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說明專注心念,修習八正道 (正見、正知、正業、正命、正方便、正語、正念、正定),以滅除煩惱、得到大智慧、證得涅槃的次第: 1. 滅除五蓋 (五種覆蓋心識、阻礙善法發生的煩惱): 貪欲、瞋恚、掉舉、眠睡、疑。 2. 修習四念處 2.1 身念處: 觀身體的各個部位,觀身不淨、無有可貪,觀身之地、水、火、風,觀死屍,觀身與死屍同、無常、無有可貪。 2.2 受念處: 觀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當升起樂、苦、不苦不樂等感受時,能夠覺察到這樣的感受;觀察感受變化無常,感受的源起變化無常,無可依靠,因此能夠斷除雜念,不升起世間種種與解脫修學無關的思惟,沒有恐怖,滅除憂愁苦惱。 2.3 心念處: 當升起愛欲心、瞋恚心、愚癡心、愛念心、受入心、亂念心、散落心、普遍心、大心、無量心、三昧心、解脫心時,能夠覺察到這樣的心念升起;各種心念止息時,能夠覺察到心念的止息;觀察心念變化無常,心念的源起變化無常,無可依靠,因此能夠斷除雜念,不升起世間種種與解脫修學無關的思惟,沒有恐怖,滅除憂愁苦惱。 2.4 法念處: 修七覺支 (覺悟的七個要素: 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修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因此能夠斷除雜念,不升起世間種種與解脫修學無關的思惟,沒有恐怖,滅除憂愁苦惱。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入道,淨眾生行,除去愁憂,無有諸惱,得大智慧,成泥洹證。 所謂當滅五蓋,思惟四意止。 云何名為一入? 所謂專一心,是謂一入。 云何為道? 所謂賢聖八品道,一名正見,二名正治,三名正業,四名正命,五名正方便,六名正語,七名正念,八名正定,是謂名道,是謂一入道。 云何當滅五蓋? 所謂貪欲蓋、瞋恚蓋、調戲蓋、眠睡蓋、疑蓋,是謂當滅五蓋。 // 調戲: 即掉舉,心浮躁而不安。 云何思惟四意止? 於是,比丘內自觀身,除去惡念,無有愁憂;外自觀身,除去惡念,無有愁憂;內外觀身,除去惡念,無有愁憂。 內觀痛痛而自娛樂,外觀痛痛,內外觀痛痛。 // 痛痛: 指感受。 // 自娛樂: 保持在一狀態中,又譯為「具足住」。 內觀心而自娛樂,外觀心,內外觀心。 內觀法,外觀法,內外觀法而自娛樂。 {身念處} 云何比丘內觀身而自娛樂? {身分} 於是,比丘觀此身隨其性行,從頭至足,從足至頭,觀此身中皆悉不淨,無有可貪。 復觀此身有毛、髮、爪、齒、皮、肉、筋、骨、髓、腦、脂膏、腸、胃、心、肝、脾、腎之屬,皆悉觀知。 屎、尿、生熟二藏、目淚、唾、涕、血脈、肪、膽,皆當觀知,無可貪者。 如是,諸比丘!當觀身自娛樂,除去惡念,無有愁憂。 {四界} 復次,比丘!還觀此身有地種耶?水、火、風種耶? 如是,比丘觀此身。 復次,比丘!觀此身,分別諸界,此身有四種,猶如巧能屠牛之士、若屠牛弟子,解牛節解,而自觀見此是腳,此是心,此是節,此是頭。 如是,彼比丘分別此界,而自觀察此身有地、水、火、風種。 如是,比丘觀身而自娛樂。 {身孔} 復次,比丘!觀此身有諸孔,漏出不淨。 猶如彼人觀竹園,若觀葦叢。 如是,比丘觀此身有諸孔,漏出諸不淨。 {死屍} 復次,比丘!觀死屍,或死一宿,或二宿,或三宿、四宿,或五宿、六宿、七宿,身體膨脹,臭處不淨。復自觀身與彼無異,吾身不免此患。 若復比丘觀死屍,烏鵲、[至鳥]鳥所見噉食;或為虎狼、狗犬、虫獸之屬所見噉食。... 復次,比丘!觀死屍,或噉半散落在地,臭處不淨。... 復次,觀死屍,肉已盡,唯有骨在,血所塗染。... 復次,比丘!觀死屍筋纏束薪。... 復次,比丘!觀死屍骨節分散,散在異處,或手骨、腳骨各在一處;或膞骨,或腰骨,或尻骨,或臂骨,或肩骨,或脇骨,或脊骨,或項骨,或髑髏。... 復次,比丘!觀死屍白色、白珂色。... 復次,比丘!若見死屍、骨青、瘀想,無可貪者,或與灰土同色不可分別。 如是,比丘!