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空協助了無著比丘的著作 "Satipatthana Meditation: A Practice Guide" 的中譯版《念住:禪修指南》第七章 MIND (心) 的校稿。 分享本章令我深受啟發的一些段落: 隨觀心的主旨,在於以這個問題持續進行內在審察:「心是如何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外面發生了什麼,也就是我們所有的注意力之所在,都變得是次要的。 真正重要的,是心如何作出反應。這是我們需要不斷注意的。 受的具念特別有助於在不善的念頭獲得全部力量之前就認出它們。 在不善的念頭形成的最初階段,這樣的認知讓我們有可能將這些不善的念頭扼殺在萌芽狀態。 ...這使得我們更容易從念頭中走出來,放下它,並改變心的歷程。 需要我們願意正視自己的缺點。 覺察到一個特定的心的狀態生起後,也要覺察它最終的滅去。 這使人明白,生起和滅去是任何心的狀態的本質。 誠實地認知煩惱,理想上不帶著厭惡。 有可能意識到心有煩惱,並微笑著。 當意識到心暫時解脫時,刻意喚起喜悅,將大幅加強心維持在善的領域的傾向。 它還可以提供修行的動力。 ...透過認知心暫時擺脫煩惱的愉悅狀態,我們可以直接體驗到我們修行的目的,而不是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 可以如此喜悅 當心是解脫的 儘管只是 暫時的。 禪修的結果應該是改善我們本身,我們如何與他人相處,以及我們如何處理外在環境。 這種內在變化,比把壯觀的(禪修)體驗當作我們禪修專業的標記更為重要。 對於這樣的個人轉化特別重要的,是對於仁慈和悲憫素質的一個真正開放的心。 相比於擁有非凡的體驗,這種心的開放是衡量我們修行進展更好的標桿。 在每次正式坐禪前,發願:「願我在解脫道上進步,為了我自己和他人的利益。」 ...若只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修習,會使我們在困難的時期更難維持修習。 為了清楚認知而使用標籤(標記心的狀態),最好伴隨著單純沉浸在對心的質地的覺察中,品嚐它的狀態和滋味。 念住的心具有明顯的滋味和質地,例如開放、接納、彈性、有活力、集中、清晰和平靜。 穩固地具念在前,是禪修進步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 持續的修習,將讓人清楚無誤地了解:心不斷地變化著。 一個特定的心的狀態生起後只會滅去,隨後生起另一個心的狀態。 即使是識知對象的心,也只是一個過程。 雖然我們不能強迫心為我們所欲為,但我們能夠透過培養適當的因緣條件來影響它。 透過隨觀心,可以培養出的洞見觀點,使我們對於無常、苦和無我這三個特性的實際領悟更加完整。 身、受和心,無一例外,都是無常的。 無常的事物無法產生持久的滿足。 這就是苦。 身、受、和心顯然不在我們完全控制的範圍內。 因此,它們必須被視為是沒有自我的。 日常生活中的任何問題或挑戰都可以在四聖諦的幫助解決。 首先,誠實地認識到問題或挑戰的壓力甚至痛苦的層面(第一聖諦)。 然後辨別我們自己的態度、期望或觀點在多大的程度上促成了所經歷的壓力或痛苦(第二聖諦)。 這樣的辨別反過來又使我們很清楚地看到,調整我們的態度、期望或觀點,即使無法消除,也很有可能減輕壓力或痛苦(第三聖諦)。 然後,服用的藥物(第四聖諦)則是對這三個特徵(無常、苦、無我)的洞察。 無論發生什麼,它肯定是無常的,因此它無論如何都是苦的,並且最肯定的是它空無自我。 ...由此產生的正確觀點,可以產生實質性的轉化結果,甚至可以擺脫情況帶來的壓力或痛苦的影響。 正如《法句經》第一句所宣說,心是諸法的先導。 心作為先導的角色,讓穩固地具念於監察我們的心的狀態,變得更加重要。 以這種方式獲得的洞見,會讓我們越來越熟練於無所倚賴,不執取任何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