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盡經:七種斷除煩惱的方法


本經世尊說明七種斷除煩惱的方法:

 1. 從見斷: 聽聞正法,親近善知識,具足正見,如實知四聖諦,斷身見、戒取、疑,得須陀洹,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就能涅槃。

 2. 從護斷: 以正思惟守護六根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而不生煩惱、憂慼。

 3. 從離斷: 遠離險惡環境及惡知識,惡知識會讓人增加疑惑。

 4. 從用斷: 為了安隱無病能夠好好修行而適量使用衣服、飲食、臥具、湯藥,而不是為了滿足慾望、彰顯自我。

 5. 從忍斷: 精進修行,安忍於饑渴、寒熱、蠅蚤、風雨、惡聲、病痛。

 6. 從除斷: 斷除欲念、恚念、害念。

 7. 從思惟斷: 思惟七覺支 (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依遠離、依無欲、依於滅盡,則不生煩惱、憂慼。

中阿含第 10 經 漏盡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樓瘦,在劍磨瑟曇拘樓都邑。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以知、以見故諸漏得盡,非不知、非不見也。

云何以知、以見故諸漏得盡耶?

有正思惟、不正思惟。

若不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生,已生便增廣,未生有漏、無明漏而生,已生便增廣;

若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便滅,未生有漏、無明漏而不生,已生便滅。」

然凡夫愚人不得聞正法,不值真知識,不知聖法,不調御聖法,不知如真法。

  不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生,已生便增廣,未生有漏、無明漏而生,已生便增廣。

  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便滅,未生有漏、無明漏而不生,已生便滅。

  不知如真法故,不應念法而念,應念法而不念,以不應念法而念,應念法而不念故,未生欲漏而生,已生便增廣,未生有漏、無明漏而生,已生便增廣。

多聞聖弟子得聞正法,值真知識,調御聖法,知如真法。

  不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生,已生便增廣,未生有漏、無明漏而生,已生便增廣。

  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便滅,未生有漏、無明漏而不生,已生便滅。
  
  知如真法已,不應念法不念,應念法便念,以不應念法不念,應念法便念故,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便滅,未生有漏、無明漏而不生,已生便滅也。

有七斷漏、煩惱、憂慼法。

云何為七?

有漏從見斷,有漏從護斷,有漏從離斷,有漏從用斷,有漏從忍斷,有漏從除斷,有漏從思惟斷。

云何有漏從見斷耶?

  凡夫愚人不得聞正法,不值真知識,不知聖法,不調御聖法,不知如真法,不正思惟故,便作是念:『我有過去世,我無過去世,我何因過去世,我云何過去世耶?我有未來世,我無未來世,我何因未來世,我云何未來世耶?自疑己身何謂是,云何是耶?今此眾生從何所來,當至何所?本何因有,當何因有?』彼作如是不正思惟,於六見中隨其見生而生真有神,此見生而生真無神,此見生而生神見神,此見生而生神見非神,此見生而生非神見神,此見生而生此是神,能語、能知、能作、能教、能起、教起,生彼彼處,受善惡報,定無所從來,定不有、定不當有,是謂見之弊,為見所動,見結所繫。凡夫愚人以是之故,便受生、老、病、死苦也。

  多聞聖弟子得聞正法,值真知識,調御聖法,知如真法,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如是知如真已,則三結盡,身見、戒取、疑三結盡已,得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便得苦際。
  
  若不知見者,則生煩惱、憂慼,知見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見斷也。

云何有漏從護斷耶?

  比丘!眼見色護眼根者,以正思惟不淨觀也,不護眼根者,不正思惟以淨觀也。
  
  若不護者,則生煩惱、憂慼,護則不生煩惱、憂慼。
  
  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護意根者,以正思惟不淨觀也,不護意根者,不正思惟以淨觀也。
  
  若不護者,則生煩惱、憂慼,護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護斷也。

云何有漏從離斷耶?

  比丘!見惡象則當遠離,惡馬、惡牛、惡狗、毒蛇、惡道、溝坑、屏廁、江河、深泉、山巖。
  
  惡知識、惡朋友、惡異道、惡閭里、惡居止,若諸梵行與其同處,人無疑者而使有疑,比丘者應當離。
  
  惡知識、惡朋友、惡異道、惡閭里、惡居止,若諸梵行與其同處,人無疑者而使有疑,盡當遠離。
  
  若不離者,則生煩惱、憂慼,離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離斷也。

云何有漏從用斷耶?

  比丘!若用衣服,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嚴飾故,但為蚊虻、風雨、寒熱故,以慚愧故也。
  
  若用飲食,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肥悅故,但為令身久住,除煩惱、憂慼故,以行梵行故,欲令故病斷,新病不生故,久住安隱無病故也。
  
  若用居止房舍、床褥、臥具,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嚴飾故,但為疲惓得止息故,得靜坐故也。
  
  若用湯藥,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肥悅故,但為除病惱故,攝御命根故,安隱無病故。
  
  若不用者,則生煩惱、憂慼,用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用斷也。

云何有漏從忍斷耶?

  比丘!精進斷惡不善,修善法故,常有起想,專心精勤,身體、皮肉、筋骨、血髓皆令乾竭,不捨精進,要得所求,乃捨精進。
  
  比丘!復當堪忍飢渴、寒熱、蚊虻蠅蚤虱,風日所逼,惡聲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諸病,極為苦痛,至命欲絕,諸不可樂,皆能堪忍。
  
  若不忍者,則生煩惱、憂慼,忍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忍斷也。

云何有漏從除斷耶?

  比丘!生欲念不除斷捨離,生恚念、害念不除斷捨離。
  
  若不除者,則生煩惱、憂慼,除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除斷也。

云何有漏從思惟斷耶?

  比丘!思惟初念覺支,依離、依無欲、依於滅盡,起至出要,法精進喜息定,思惟第七捨覺支,依離、依無欲、依於滅盡,趣至出要。
  
  若不思惟者,則生煩惱、憂慼,思惟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思惟斷也。

若使比丘有漏從見斷則以見斷,有漏從護斷則以護斷,有漏從離斷則以離斷,有漏從用斷則以用斷,有漏從忍斷則以忍斷,有漏從除斷則以除斷,有漏從思惟斷則以思惟斷,是謂比丘一切漏盡諸結已解,能以正智而得苦際。」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漏盡經第十竟 (千六百二十一字)

### 參考資料

中阿含 第 10 經 漏盡經

中部 2 經 一切煩惱經

Majjhima Nikāya 2. All the Taints

一切漏經注:巴漢校譯與導論 - 香光尼僧團

《一切漏經》比對和要義

《中部尼柯耶》閱讀地圖(菩提比丘): MN 2: Sabbāsava Sutta中部2一切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