅經第九竟 (四千七十七字)
第 30 經 中阿含舍梨子相應品 象跡喻經第十 (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舍梨子告諸比丘:「諸賢!若有無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聖諦所攝,來入四聖諦中,謂四聖諦於一切法最為第一。
所以者何?
攝受一切眾善法故。
諸賢!猶如諸畜之跡,象跡為第一。
所以者何?
彼象跡者最廣大故。
如是,諸賢!無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聖諦所攝,來入四聖諦中,謂四聖諦於一切法最為第一。
云何為四?
謂苦聖諦,苦習、苦滅、苦滅道聖諦。
諸賢!云何苦聖諦?
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陰苦。
諸賢!云何五盛陰?
謂色盛陰,覺、想、行、識盛陰。
諸賢!云何色盛陰?
謂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造。
四大:古代印度人認為一切物質及物理現象,有四種組成:地大(堅固性)、水大(濕潤性)、火大(溫熱性)、風大(移動性)。
四大造:由「四大」所造成的各種物質及物理現象。
諸賢!云何四大?
謂地界,水、火、風界。
諸賢!云何地界?
諸賢!謂地界有二,有內地界,有外地界。
諸賢!云何內地界?謂內身中在,內所攝堅,堅性住,內之所受。
此為云何?
謂髮、毛、爪、齒、麤細皮膚、肌肉、筋、骨、心、腎、肝、肺、脾、腸、胃、糞,如是比此身中餘在,內所攝,堅性住,內之所受,諸賢!是謂內地界。
諸賢!外地界者,謂大是,淨是,不憎惡是。諸賢!有時水災,是時滅外地界。
諸賢!此外地界極大,極淨,極不憎惡,是無常法、盡法、衰法、變易之法,況復此身暫住,為愛所受?
謂不多聞愚癡凡夫而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
多聞聖弟子不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
彼云何作是念?
若有他人罵詈、捶打、瞋恚責數者,彼作是念:『我生此苦,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云何為緣?緣苦更樂。』
彼觀此更樂無常,觀覺、想、行、識無常,彼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
彼於後時他人來語柔辭軟言者,彼作是念:『我生此樂,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云何為緣?緣樂更樂。』
彼觀此更樂無常,觀覺、想、行、識、無常,彼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
彼於後時,若幼少、中年、長老來行不可事,或以拳扠,或以石擲,或刀杖加,彼作是念:『我受此身,色法麤質,四大之種,從父母生,飲食長養,常衣被覆,坐臥按摩,澡浴強忍,是破壞法,是滅盡法,離散之法,我因此身致拳扠、石擲及刀杖加。』
由是之故,彼極精勤而不懈怠,正身正念,不忘不癡,安定一心,彼作是念:『我極精勤而不懈怠,正身正念,不忘不癡,安定一心,我受此身,應致拳扠、石擲及刀杖加,但當精勤學世尊法。』
諸賢!世尊亦如是說:『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身。若汝為賊以利刀鋸節節解身時,或心變易,或惡語言者,汝則衰退。汝當作是念:「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我身者,因此令我心不變易,不惡語言,當為彼節節解我身者起哀愍心,為彼人故,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諸賢!彼比丘若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者,諸賢!彼比丘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
善相應捨:善所依止的捨,即六根對六境時既不貪著也不嫌惡的平靜。
諸賢!猶如初迎新婦,見其姑嫜,若見夫主,則慚愧羞厭。
姑嫜:丈夫的父母。
諸賢!當知比丘亦復如是,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彼因慚愧羞厭故,便住善相應捨,是妙息寂,謂捨一切有,離愛、無欲、滅盡無餘。諸賢!是謂比丘一切大學。
諸賢!云何水界?
諸賢!謂水界有二,有內水界,有外水界。
諸賢!云何內水界?
謂內身中在,內所攝水,水性潤,內之所受。
此為云何?
謂腦、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膽、小便,如是比此身中餘在,內所攝水,水性潤,內之所受,諸賢!是謂內水界。
諸賢!外水界者,謂大是,淨是,不憎惡是,諸賢!有時火災,是時滅外水界。
諸賢!此外水界極大,極淨,極不憎惡,是無常法、盡法、衰法、變易之法,況復此身暫住,為愛所受?
謂不多聞愚癡凡夫而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
多聞聖弟子不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
彼云何作是念?
