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教養:布施

真正的教養在於自我節制而不去傷害他人、不帶給他人身體或心理的痛苦。 

我將從理論面與實踐面進一步地解釋這一點。 

教養的相反是粗野。

有教養之處,便沒有粗野。

粗野,指的是應當受譴責的身、口、意行為。

如果一個人的身、口、意行應當受譴責,那麼他就被認為是粗野的。

粗野的人會縱情於暴力的言語或行為,傷害他人。 

他以內在的貪瞋癡之火焚燒自己與他人。

由於如此的不善行,他將與真正的教養相互對立。 

所以,「真正的教養」意指,身、口、意行在德性上不受責備、純潔、清淨、溫和、有修養、詳和,而且可愛。 

就最終極的意思而言,「粗野」意指熾盛的「貪」(rāga)、「瞋」(dosa)、「癡」(moha)煩惱。 

煩惱染污可分三種。

第一種是身行、語言上的煩惱。

第二種是心理活動的煩惱。

第三種是潛伏的煩惱。

無論是哪一種,都被視為是粗野的、令人不愉快的、可憎且讓人害怕的。 

很重要的是,要對這些煩惱感到「慚、愧」,以使煩惱的力量愈來愈弱,然後個人的身、口、意行才會愈發清淨、有修養而且可愛。 

如此,便能以教養取代粗野。 

有三種去除粗野的方法。

第一種是「布施」(dāna),也就是給予、付出、分享,或者說,提供別人他們所需要的事物而不期待個人的利益與名聲。 

第二種是遠離惡行,或說「持戒」(sīla)。 

第三種是可以減少或根除煩惱染污的心性修鍊,亦即「禪修」(bhāvanā)。 

在這三種方法之中,佛陀通常會先教導第一種,即布施。 

布施意指與他人分享你的財物。

布施之時,你必須捨棄對自身財物的執著。 

如此,布施將你從執著裡解放出來。 

如果你很自私,你只會將財物用在自己身上,而不會與他人分享。 

如果你想要與他人分享,你必須去除自私的心與對於財物的貪愛(lobha),並且培養「無貪」或說「無私」(alobha)。 

如此,你的心會變得較純潔、溫和與可愛。 

這就是藉由布施來培埴教養的方法。 

布施之時,心是純潔、清淨的,那時的身行與語行也是如此。 

布施被稱為一種「功德」(puññā),而「功德」的定義是:「因為它淨化個體的生命,所以稱為功德」(attano santānaṃ punātīti 
puññaṃ)。

基於相同的理由,布施在巴利文也叫作kiriya,意思是應該被做的事。 

另外,布施也被稱為vatthu(根基),因為布施的「思」心所(即意願),是快樂與財富的原因。 

所以,布施被稱為一種puññakiriyavatthu(福業事、造福的基礎)。

現在,你可以看出布施的功德有多麼美妙了。 

布施而不期待個人名聞利養,是純潔、清淨的。 

如此純潔的布施能夠助人實現願望。 

在此意義上,「功德」(puñña)有了另一層的定義:「它協助圓滿做功德者的願望,所以稱為功德」(kārakassa 
manorathaṃ pūretīti puññaṃ)。 

你並不需要特地去許願,布施自然會圓滿你的願望。 

佛陀教導「法」(dhamma)與「律」(vinaya)。 

「法」是能夠保證實踐法的人獲得快樂的一種指引。

「律」是淨化或美化個人身行、言語的戒律、規範。 

「法」與「律」被稱為sāsana,意思是「教養」(culture),或者說「教養的方法」。

相較於另兩種教養方法(「持戒」與「禪修」),「布施」是基本的教養方法,是佛陀教養方法的起點。 

產生布施的「意願」(思心所)在圓滿布施者的心願上,扮演著最關鍵的角色。

能夠圓滿心願的,在於個人的意願。

實踐布施,可謂是在去除不善心,同時是在培養善心。

怎麼說?

