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菩提心」?


雜阿含經


雜阿含第 659 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

何等為五?

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何等為信根?

若聖弟子於如來發菩提心,所得淨信心,是名信根。

何等為精進根?

於如來發菩提心,所起精進方便,是名精進根。

何等為念根?

於如來初發菩提心,所起念,是名念根。

何等為定根?

於如來初發菩提心,所起三昧,是名定根。

何等為慧根?於如來初發菩提心,所起智慧,是名慧根。

所餘堂閣,譬如上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


增壹阿含經護心品第十(五)

世尊告曰:
「善哉!善哉!長者!汝乃以菩薩心,專精一意而廣惠施。然此眾生由食得濟,無食便喪。
長者!汝當獲大果,得大名稱,有大果報,聲徹十方,得甘露法味。
所以然者,菩薩之處恒以平等心而以惠施,專精一意,念眾生類由食而存,有食便濟,無食便喪。
是謂,長者!菩薩心所安處而廣惠施。」

增壹阿含經邪聚品第三十五(二)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來出現世時,必當為五事。
云何為五?
一者當轉法輪,二者當度父母,三者無信之人立於信地,四者未發菩薩意使發菩薩心,五者當授將來佛決。
若如來出現世時,當為此五事。
是故,諸比丘!當起慈心向於如來。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增壹阿含經聽法品第三十六(五)

爾時,釋提桓因白世尊言:「如來亦:說:『夫如來出世必當為五事。
云何為五?
當轉法輪;當度父母;無信之人立於信地;未發菩薩心令發菩薩意;於其中間當受佛決。
此五因緣如來出現必當為之。』
今如來母在三十三天,欲得聞法,今如來在閻浮里內,四部圍遶,國王人民皆來運集。
善哉!世尊!可至三十三天與母說法。」
是時,世尊默然受之。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樂說品第十四

須菩提言:「世尊!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等等心,不共聲聞、辟支佛心。何以故?是一切智心無漏不繫故,是一切智心無漏不繫中亦不著,以是因緣故,名摩訶薩。」

舍利弗語須菩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無等等心,不共聲聞、辟支佛心?」

須菩提言:「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以來,終不見法有生有滅、有增有減、有垢有淨。舍利弗!若法無生無滅乃至無垢無淨,是中無聲聞心、無辟支佛心、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佛心。舍利弗!是名菩薩摩訶薩無等等心,不共聲聞、辟支佛心。」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六 大如品第十五

「世尊!諸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為甚難。」

「如是,如是!須菩提!如諸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為甚難。是人為安隱世間故發心,為安樂世間故發心,我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世間作救,為世間作歸,為世間作舍,為世間作究竟道,為世間作洲,為世間作導師,為世間作趣。須菩提!云何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為世間作救?菩薩為斷生死中諸苦惱故說法。救眾生於苦惱。須菩提!是名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為世間作救。云何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為世間作歸?眾生生法,老病死法,憂悲苦惱法。是菩薩能度眾生,於此生法,老病死法,憂悲苦惱法。須菩提!是名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為世間作歸。云何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為世間作舍?須菩提!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為不著故說法。」

聖嚴法師


何謂「菩提」「菩提心」(聖嚴法師-大法鼓 0566)。



達賴喇嘛


達賴喇嘛對於菩提心、空正見的說明,蔣揚仁欽中文同步口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