若有他人罵詈、捶打、瞋恚責數者,便作是念:『我生此苦,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云何為緣?緣苦更樂。』
彼觀此更樂無常,觀覺、想、行、識無常,彼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
彼於後時,他人來語柔辭軟言者,彼作是念:『我生此樂,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云何為緣?緣樂更樂。』
彼觀此更樂無常,觀覺、想、行、識無常,彼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
彼於後時,若幼少、中年、長老來行不可事,或以拳扠,或以石擲,或刀杖加,彼作是念:『我受此身,色法麤質,四大之種,從父母生,飲食長養,常衣被覆,坐臥按摩,澡浴強忍,是破壞法,是滅盡法,離散之法,我因此身致拳扠、石擲及刀杖加。』
由是之故,彼極精勤而不懈怠,正身正念,不忘不癡,安定一心,彼作是念:『我極精勤而不懈怠,正身正念,不忘不癡,安定一心,我受此身應致拳扠、石擲及刀杖加,但當精勤學世尊法。』
諸賢!世尊亦如是說:『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身。若汝為賊以利刀鋸節節解身時,或心變易,或惡語言者,汝則衰退。汝當作是念:「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我身者,因此令我心不變易,不惡語言,當為彼節節解我身者起哀愍心,為彼人故,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諸賢!彼比丘若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者,諸賢!彼比丘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
諸賢!猶如初迎新婦,見其姑嫜,若見夫主,則慚愧羞厭。
諸賢!當知比丘亦復如是,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彼因慚愧羞厭故,便住善相應捨,是妙息寂,謂捨一切有,離愛、無欲,滅盡無餘。諸賢!是謂比丘一切大學。
諸賢!云何火界?
諸賢!謂火界有二,有內火界,有外火界。
諸賢!云何內火界?
謂內身中在,內所攝火,火性熱,內之所受。
此為云何?
謂暖身、熱身、煩悶、溫壯、消化飲食,如是比此身中餘在,內所攝火,火性熱,內之所受,諸賢!是謂內火界。
諸賢!外火界者,謂大是,淨是,不憎惡是。諸賢!有時外火界起,起已燒村邑、城郭、山林、曠野,燒彼已,或至道、至水,無受而滅。諸賢!外火界滅後,人民求火,或鑽木截竹,或以珠燧。
諸賢!此外火界極大,極淨,極不憎惡,是無常法、盡法、衰法、變易之法,況復此身暫住,為愛所受?
謂不多聞愚癡凡夫而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
多聞聖弟子不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
彼云何作是念?若有他人罵詈、捶打、瞋恚責數者,便作是念:『我生此苦,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云何為緣?緣苦更樂。』
彼觀此更樂無常,觀覺、想、行、識無常,彼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彼於後時,他人來語柔辭軟言者,彼作是念:『我生此樂,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云何為緣?緣樂更樂。』
彼觀此更樂無常,觀覺、想、行、識無常,彼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
彼於後時,若幼少、中年、長老來行不可事,或以拳扠,或以石擲,或刀杖加,彼作是念:『我受此身,色法麤質,四大之種,從父母生,飲食長養,常衣被覆,坐臥按摩,澡浴強忍,是破壞法,是滅盡法,離散之法,我因此身致拳扠、石擲及刀杖加。』
由是之故,彼極精勤而不懈怠,正身正念,不忘不癡,安定一心,彼作是念:『我極精勤而不懈怠,正身正念,不忘不癡,安定一心,我受此身應致拳扠、石擲及刀杖加,但當精勤學世尊法。』
諸賢!世尊亦如是說:『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身。若汝為賊以利刀鋸節節解身時,或心變易,或惡語言者,汝則衰退。汝當作是念:「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我身者,因此令我心不變易,不惡語言,當為彼節節解我身者起哀愍心,為彼人故,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諸賢!彼比丘若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者,諸賢!彼比丘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
諸賢!猶如初迎新婦,見其姑嫜,若見夫主,則慚愧羞厭。
諸賢!當知比丘亦復如是,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彼因慚愧羞厭故,便住善相應捨,是妙息寂,謂捨一切有,離愛、無欲,滅盡無餘。諸賢!是謂比丘一切大學。
諸賢!云何風界?
諸賢!謂風界有二,有內風界,有外風界。
諸賢!云何內風界?