自觀身除去惡念,無有愁憂;此身無常,為分散法。 如是,比丘內自觀身,外觀身,內外觀身,解無所有。 {受念處} 云何比丘內觀痛痛? 於是,比丘得樂痛時,即自覺知我得樂痛;得苦痛時,即自覺知我得苦痛;得不苦不樂痛時,即自覺知我得不苦不樂痛。 若得食樂痛時,便自覺知我得食樂痛;若得食苦痛時,便自覺知我得食苦痛;若得食不苦不樂痛時,亦自覺知我食不苦不樂痛。 若得不食樂痛時,便自覺知我得不食樂痛;若得不食苦痛時,亦自覺知我不食苦痛;若得不食不苦不樂痛時,亦自覺知我得不食不苦不樂痛。 如是,比丘內自觀痛。 復次。若復比丘得樂痛時,爾時不得苦痛,爾時自覺知我受樂痛。 若得苦痛時,爾時不得樂痛,自覺知我受苦痛。 若得不苦不樂痛時,爾時無苦無樂,自覺知我受不苦不樂痛。 彼習法而自娛樂,亦觀盡法,復觀習盡之法。 或復有痛而現在前可知可見,思惟原本,無所依倚而自娛樂,不起世間想; 於其中亦不驚怖,以不驚怖,便得泥洹: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真實知。 // 世間想: 世間種種與解脫修學無關的思惟。 如是,比丘內自觀痛,除去亂念,無有愁憂;外自觀痛,內外觀痛,除去亂念,無有愁憂。 如是,比丘內外觀痛。 {心念處} 云何比丘觀心、心法而自娛樂? 於是,比丘有愛欲心,便自覺知有愛欲心;無愛欲心,亦自覺知無愛欲心。 有瞋恚心,便自覺知有瞋恚心;無瞋恚心,亦自覺知無瞋恚心。 有愚癡心,便自覺知有愚癡心;無愚癡心,便自覺知無愚癡心。 有愛念心,便自覺知有愛念心;無愛念心,便自覺知無愛念心。 有受入心,便自覺知有受入心;無受入心,便自覺知無受入心。 // 受入心: 心念處於收攝的狀態。 有亂念心,便自覺知有亂心;無亂心,便自覺知無亂心。 有散落心,亦自覺知有散落心;無散落心,便自覺知無散落心。 有普遍心,便自覺知有普遍心;無普遍心,便自覺知無普遍心。 有大心,便自覺知有大心;無大心,便自覺知無大心。 有無量心,便自覺知有無量心;無無量心,便自覺知無無量心。 有三昧心,便自覺知有三昧心;無三昧心,便自覺知無三昧心。 未解脫心,便自覺知未解脫心;已解脫心,便自覺知已解脫心。 如是,比丘心相觀意止。 觀習法,觀盡法,并觀習盡之法,思惟法觀而自娛樂。 可知、可見、可思惟、不可思惟,無所猗,不起世間想,已不起想,便無畏怖;已無畏怖,便無餘;已無餘,便涅槃: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 如是,比丘內自觀心心意止,除去亂念,無有憂愁;外觀心,內外觀心心意止。 如是,比丘心、心相觀意止。 {法念處} 云何比丘法、法相觀意止? 於是,比丘修念覺意,依觀、依無欲、依滅盡,捨諸惡法。 修擇法覺意、修精進覺意、修喜覺意、修猗覺意、修三昧覺意、修護覺意,依觀、依無欲、依滅盡,捨諸惡法。 如是,比丘法、法相觀意止。 復次,比丘!於愛欲解脫,除惡不善法,有覺、有觀,有猗念,樂於初禪而自娛樂。如是,比丘法法相觀意止。 復次,比丘!捨有覺、有觀,內發歡喜,專其一意,成無覺、無觀,念猗喜安,遊二禪而自娛樂。如是,比丘法法相觀意止。 復次,比丘!捨於念,修於護,恒自覺知身覺樂,諸賢聖所求,護念清淨,行於三禪。如是,比丘法法相觀意止。 復次,比丘!捨苦樂心,無復憂喜,無苦無樂,護念清淨,樂於四禪。如是,比丘法、法相觀意止。 彼行習法,行盡法,并行習盡之法而自娛樂,便得法意止而現在前。 可知可見,除去亂想,無所依猗,不起世間想;已不起想,便無畏怖;已無畏怖,生死便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 諸比丘!依一入道眾生得清淨,遠愁憂,無復喜想,便逮智慧,得涅槃證。 所謂滅五蓋,修四意止也。」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相關經文
增壹阿含經壹入道品第十二(一) 增壹阿含12品1經[佛光本83經/1法](壹入道品)(莊春江標點) 中部 10 經/念住大經(根本法門品)(莊春江譯) 中阿含第 98 經 從比較的觀點看念住的實修方法, 無著比丘著, 釋心承、劉雅詩、呂文仁譯