布施之時,無論大施或小施,內心皆有良善的「意圖」,希望他人幸福、快樂。

這樣的意圖,便是能夠驅除瞋怒的「慈」(mettā)。 

如此,布施者培養了「無瞋」(adosa),這在與人交往時會顯現為耐心、寬容與無私。 

因此,布施者藉由布施的行為,去除瞋心而長養了「慈心」;消除殘酷而培養了「悲心」。 

有智慧的人會珍惜那帶有慈(mettā)、悲(karuṇā)、不期待個人名聞利養的純淨布施。 

另外,要實踐布施,也需要擁有得以了解純潔的布施會帶來善果的「智慧」(paññā)。 

如此,在實踐純淨的布施時,你便是在培養慈、悲以及智慧。 

再者,當布施者因為受施者獲得快樂而感到高興時,他也增長了「隨喜」(mudita)。 

這時,布施者戰勝了妒嫉、嫉恨與自大。

相信布施的利益而行布施時,便也除去了「疑」。 

另外,布施者也帶著「正見」行布施:了知善行帶來善果,惡行帶來惡果。 

如此,布施幫助布施者去除種種不善心,同時培育種種的善心。 

在從事諸如布施等的任何善行之時,應當要期待在修行上有所增進。 

這有助於布施者去除或減少某程度的煩惱染污,同時培養慈、悲、智慧、忍耐與寬恕等良善的心理素質。 

如果實踐得正確,布施能夠打開德行的道路,通往更高層次的教法。 

若無更上層的教法,人仍然容易因為煩惱而造作惡行。 

雖然布施是眾多善行中較小的一種,但是,如果正確地修習布施,它有助於克服熾盛的煩惱染污。 

如此高尚的布施,遠離煩惱的引力,從而提升了生命的品質。 

現在,我要依據佛陀的教導,說明布施如何助成「持戒」這一更高層次的教養。 

布施所需的要件巴利語Dāna通常被譯作布施、給予或分享,它在字面上有三種意思: 可布施之物(dātabbavatthu)、想布施的意願(cetanā)以及布施的行為。 

布施之成立需有一些要件:將被布施的物品、布施的意願、不貪愛自身財物、對受施者的慈心與悲心。 

若缺少任何一個要件,布施便無法成立。 

基本上,如果你不自私、對他人和善,布施的意願(cetanā)會油然生起,你能很容易行布施。 

人會由於瞋怒(dosa)而做出殘酷的行為;然而,透過布施,人會自然地長養「慈悲」與「隨喜」之心。 

因為有慈悲,便不會造作諸如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等不善的行為。 

如此,有系統地修習布施,便能打開德行的道路。 

這樣子,便能輕易地進步到「持戒」的修習。 

「布施」共分三種:

給予物質,即「財施」(āmisadāna);

給予安全、保護,即「無畏施」(abhayadāna);

給予有助於提升生命品質的修行方法,即「法施」(dhammadāna)。 

財施

帶著善意施與財物便能成就第一種布施:āmisadāna(財施)。

無畏施

這第二種布施:abhayadāna(無畏施),意思是給予安全。

保護他人免於危難,便能施予他人安全。

人們通常都害怕獨裁者、暴政、盜賊、強匪、暴動者或叛軍、火災、敵人、野獸、毒蛇等等。

甚至會害怕看不見的鬼魅。

如果保護他人免受這些危難,便可說是施與他人安全,行無畏施。 

有許多方法可以成就無畏施,例如,幫助人建立好的政府;保護他人免遭搶劫、偷盜;防止火災發生或幫助撲滅火災;預防洪水發生或幫助水災受害者;保護他人遠離敵人與野獸。 

人們因為有瞋,所以會做出折磨、傷害乃至殺死他人的惡行。

若能控制住自己的瞋恨,那麼他人便不會受到傷害。 

如此,控制住自己的瞋心,也可說是保護他人免受傷害,給予他人安全保護。

人們會害怕被傷害、被愚弄欺騙、強奪財產,乃至害怕被酒醉者騷擾。 

如果有人自我節制,遠離這些不善行,他就被視為是在保護他人免於危險,施予他人安全無畏。 

這種布施勝過物質的布施許多倍。 

因此,布施者應該優先考慮施予他人安全、無畏。 

法施

第三種布施是dhammadāna(法施)。

在此dhamma(法)意指能夠提生命品質的引導。 

若人實踐法,其身、語、意行將變得純潔、清淨。 

法施是施與防非止惡、去除煩惱染污的方法。 

「念處禪修」可以帶來淨化自心等七種利益。 

因此,教導念處禪修便是法施,因為給與他人指引,為他們說明如何實踐以便能夠獲得念處的七種利益。 

在禪修中心,義工們為禪修者打理食物、住宿,讓禪修者能夠好好修行。 

在此意義上,義工們也是在實踐法施。 

摘自:佛陀的勇士們,班迪達大師 (Sayadaw U Paṇḍitābhivaṃ),P.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