謂內身中在,內所攝風,風性動,內之所受。
此為云何?謂上風、下風、腹風、行風、掣縮風、刀風、躋風、非道風、節節行風、息出風、息入風,如是比此身中餘在,內所攝風,風性動,內之所受,諸賢!是謂內風界。
節節行風:隨行於四肢中的風。
息出風、息入風:呼氣、吸氣。
諸賢!外風界者,謂大是,淨是,不憎惡是。諸賢!有時外風界起,風界起時撥,屋拔樹,崩山,山巖撥已便止,纖毫不動。諸賢!外風界止後,人民求風,或以其扇,或以哆邏葉,或以衣求風。
諸賢!此風界極大,極淨,極不憎惡,是無常法、盡法、衰法、變易之法,況復此身暫住,為愛所受?
謂不多聞愚癡凡夫而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
多聞聖弟子不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
彼云何作是念?
若有他人罵詈、捶打、瞋恚責數者,便作是念:『我生此苦,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云何為緣?緣苦更樂。』
彼觀此更樂無常,觀覺、想、行、識無常,彼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
彼於後時,他人來語柔辭軟言者,彼作是念:『我生此樂,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云何為緣?緣樂更樂。』
彼觀此更樂無常,觀覺、想、行、識無常,彼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彼於後時,若幼少、中年、長老來行不可事,或以拳扠,或以石擲,或刀杖加,彼作是念:『我受此身,色法麤質,四大之種,從父母生,飲食長養,常衣被覆,坐臥按摩,澡浴強忍,是破壞法,是滅盡法,離散之法,我因此身致拳扠、石擲及刀杖加。』
由是之故,彼極精勤而不懈怠,正身正念,不忘不癡,安定一心,彼作是念:『我極精勤而不懈怠,正身正念,不忘不癡,安定一心,我受此身應致拳扠、石擲及刀杖加,但當精勤學世尊法。』
諸賢!世尊亦如是說:『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身。若汝為賊以利刀鋸節節解身時,或心變易,或惡語言者,汝則衰退。汝當作是念:「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我身者,因此令我心不變易,不惡語言,當為彼節節解我身者起哀愍心,為彼人故,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諸賢!彼比丘若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者,諸賢!彼比丘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
諸賢!猶如初迎新婦,見其姑嫜,若見夫主,則慚愧羞厭。
諸賢!當知比丘亦復如是,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彼因慚愧羞厭故,便住善相應捨,是妙息寂,謂捨一切有,離愛、無欲,滅盡無餘。諸賢!是謂比丘一切大學。
諸賢!猶如因材木,因泥土,因水草,覆裹於空,便生屋名。
諸賢!當知此身亦復如是,因筋骨,因皮膚,因肉血,纏裹於空,便生身名。
諸賢!若內眼處壞者,外色便不為光明所照,則無有念,眼識不得生。
諸賢!若內眼處不壞者,外色便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眼識得生。
諸賢!內眼處及色,眼識知外色,是屬色陰。
若有覺是覺陰,若有想是想陰,若有思是思陰,若有識是識陰,如是觀陰合會。
諸賢!世尊亦如是說:『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
所以者何?
諸賢!世尊說五盛陰從因緣生,色盛陰,覺、想、行、識盛陰。
諸賢!若內耳、鼻、舌、身、意處壞者,外法便不為光明所照,則無有念,意識不得生。
諸賢!若內意處不壞者,外法便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意識得生。
諸賢!內意處及法,意識知外色法,是屬色陰。
若有覺是覺陰,若有想是想陰,若有思是思陰,若有識是識陰,如是觀陰合會。
諸賢!世尊亦如是說:『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
所以者何?
諸賢!世尊說五盛陰從因緣生,色盛陰,覺、想、行、識盛陰,彼厭此過去、未來、現在五盛陰,厭已便無欲,無欲已便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諸賢!是謂比丘一切大學。」
尊者舍梨子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舍梨子所說,歡喜奉行。
象跡喻經第十竟 (三千八百六十七字)
第 31 經 中阿含舍梨子相應品 分別聖諦經第十一 (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此是正行說法,謂四聖諦廣攝、廣觀、分別、發露、開仰、施設、顯示、趣向。過去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彼亦有此正行說法,謂四聖諦廣攝、廣觀、分別、發露、開仰、施設、顯示、趣向。未來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彼亦有此正行說法,謂四聖諦廣攝、廣觀、分別、發露、開仰、施設、顯示、趣向。我今現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亦有此正行說法,謂四聖諦廣攝、廣觀、分別、發露、開仰、施設、顯示、趣向。
正行說法:(讓聞者)生起正確意向的說法。
發露:表白自己所犯的過失。
開仰:開啟仰望;引發修學的意願與信心。
舍梨子比丘聰慧、速慧、捷慧、利慧、廣慧、深慧、出要慧、明達慧、辯才慧,舍梨子比丘成就實慧。所以者何?謂我略說此四聖諦,舍梨子比丘則能為他廣教、廣觀、分別、發露、開仰、施設、顯現、趣向。舍梨子比丘廣教、廣示此四聖諦,分別、發露、開仰、施設、顯現、趣向時,令無量人而得於觀,舍梨子比丘能以正見為導御也。目乾連比丘能令立於最上真際,謂究竟漏盡。舍梨子比丘生諸梵行,猶如生母,目連比丘長養諸梵行,猶如養母,是以諸梵行者,應奉事供養恭敬禮拜舍梨子、目乾連比丘。所以者何?舍梨子、目乾連比丘為諸梵行者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爾時,世尊說如是已,即從坐起,入室燕坐。
於是,尊者舍梨子告諸比丘:「諸賢!世尊為我等出世,謂為他廣教、廣示此四聖諦,分別、發露、開仰、施設、顯現、趣向。云何為四?謂苦聖諦,苦習、苦滅、苦滅道聖諦。
諸賢!云何苦聖諦?
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陰苦。
諸賢!說生苦者,此說何因?
諸賢!生者,謂彼眾生、彼彼眾生種類,生則生,出則出,成則成,興起五陰,已得命根,是名為生。
諸賢!生苦者,謂眾生生時,
身受苦:受、遍受、覺、遍覺,
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
身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
身熱:受、遍受、覺、遍覺,
心熱:受、遍受、覺、遍覺,
身心熱:受、遍受、覺、遍覺,
身壯熱煩惱憂慼:受、遍受、覺、遍覺,
心壯熱煩惱憂慼:受、遍受、覺、遍覺,
身心壯熱煩惱憂慼:受、遍受、覺、遍覺。
諸賢!說生苦者,因此故說。
壯熱煩惱憂慼:強烈的熱惱、擔憂。
諸賢!說老苦者,此說何因?諸賢!老者,謂彼眾生、彼彼眾生種類,彼為老耄,頭白齒落,盛壯日衰,身曲腳戾,體重氣上,拄杖而行,肌縮皮緩,皺如麻子,諸根毀熟,顏色醜惡,是名為老。
諸賢!老苦者,謂眾生老時,
身受苦:受、遍受、覺、遍覺,
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
身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
身熱:受、遍受、覺、遍覺,
心熱:受、遍受、覺、遍覺,
身心熱:受、遍受、覺、遍覺,
身壯熱煩惱憂慼:受、遍受、覺、遍覺,
心壯熱煩惱憂慼:受、遍受、覺、遍覺,
身心壯熱煩惱憂慼:受、遍受、覺、遍覺。
諸賢!說老苦者,因此故說。
諸賢!說病苦者,此說何因?諸賢!病者,謂頭痛、眼痛、耳痛、鼻痛、面痛、脣痛、齒痛、舌痛、齶痛、咽痛、風喘、咳嗽、喝吐、喉啤、癲癇、癰癭、經溢、赤膽、壯熱、枯槁、痔[病-丙+匿]、下利,若有如是比餘種種病,從更樂觸生,不離心,立在身中,是名為病。
諸賢!病苦者,謂眾生病時,
身受苦:受、遍受、覺、遍覺,
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
身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
身熱:受、遍受、覺、遍覺,
心熱:受、遍受、覺、遍覺,
身心熱:受、遍受、覺、遍覺,
身壯熱煩惱憂慼:受、遍受、覺、遍覺,
心壯熱煩惱憂慼:受、遍受、覺、遍覺,
身心壯熱煩惱憂慼:受、遍受、覺、遍覺。
諸賢!說病苦者,因此故說。
諸賢!說死苦者,此說何因?諸賢!死者,謂彼眾生、彼彼眾生種類,命終無常,死喪散滅,壽盡破壞,命根閉塞,是名為死。
諸賢!死苦者,謂眾生死時,
身受苦:受、遍受、覺、遍覺,
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
身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
身熱:受、遍受、覺、遍覺,
心熱:受、遍受、覺、遍覺,
身心熱:受、遍受、覺、遍覺,
身壯熱煩惱憂慼:受、遍受、覺、遍覺,
心壯熱煩惱憂慼:受、遍受、覺、遍覺,
身心壯熱煩惱憂慼:受、遍受、覺、遍覺。
諸賢!說死苦者,因此故說。
諸賢!說怨憎會苦者,此說何因?諸賢!怨憎會者,謂眾生實有內六處,不愛眼處,耳、鼻、舌、身、意處,彼同會一,有攝、和、習,共合為苦,如是外處,更樂、覺、想、思、愛、亦復如是。
諸賢!眾生實有六界,不愛地界,水、火、風、空、識界,彼同會一,有攝、和、習,共合為苦,是名怨憎會。
諸賢!怨憎會苦者,謂眾生怨憎會時,
身受苦:受、遍受、覺、遍覺,
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
身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
諸賢!說怨憎會苦者,因此故說。
諸賢!說愛別離苦者,此說何因?諸賢!愛別離苦者,謂眾生實有內六處,愛眼處,耳、鼻、舌、身、意處,彼異分散,不得相應,別離不會,不攝、不習、不和合為苦,如是外處,更樂、覺、想、思、愛,亦復如是。
諸賢!眾生實有六界,愛地界,水、火、風、空、識界,彼異分散,不得相應,別離不會,不攝、不習、不和合為苦,是名愛別離。
諸賢!愛別離苦者,謂眾生別離時,
身受苦:受、遍受、覺、遍覺,
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
身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
諸賢!說愛別離苦者,因此故說。
諸賢!說所求不得苦者,此說何因?諸賢!謂眾生生法,不離生法,欲得令我而不生者,此實不可以欲而得,老法、死法、愁憂慼法,不離憂慼法,欲得令我不憂慼者,此亦不可以欲而得。
諸賢!眾生實生苦而不可樂、不可愛念,彼作是念:『若我生苦而不可樂、不可愛念者,欲得轉是,令可愛念。』此亦不可以欲而得。
諸賢!眾生實生樂而可愛念,彼作是念:『若我生樂可愛念者,欲得令是常恒久住不變易法。』此亦不可以欲而得。
諸賢!眾生實生思想而不可樂、不可愛念,彼作是念:『若我生思想而不可樂、不可愛念者,欲得轉是,令可愛念。』此亦不可以欲而得。
諸賢!眾生實生思想而可愛念,彼作是念:『若我生思想可愛念者,欲得令是常恒久住不變易法。』此亦不可以欲而得。諸賢!說所求不得苦者,因此故說。
諸賢!說略五盛陰苦者,此說何因?謂色盛陰,覺、想、行、識盛陰。諸賢!說略五盛陰苦者,因此故說。
諸賢!過去時是苦聖諦,未來、現在時是苦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合如是諦,聖所有,聖所知,聖所見,聖所了,聖所得,聖所等正覺,是故說苦聖諦。
諸賢!云何愛習苦習聖諦?
謂眾生實有愛內六處,眼處,耳、鼻、舌、身、意處,於中若有愛、有膩、有染、有著者,是名為習。
諸賢!多聞聖弟子知我如是知此法,如是見,如是了,如是視,如是覺,是謂愛習苦習聖諦,如是知之。
云何知耶?
若有愛妻、子、奴婢、給使、眷屬、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財物,為所作業,有愛、有膩、有染、有著者,是名為習;彼知此愛習,苦習聖諦,如是外處,更樂、覺、想、思、愛,亦復如是。
諸賢!眾生實有愛六界,地界,水、火、風、空、識界,於中若有愛、有膩、有染、有著者,是名為習。
諸賢!多聞聖弟子知我如是知此法,如是見,如是了,如是視,如是覺,是謂愛習苦習聖諦,如是知之。
云何知耶?
若有愛妻、子、奴婢、給使、眷屬、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財物,為所作業,有愛、有膩、有染、有著者,是名為習,彼知是愛習苦習聖諦。
諸賢!過去時是愛習苦習聖諦,未來、現在時是愛習苦習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合如是諦,聖所有,聖所知,聖所見,聖所了,聖所得,聖所等正覺,是故說愛習苦習聖諦。
諸賢!云何愛滅苦滅聖諦?
謂眾生實有愛內六處,眼處、耳、鼻、舌、身、意處,彼若解脫,不染不著、斷捨吐盡、無欲、滅、止沒者,是名苦滅。
諸賢!多聞聖弟子知我如是知此法,如是見,如是了,如是視,如是覺,是謂愛滅苦滅聖諦,如是知之。
云何知耶?
若有不愛妻、子、奴婢、給使、眷屬、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財物,不為所作業,彼若解脫,不染不著、斷捨吐盡、無欲、滅、止沒者,是名苦滅,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如是外處,更樂、覺、想、思、愛亦復如是。
諸賢!眾生實有愛六界,地界,水、火、風、空、識界,彼若解脫,不染不著、斷捨吐盡、無欲、滅、止沒者,是名苦滅。
諸賢!多聞聖弟子知我如是知此法,如是見,如是了,如是視,如是覺,是謂愛滅苦滅聖諦,如是知之。
云何知耶?
若有不愛妻、子、奴婢、給使、眷屬、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財物,不為所作業,彼若解脫,不染不著,斷捨吐盡、無欲、滅、止沒者,是名苦滅,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
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合如是諦,聖所有,聖所知,聖所見,聖所了,聖所得,聖所等正覺,是故說愛滅苦滅聖諦。
諸賢!云何苦滅道聖諦?
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諸賢!云何正見?
謂聖弟子念苦是苦時,習是習、滅是滅,念道是道時,或觀本所作,或學念諸行,或見諸行災患,或見涅槃止息,或無著念觀善心解脫時,
於中擇、遍擇、次擇,擇法、視、遍視,觀察明達,是名正見。
本所作:過去的造作,又作「本行所作」。
諸賢!云何正志?
謂聖弟子念苦是苦時,習是習、滅是滅,念道是道時,或觀本所作,或學念諸行,或見諸行災患,或見涅槃止息,或無著念觀善心解脫時,
於中心伺、遍伺、隨順伺,可念則念,可望則望,是名正志。
諸賢!云何正語?
謂聖弟子念苦是苦時,習是習、滅是滅,念道是道時,或觀本所作,或學念諸行,或見諸行災患,或見涅槃止息,或無著念觀善心解脫時,
於中除口四妙行,諸餘口惡行遠離除斷,不行不作,不合不會,是名正語。
諸賢!云何正業?
謂聖弟子念苦是苦時,習是習、滅是滅,念道是道時,或觀本所作,或學念諸行,或見諸行災患,或見涅槃止息,或無著念觀善心解脫時,
於中除身三妙行,諸餘身惡行遠離除斷,不行不作,不合不會,是名正業。
諸賢!云何正命?
謂聖弟子念苦是苦時,習是習、滅是滅,念道是道時,或觀本所作,或學念諸行,或見諸行災患,或見涅槃止息,或無著念觀善心解脫時,
於中非無理求,不以多欲無厭足,不為種種伎術咒說邪命活,但以法求衣,不以非法,亦以法求食、床座,不以非法,是名正命。
諸賢!云何正方便?
謂聖弟子念苦是苦時,習是習、滅是滅,念道是道時,或觀本所作,或學念諸行,或見諸行災患,或見涅槃止息,或無著念觀善心解脫時,
於中若有精進方便,一向精勤求,有力趣向,專著不捨,亦不衰退,正伏其心,是名正方便。
諸賢!云何正念?
謂聖弟子念苦是苦時,習是習、滅是滅,念道是道時,或觀本所作,或學念諸行,或見諸行災患,或見涅槃止息,或無著念觀善心解脫時,
於中若心順念、背不向念、念遍、念憶、復憶、心心、不忘心之所應,是名正念。
諸賢!云何正定?
謂聖弟子念苦是苦時,習是習、滅是滅,念道是道時,或觀本所作,或學念諸行,或見諸行災患,或見涅槃止息,或無著念觀善心解脫時,
於中若心住、禪住、順住,不亂不散,攝止正定,是名正定。
諸賢!過去時是苦滅道聖諦,未來、現在時是苦滅道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合如是諦,聖所有,聖所知,聖所見,聖所了,聖所得,聖所等正覺,是故說苦滅道聖諦。」
於是頌曰:
「佛明達諸法, 見無量善德,
苦習滅道諦, 善顯現分別。」
尊者舍梨子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舍梨子所說,歡喜奉行。
分別聖諦經第十一竟 (三千四百二十五字)
中阿含經卷第七 (一萬一千三百六十九字)
中阿含舍梨子相應品第三竟 (二萬七千五百一十二字) (初一日誦)
延伸閱讀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中阿含經卷第七
CBETA: 中阿含經 第 7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